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地震灾难频发及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青龙奇迹"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其社会舆论影响不容忽视.以此为切入点,笔者一行利用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在河北省青龙县、抚宁县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结合学者论述、新闻报道,从灾难社会学和传播学角度,分析"青龙奇迹"传播现象,并对其准确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53.
DustdevilisafamiliarweatherphenomenoninthedryanddesertareasinNorthChina,asaformofair carriedsoilmovement.Itisverydestructivetotheeco environment.Recentstudyhasindicatedthatalthoughthenumberofdaysofdustdevilattackstendstodecrease,strongandextraordinarily…  相似文献   
5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t present,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rank first in the world, which not only brings huge challeng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相似文献   
55.
56.
钢铁和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使用由润滑油配置而成的乳化液,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会混入金属颗粒、胶质、灰尘等杂质,进而形成轧制油泥。轧制油泥属于危险废物,已经成为环保治理的难题。采用碱洗/酸化分离工艺对某机械厂提供的轧制油泥进行处理,进而回收脂肪酸和铁粉,以实现轧制油泥减量和资源化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液/轧制油泥(质量比)为4、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20min、NaOH添加量为轧制油泥皂化值1.05倍的条件下,皂化率和脂肪酸产率分别为87.55%和81.01%,固体残留率为26.48%,经二次碱洗后固体残留率进一步降至8.26%,主要成分为铁粉。碱洗/酸化工艺简洁、成本较低,为轧制油泥规模化处理和利用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7.
58.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水解羰基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金属组合、合成pH、M2+/M3+、二价金属比、焙烧温度和晶化温度等6个因素对羰基硫催化水解过程中催化剂硫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组合、二价金属比和焙烧温度的影响极其显著(p=99%),晶化温度的影响显著(p=95%),合成pH与M2+/M3+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显著(p=90%)。在设定实验条件下,金属组合取Co-Ni-Al、合成pH为9,M2+/M3+为3,二价金属比1,焙烧温度取350℃,晶化温度50℃时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对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进行了重复性实验以及XRD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的硫容为7.10 g硫/g催化剂,Co3O4可能是其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59.
以广东省大宝山尾矿区植物根际土壤为分离样品,人工制备镉污染LB培养基,从中分离筛选出2株具有较强镉耐受能力的细菌,分别为TL3和DBS2,最高镉耐受浓度达300mg/L。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2株菌均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随后以龙葵为实验植株,分别接种TL3、DBS2及TL3与DBS2混菌的培养液,通过盆栽实验检验2株菌对龙葵吸收土壤中镉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2株菌对龙葵吸收镉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3个实验组龙葵根部镉含量分别比对照组(122.7mg/kg)增加了17.2%、85.6%和130.1%。  相似文献   
60.
活性炭孔隙结构在其甲苯吸附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种商用活性炭(AC),利用氮气绝热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了活性炭的物化性质。以甲苯为吸附质,在温度为298.15 K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孔结构对其吸附性能、吸附行为、表面覆盖率和吸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其吸附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孔径在0.8~2.4 nm之间的孔容和甲苯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斜率随甲苯浓度增加而变大。甲苯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一阶动力学方程式。活性炭孔结构是甲苯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快速吸附阶段,微孔为吸附速率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颗粒内扩散阶段,微孔和表面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吸附末尾阶段,中孔和大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4种活性积炭对甲苯的吸附能随其比表面变大而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