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6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1656篇
安全科学   616篇
废物处理   168篇
环保管理   484篇
综合类   3533篇
基础理论   754篇
污染及防治   723篇
评价与监测   329篇
社会与环境   299篇
灾害及防治   24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利用情景分析法建立了2010—2030年我国电力行业SO2、NOx、PM10、PM2.5的排放控制情景,分析了发电技术结构调整、加严及进一步加严末端控制措施(脱硫、脱硝、除尘等)的减排成本和效果. 结果表明:到2030年,相对于趋势照常情景,若加严末端控制设施,将新增336×108元投资,SO2、NOx、PM10、PM2.5排放量可分别减少121×104、852×104、18×104、10×104 t;若进一步加严末端控制措施,将再新增25×108元投资,NOx、PM10、PM2.5可分别进一步减排45×104、23×104、15×104 t;若进行发电技术结构调整,将新增2 383×108元投资,SO2、NOx、PM10、PM2.5排放量分别减少248×104、420×104、18×104、10×104 t;2020年和2030年发电技术结构调整带来的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分别为15 374和34 239元/t,是末端控制措施加严的3倍以上,但其能提供更大的SO2减排空间并具有降低能耗和减排温室气体等协同效益. 从成本效果角度考虑,建议采用加严末端控制措施方案,同时调整发电技术结构、合理发展清洁发电技术,以为污染物减排提供更大空间.   相似文献   
942.
黄风尘  单秋丽  王静  杜宇国 《环境化学》2014,(10):1768-1775
本研究通过microRNA-mRNA相互作用考察PCBs的基因毒性,探讨PCBs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使用8周龄ApoE-/-小鼠,腹腔注射PCBs混合物Aroclor1254(55 mg·kg-1体重),暴露6周后获取其肝脏,提取总RNA,获取cDNA或对RNA去磷酸化及特征标记.采用Affymetrix GeneChipMouse Genome430 2.0基因芯片和Agilent Mouse microRNA array芯片,分析Aroclor1254暴露前后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情况.随后,结合Affymetrix mRNA芯片平台,使用IPA软件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和mRNAs,揭示Aroclor1254暴露对基因调控网络和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roclor1254暴露后有18个差异表达的miRNAs能够靶向调控110个差异表达的mRNAs,二者可共同影响糖代谢、脂代谢、细胞死亡、分子运输等生物学功能.进一步考察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糖代谢、脂代谢网络调控,发现miRNA-22、let-7family、miRNA-15a/b,以及靶基因PPARα、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和Foxo1,在PCBs暴露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糖脂代谢异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3.
选取南方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不同作业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拆解地大气中二噁英的污染特征、气相-颗粒相分配及呼吸暴露风险。通过对5个采样点(包括1个背景点)的研究发现,电子垃圾拆解作业区颗粒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20.64-56.14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293-1.490 pg·m^-3;气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3.861-19.29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384-2.150 pg·m^-3。背景点大气中二噁英浓度相对较低,颗粒相和气相样品中质量浓度值分别为:3.734 pg·m^-3和2.637 pg·m^-3,毒性当量仅为I-TEQ 0.176-0.267 pg·m^-3;要明显低于电子垃圾拆解区。基于污染物气相-颗粒相分配系数与蒸汽压的关系对二噁英的气-固分配行为研究显示,除了拆解混合作业区有较好的分配系数(-0.64)外,其它监测点位二噁英的气-固平衡状态较弱(-0.27--0.03),更多的是以低分子量的单体化合物赋存于气相样品中。对拆解区二噁英呼吸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呼吸暴露风险要高于成年人;同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其二噁英的呼吸暴露量均要高于国内外城市报道的二噁英人体呼吸暴露量,说明本次监测的电子垃圾拆解区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44.
长江三角洲流域保护水生生物优先控制农药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三角洲流域为研究区域,首先明确了以保护水生生物为目标的优先控制农药品种的筛选原则,并以模型预测为基础,根据农药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性,筛选形成了长江三角洲流域保护水生生物优先控制农药品种名录。名录共包含15种农药有效成分,一方面可为我国地表水农药生态基准的制定提供优先次序,另一方面对于长江三角洲流域地表水体农药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5.
铜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暴露会对生物产生毒害效应。针对我国南方城市某湿地生态保护区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参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淡水和海水水质指南》,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pee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方法和联合概率曲线(joint probability curve,JPC)方法评价水体中铜的生态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水体中铜浓度的管理限值。根据该湿地生态保护区生物调查历史数据以及其他文献数据,整理了415个本地物种的清单,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ECOTOX数据库以及其他文献共获取了13个物种的毒性数据,构建了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对数Logistic分布、Logistic分布、BurrⅢ型分布和Gumbel分布等7个SSD模型。结果表明,利用13个本地物种铜毒性数据构建的SSD模型具有合理性,不同模型计算得到的湿地生态保护区水体中铜的总体风险期望值为0.054~0.121。其中,BurrⅢ型分布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据此推导得到以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铜的高可靠性与中等可靠性触发值分别为2.55μg·L~(-1)和1.41μg·L~(-1)。考虑到管理目标的可达性和现状的生态风险水平,提出该湿地生态保护区水体中铜浓度的管理限值为3μg·L~(-1)。  相似文献   
946.
论述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溢流消毒处理的必要性。提出采用粪大肠杆菌群数≤104个/L作为污水消毒的卫生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达到CSO紧急消毒要求的几种氧化性消毒剂最佳投加量为次氯酸钠30mg/L,次氯酸钙25mg/L,二氧化氯20mg/L(均以有效氯计);二氧化氯>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双氧水。  相似文献   
947.
根据“孤岛”综放工作面在开采各时期的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了具有针对性的有效防治措施,执行后可实现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8.
全区19个城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于2005年1月正式开始运行,本文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述,并对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和同期的隔日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后空气污染指数的变化以及对环境管理决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9.
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任何事故都是有原因的,事故的原因可分为人和物两个方面,事故的严重度与事故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运用这三条安全科学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多起不同类型事故.结果表明,事故的共性直接原因是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所引起的组织成员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用行为科学方法和系统化安全管理理论,制订了一个由规范组织成员个体安全行为的安全管理方案、个人行为纠正方法和安全培训组成的通用事故预防路线图,并阐述了路线图实施时所需要的组织行为分析、个人行为纠正和安全培训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50.
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实际状况,采用EMR300电磁辐射分析仪,对电脑电磁辐射在100kHz~3GHz的电场强度值(V/m),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性监测和宿舍、机房内的现场监测.监测的结果表明:宿舍中心处电磁辐射环境强度(100kHz~3GHz频率范围内的综合电场强度)低于0.5V/m;距离显示器屏幕前方0.4m以上操作电脑,则眼睛处辐射强度在安全值内.而目前,机房内台式电脑按行紧密摆放,前排电脑操作者后脑正对后一排电脑显示器突出的后部处,在后脑处辐射强度可超过10V/m;此外,学生宿舍空间拥挤,鼠标、键盘通常与显示器近距离摆放在一起,造成显示器辐射与键盘、鼠标自身辐射叠加,导致在键盘和鼠标处手掌受到的辐射强度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