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2篇 |
免费 | 534篇 |
国内免费 | 127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25篇 |
废物处理 | 71篇 |
环保管理 | 207篇 |
综合类 | 2634篇 |
基础理论 | 450篇 |
污染及防治 | 346篇 |
评价与监测 | 218篇 |
社会与环境 | 201篇 |
灾害及防治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264篇 |
2020年 | 330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173篇 |
2017年 | 205篇 |
2016年 | 197篇 |
2015年 | 196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223篇 |
2012年 | 307篇 |
2011年 | 249篇 |
2010年 | 249篇 |
2009年 | 235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151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出2株耐盐高效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O1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5制备复合菌剂,用于高盐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快速启动研究。研究表明,在SBR系统中连续投加复合菌剂(制备的配比为1∶1),在30 d完成快速启动(TOC去除率>85%),并且在整个启动过程中,TOC的去除率都能够稳定保持在80%左右,而负载复合菌剂填料的投入可获得更稳定的出水水质。通过高通量测序与OTU分类,高盐废水的配入使得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并且在工艺启动后,所投加的耐盐高效菌O1和Y5在活性污泥微生物总量中所占比例由1.31%升高至6.13%,说明O1和Y5能够在小试SBR中长期存留,并逐渐成为优势种属之一。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76.
采用均匀型和蛋白型Ru/TiO2催化剂为湿式氧化催化剂,应用于催化湿式氧化非达霉素提炼废水,以出水COD和TOC去除率作为指标来评价2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差异;采用实验室连续评价装置对柱状颗粒催化剂在不同pH、不同废水流量和不同温度下处理非达霉素提炼废水进行了优化评价。结果表明:在265 ℃、pH=4.1、废水流量为10 mL·h−1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故确定此条件为该废水处理的最优条件;同时对比均匀型和蛋白型2种催化剂,蛋白型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结合SEM及N2-物理吸附结果,推断蛋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集中分布在催化剂颗粒的较浅层,有利于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扩散阻力,提高贵金属活性组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上结果对开发高效湿式氧化催化剂,充分利用贵金属活性组分降低催化剂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考察氨氮浓度对中温厌氧消化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的影响,通过批式实验,探究该类废水厌氧消化处理的氨氮抑制阈值。结果表明:氨氮浓度为3 000 mg·L−1 (TAN≈3 659 mg·L−1)时,累积产甲烷量降低至276.1 mL·g−1且出现产甲烷迟滞期;氨氮浓度为4 000 mg·L−1 (TAN≈4 468 mg·L−1)时,累积产甲烷量仅为对照组的39.2%,迟滞期明显延长了7.2 d;高浓度氨氮抑制造成了以丙酸为主的VFAs积累和有机物(蛋白质等)降解不完全,这是COD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VFAs作为氨氮抑制发生时COD的主要组分,其积累可作为马铃薯加工废水厌氧消化过程发生氨氮抑制的指示因子;马铃薯加工废水中温厌氧消化的氨氮阈值约为3 000 mg·L−1。该结果可为马铃薯加工废水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ICC 8012发酵鲜芭蕉芋生产丁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粮作物鲜芭蕉芋为原料,利用丙酮丁醇梭菌CICC 8012发酵生产丁醇.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D),选取初始糖浓度、接种量、中性红、乙酸铵为主要影响因素,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以丁醇产量为响应值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得到:初始糖浓度62.25 g/L,接种量为10.81%,中性红为0.81 g/L,乙酸铵为0.574 g/L时,最终的丁醇产量为12.83 g/L.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丁醇发酵产量达到12.73 g/L,证明了模型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79.
采用批处理实验的方法研究γ-Al2O3界面上亲核试剂硫化钠作用下异丙甲草胺的转化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化钠作为一种亲核试剂,能促使异丙甲草胺发生亲核置换转化,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异丙甲草胺在氧化铝多相反应体系中的转化速率。结果还表明,随着硫化钠浓度的升高,异丙甲草胺降解动力学常数k值也相应增加(当硫化钠浓度为5 mmol·L 1时,k值为0.043 h 1;而当硫化钠的浓度为100 mmol·L 1时,k值上升到0.974 h 1),以速率常数k值与硫化钠初始浓度作图,发现速率常数k与硫化钠浓度成正相关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达到0.985;多相体系中反应溶液的pH会影响异丙甲草胺的转化速率,在含有10 mmol·L 1硫化钠的γ-Al2O3体系中(温度为25℃),溶液pH值由6.0上升到10.0,异丙甲草胺降解动力学常数k由0.046上升到0.195 h 1;异丙甲草胺的转化速率与多相体系中的反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化速率取决于体系的反应温度,温度越高,转化速率越大;热力学Arrhenius经验式求得异丙甲草胺的活化能Ea=49.9 kJ.mol 1。转化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为:lnk=6.005 4×103/T+17.868。 相似文献
80.
一株耐酸耐铜细菌的选育及其吸附铜离子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铜矿选矿废水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在强酸性条件下对铜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Z-1,经鉴定为克雷伯氏杆菌.考察了碳源、氮源、pH、温度、吸附时间、投菌量等因素对菌株Z-1生长量及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1的最佳碳源为乙酸钠,其最佳用量为3 g.L-1;最佳氮源为硫酸铵,最佳用量为1.2 g.L-1.在投菌量为4 g.L-1、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4 h的条件下,菌株Z-1对pH=3、Cu2+100 mg.L-1的废水吸附效果最优,Cu2+去除率达到59.7%.菌株Z-1对Cu2+的吸附过程能很好地用吸附模型Langmuir方程描述,菌株Z-1去除的铜离子,有92.3%分布在细胞壁上,其余7.7%分布在细胞质内,说明菌株Z-1对铜离子的去除主要为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