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416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粒径越小危害越大.利用在线重金属观测仪于2021年1月7~25日在郑州市连续测定PM1中Al、 Si、 K、 Ca、 V、 Cr、 Mn、 Fe、 Ni、 Cu、 Zn、 As、 Se、 Ba、 Pb和Cd共16种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ρ(K)的浓度最高(0.62μg·m-3).根据污染物浓度和气象特征,将观测期间划分为清洁日、沙尘日和霾日.大气PM1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在不同污染过程下的贡献不同.利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法评估重金属的健康风险,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解析重金属来源,并利用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和后向轨迹法对传输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污染过程下Zn、 As、 Se、 Pb和Cd的富集因子超过100,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在观测期间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工业源、燃煤/生物质源、机动车源和扬尘源.将健康风险结果代入PMF分析发现,在清洁日、沙尘日和霾日期间工业源是致癌与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贡献源,且本地区PM...  相似文献   
142.
韩奇  冯丽娟  翟文艳  李丹  姚硕 《化工环保》2012,40(4):406-410
采用草酸浸取废SCR催化剂,得到钛钨粉,制备Bi2WO6/钛钨粉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制备光催化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n(Bi2WO6)∶n(钛钨粉)=2∶1,前驱液pH为5,水热反应时间为18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反应 60 min,罗丹明B降解率达94.30%。表征结果显示:钛钨粉小颗粒散落在Bi2WO6片表面,为光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Bi2WO6和钛钨粉两者结合可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Bi2WO6/钛钨粉光催化剂对罗丹明 B 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43.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这是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针对能源危机而提出来的。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及其能源供需结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商品能进入农村市场,农村能源面临着结构升级和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原十六字方针因缺少生态观和市场观,已不符合现时和未来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文章提出了农村能源发展的十八字方针“因地制宜,生态兴能,市场调节,讲求综合效益”,并逐一对新方针中的论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应以生物质二次能源与商品能源整合的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实施新方针的有关举措。  相似文献   
144.
通过1988~1999年连续12a监测,得出满洲里市地下水水质的变化特征。满洲里市的地下水除氟化物超标外,其水质状况较好。受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表补给等因素的影响,水体中污染物含量在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且出现波状起伏的年际变化。同时,不同深度的含水层污染物的变化差异较大。总的来说,深层水的水质较浅层水的水质好。   相似文献   
145.
TiO2 supported on active carbon fiber (TiO2/ACF), an absorbable photocatalyst, is a new kind of material applied in air pur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T) and relative humidity (RH) on the gas-solid adsorption of toluene and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CO) efficiency of adsorbed toluene on TiO2/ACF were studied, and then, the purification capability of TiO2/ACF was estimated. PCO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PCO efficiency increased under high RH and T levels, the amount of adsorption of toluene decreased. Moreov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intermediates indicated that more environmental risk emerged when PCO of toluene was carried out at higher environmental T and RH levels because more toxic intermediates would be accumulated on the TiO2/ACF. So, it is significant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T and RH cond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CO technique. T = 25°C and RH530% is 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purifying toluene in our experimental system.  相似文献   
146.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crust on sandy land may affect the surface hydrological proces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cess of evaporation and dew deposition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soil surface types which were dominated by sand, primitive biotic crust, and advanced biotic crust, respectively, in the south fringe of Mu Us sandy land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July to September of 2006.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vanced biotic crust could increase evaporation and dew deposition compared to the primitive biotic crust and bare sand althoug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average evaporation from advanced biotic crust, primitive biotic crust and sand was 6.8, 6.6, and 6.5 mm/d, respectively, and water content is around 16.2 % in the condition of initially identical soil. The average dew amount on advanced biotic crust was 0.116 mm/d with extreme 0.05 and 0.24 mm/d. The average values on primitive biotic crust and sand were 0.105 and 0.101 mm/d, respectively, with extreme 0.04 and 0.21 mm/d for both treatments. Also, the dew deposition on advanced biotic crust seemed stable and might rest for a longer time than that on primitive biotic crust and s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dvanced biotic crust possibly facilitates evaporation and dew deposition.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biotic crust may potentially enhance the hydrological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sand layer in sandy land.  相似文献   
147.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文章在描述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在物质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形下,物质代谢效率提高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布局等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于物质代谢变化的影响机理。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1989年以来江苏省土地利用强度的不断提高,物质代谢通量快速增长。土地利用强度越高,物质代谢通量值越大,土地利用强度提高10%,则物质代谢通量将提高5.62%,因此,资源利用量与污染物排放量越多,带来的环境冲击也就越大;但土地利用强度越高,物质代谢效率值就越小,土地利用强度每提高10%,物质代谢效率就提高5.03%,因而单位GD P的资源利用量与污染物排放量也就越少。虽然物质代谢效率在提高,但是物质资源日益稀缺,物质代谢效率需进一步提升。最后提出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物质代谢效应响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8.
对2003年6月采集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分别得到C、N、P三种营养元素的三种形态的含量,并由此得到不同形态营养元素的平面分布及其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即IC、IP为C、P的优势形态,而ON为N的优势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不同营养元素分布的因素,得出上覆水体的温度、沉积物粒度以及水动力条件等对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基于相似性原理,在不同坡度(0°、20°、30°、45°)及不同地面粗糙度(木质地面、土质地面)条件下进行了小尺寸的CO2泄漏试验,研究坡度和地面粗糙度对CO2泄漏扩散的影响,为全尺寸现场CO2泄漏试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坡度的存在对CO2扩散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坡度越大,斜坡上体积分数梯度越大,坡度小于20°时,对CO2扩散影响几乎无影响,坡度大于30°时,影响开始凸显;与无坡度的平面扩散相比,斜坡下方出现明显的CO2聚集区域,坡度越大,聚集现象越明显,体积分数分布越平均;地面粗糙度的增加使整体CO2体积分数有明显的上升,泄漏口附近(0.25 m)体积分数上升最为明显,整个泄漏场浓度分布更加平均,浓度梯度更小;此外,地面粗糙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泄漏过程的卷吸效应。  相似文献   
150.
金昌镍铜矿区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先锋植物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文研究了西北荒漠的金昌镍铜矿区植物重金属特征, 并初步筛选了植被重建的可用物种 资源。该次调查共记录了32 种高等植物, 分属30 属14 科, 调查区域的物种数为: 露天矿(20 种)>新 尾砂库坝(13 种)>露天矿周边(8 种)>老尾砂库坝(6 种)>老尾砂库(5 种)。优势物种主要为: 砂蓝刺头、 中亚紫菀木、弯茎还羊参、乳苣、芦苇、针茅属、骆驼蓬、泡泡刺、角果藜。砂蓝刺头、弯茎还羊参、乳 苣、芦苇和密叶锦鸡儿适宜作荒漠矿区植被重建的先锋植物, 而种植针茅属和角果藜可用于西北荒 漠的矿区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矿区植物的地上部平均Cu 含量最高, 为52.9mg/kg。植物地上部Ni 含量为5.1~155.6mg/kg, 平均含量为39.1mg/kg。角果藜地上部Ni 和Cu 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 的, 分别为155.6 和239.0mg/kg。回归分析发现, Ni 与Cu 密切相关, Cu 含量越高, Ni 的富集和累积 Ni 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