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360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中国道路交通源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动化进程加快,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特定污染源排放引起的大气污染健康负担进行评估可以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遵循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框架,应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基于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卫星反演PM_(2.5)浓度、全国PM_(2.5)导致的过早死亡等数据,对我国交通源所致的大气污染及健康负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由于交通源排放贡献的PM_(2.5)的年平均浓度为1.49μg/m~3,估计导致的过早死亡总数约11.69万人。交通源排放所致的健康负担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等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我国一方面需要实施更为严格的减排措施,持续控制交通源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除了京津冀等发达区域,也需要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域(如河南、山东等地)的机动车污染控制,以减少交通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2.
江西崩滑流灾害的诱发条件与预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统计和分析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发现地质环境决定了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区域、规模和强度,而降水则决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可能区域和强度。同时,还提出了一个用日综合雨量预测地质灾害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13.
牛粪生物堆肥有机酸变化及对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外源微生物(发酵菌,EM)进行牛粪工厂化堆肥,堆肥期间,分析了小分子有机酸及大分子腐殖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前期小分子有机酸含量,在堆肥后期又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腐殖酸呈先降低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胡敏酸呈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富里酸呈一直下降的趋势。对堆肥过程中有机酸、腐殖化指数分析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的腐熟度,但与微生物添加量有关。  相似文献   
214.
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内有机污染物转化的主体,其生物活性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而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又主要取决于其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因此,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一直是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重点。人类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认识也随着其研究方法的发展而逐步深入。本文对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极其特性做了描述,并简单介绍了菌群的几种研究方法,对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15.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管理政策不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管理政策现状,指出现行技术管理政策的不足,包括技术政策方面存在针对性和前瞻性不足、评价政策方面缺乏严格的技术评价和审查制度以及支持政策方面存在研发支持和示范推广体系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技术政策的系统协调性,建立健全技术评价和审查制度,加大研发支持、健全示范推广体系及技术服务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6.
除草剂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的土壤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土壤中迅速降解,酸性土壤中其降解趋势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其降解动态不能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简单的拟合;绿草定-2-丁氧基乙酯在土壤中的降解机制主要为化学水解作用,降解生成绿草定和丁氧基乙醇;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其土壤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pH值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土壤降解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217.
吴文铸  郭敏  孔德洋  石利利  许静  单正军 《环境化学》2012,31(11):1730-1735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噻虫胺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移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噻虫胺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Kd值分别为0.49、1.99和4.42,Kd值大小次序依次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影响噻虫胺土壤吸附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薄层层析试验显示,当溶剂展开至12.0 cm处,噻虫胺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最远移至10—12 cm、8—10 cm、4—6 cm处.土柱试验表明噻虫胺在红壤淋出液中质量分数为56.04%,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噻虫胺最远已移至20.0—25.0 cm和15.0—20.0 cm处.影响噻虫胺在土壤中吸附性和移动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噻虫胺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性,特别是在红壤环境下使用噻虫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18.
稻田样品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稻田环境样品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分析方法,即:稻田水样品以二氯甲烷萃取,水稻土样品以丙酮提取后再经乙酸乙酯萃取,稻株样品以乙腈提取后用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然后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表明,稻田水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均为0.01 mg·L-1,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目标物最低检测质量含量为0.015 mg·kg-1。在该方法条件下,当添加水平为0.05~1.0 mg·L-1(或mg·kg-1)时,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9.2%,变异系数为1.0%~7.9%。  相似文献   
219.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的大量使用,使其成为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生态风险评估技术对兽药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而我国在兽药的环境风险管理方面依然处于盲区.喹乙醇是我国畜禽和水产养殖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兽药添加剂.采用欧盟经典的兽药生态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喹乙醇在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中的预测暴露浓度分别为0.313~2.68 mg·kg-1、0.928~10.2mg· L-1和0.281 ~3.10 mg·L-1,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200 mg·kg-1、0.5 mg·L-1和0.5 mg·L-1,预测生态风险分别为< 1.34×10-2、1.856~20.4和0.562 ~ 6.20.可见,对于喹乙醇的风险管理要将重点放在降低其水生生态风险上.因此,兽药的生态风险评估技术可以为兽药的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0.
电镀厂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及淋洗去除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某电镀厂污染场地重污染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和各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并研究筛选高效土壤淋洗剂,比较其淋洗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土壤以铬和镍污染最为严重,土壤铬和镍含量分别达1 564.00和679.00 mg.kg-1,土壤铜、锌和铅含量分别为297.00、276.00和51.40 mg.kg-1,铜、铬、镍、锌和铅的有效态比例分别为41.77%、13.16%、28.08%、21.50%和31.18%。去离子水、盐酸、乙酸、草酸、柠檬酸和EDTA 6种淋洗剂中,去离子水对5种重金属提取量均较少;草酸对铜、铬、镍和锌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55.1%、24.8%、47.5%和29.3%;柠檬酸对铜、铬、镍和锌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26.3%、25.7%、33.0%和21.6%;EDTA对铜、镍、锌和铅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31.5%、28.9%、21.4%和30.6%。综合考虑淋洗剂的提取效果、水溶性以及操作难度和成本,建议采用柠檬酸作为淋洗剂,最佳液土比〔V(液)∶m(土)〕为10∶1,最佳淋洗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