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研究不同管理措施(凋落物去除、油松幼林、灌木和草地)下土壤水溶性碳、氮含量的变化以及土壤溶解性有机质(SDOM)的组分,选取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皆伐油松人工林作为对照,对土壤水溶性碳、氮以及SDOM荧光组分等相关重要特征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灌木和油松幼林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管理措施,并且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WSOC/SOC)值随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水溶性氮含量的变化和水溶性碳的变化趋势一致,油松幼林土壤水溶性氮组分含量高于其他管理措施,总体上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管理措施对SDOM组分影响显著,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EEM-PARAFAC)分析可知SDOM有4种组分,主要分为类腐殖质、类蛋白和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三大类,其中SDOM的主要成分为富里酸类腐殖质,油松幼林土壤中富里酸含量最高.本研究表明,管理措施对土壤水溶性碳氮含量变化和SDOM组分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油松幼林和灌木影响较大.两种管理措施提高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以及水溶性氮组分的含量,增强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能力,同时改变土壤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加深腐殖化程度,进一步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塑料中十溴联苯醚效率不佳的原因,调查了甲苯、柠檬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正丙醇等六种改性剂对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十溴联苯醚的作用,提出了采用塑料的良溶剂和非溶剂的混合物提高萃取效率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比为2:3的正丙醇与柠檬烯的二元改性体系,当改性剂体积百分比总浓度为15%,在60℃、20 MPa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4 h,电视机外壳塑料的十联苯醚去除率超过95%,九溴联苯醚去除率为100%。  相似文献   
83.
申霞  王彬  朱静平  曾丹  谌书  任东  黄莎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2):5210-5218
研究了紫外光照条件下不同来源的胡敏酸(HA),包括标准品胡敏酸(SPHA)、水稻土胡敏酸(SDHA)、泥炭土胡敏酸(NTHA)和落叶覆盖地胡敏酸(LYHA)对抗生素磺胺嘧啶(SDZ)光降解的影响以及主要活性物种对其光降解效能的贡献.结果表明:SDZ在纯水中及与HA共存条件下,其光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HA对SDZ的光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效果从大到小为SPHA > SDHA > NTHA > LYHA.通过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淬灭实验发现,不同来源HA产生·OH和1O2的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性.同等背景条件下,SPHA产生的·OH量相对较多,其对SDZ光降解的贡献率(26.97%)最大,而LYHA贡献相对较小(9.33%).同时,1O2对SDZ光降解起主导作用,其降解贡献率为41.33%~51.95%.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介绍了用于测试织物抗低速冲击过程中对冲击能量吸收性能测定的仪器的设计思路和结构组成。在抗冲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自制冲击装置,使用漫反射光电感应设备及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成功地设计了织物的抗低速冲击性能测试仪。  相似文献   
85.
五氧化二钒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直接排入环境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必须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广西某五氧化二钒生产企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四个方面。该企业针对污染物的成分和产生量,以及污染物的不同性质,从污染治理的角度,分别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几个方面采取了治理措施。废水达到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废气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固体废弃物得到了妥善处置,生产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得以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86.
采用类比法,结合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从基本建设期水土流失量,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量方面进行预测,得出该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总量49835t,新增水土流失量25458t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苟莎  黄钧 《环境科学》2009,30(12):3645-3651
以具有好氧反硝化功能的异养硝化菌剂作初始接种物,粉末状活性炭对该菌剂进行预固定,批次进水的方式培养出了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了颗粒污泥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有机负荷、进水水质、曝气量和沉降时间都对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模拟废水和猪场废水都可以培养出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在COD负荷4.0 g·(L·d)~(-1),氨氮负荷0.212 g·(L·d)~(-1),曝气量为200 L·h~(-1),沉降时间为2.0~4.0 min条件下可形成颗粒污泥.采用葡萄糖为碳源的模拟废水培养颗粒污泥容易引起丝状菌的增殖,导致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和脱氮功能减退.采用猪场配水能够将丝状菌有效地淘汰出反应器,恢复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氮功能,并促进颗粒污泥发育成熟.成熟的颗粒污泥性状稳定,当COD负荷为6.6~8.6 g·(L·d)~(-1),总氮负荷为0.409~0.474 g·(L·d)~(-1),氨氮负荷为0.285~0.304 g·(L·d)~(-1)时,颗粒污泥对以葡萄糖为补充碳源的猪场废水的总氮去除率为84.75%~88.33%,氨氮去除率为99.9%以上,COD去除率为97.29%~98.62%.  相似文献   
88.
海河流域近500年大旱大涝时空特征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选择记录年代较长、系统性较好、分布均匀的十八个站作为海河流域的代表站,分别统计了近500年及每世纪、各年代大旱大涝的出现频数,探讨了它的时空分布特征。还根据天文、气候背景制作了1995~2010年旱涝趋势预测。研究表明,1995~2010年海河流域大致处于太阳活动23周的黑子低值位相和第24周的高值位相之间,同时又处在太阳黑子世纪周期的下降段。从全国旱涝型指数和北京地区旱涝等级变化曲线看,目前海河流域正处于持续下降期,未来将进入湿润多雨阶段  相似文献   
89.
陈佳  吴孔森  尹莎  杨晴青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0):1688-1701
适应性概念为可持续性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维。论文在总结、梳理适应性内涵,整合相关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扰动的适应性分析框架,采用风险-适应能力指数评估区域人地系统适应性,将系统适应性分解为风险干扰和适应能力(包括生态、经济、社会能力3个参数)两个维度,从研究区水土流失风险出发,构建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与适应性函数模型,分析榆林市水土流失风险以及人地系统适应能力时空演化特征,在系统适应性水平评估基础上,揭示榆林市不同时期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1年榆林市水土流失风险显著下降,但时空演化明显,到2011年高流失区转移分布于西南部、长城沿线等县域;2)12 a间榆林市系统适应性水平整体呈增高趋势,但空间上出现两极分化,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其中北部县区(根据榆林市当地分区,北部县区包括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6县区;南部县域包括佳县、米脂、吴堡、子洲、绥德、清涧6县。)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能力上明显高于南部,但南部县域适应性水平提升较北部更为明显;3)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驱动力由社会经济发展转化为生态环境修复、经济能力增强和社会保障提升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0.
Natural disasters cause considerable property damage and loss of life as well as destruction of ecosystem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 extreme event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in both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To prevent natural disasters and mitigate the loss, we need to act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It would be conduciv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duce disaster vulnerabilities and risks, and build resilience through implementing effective measur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reco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