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8篇 |
免费 | 199篇 |
国内免费 | 41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4篇 |
废物处理 | 28篇 |
环保管理 | 109篇 |
综合类 | 915篇 |
基础理论 | 184篇 |
污染及防治 | 77篇 |
评价与监测 | 98篇 |
社会与环境 | 107篇 |
灾害及防治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批量平衡法,以膨润土、硅藻土和氧化镁为原料,探索了组配固化剂对Pb2+的吸附性能、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为将天然材料固化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组配固化剂对Pb2+的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反应,以物理吸附为主,30、40和50 ℃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6.2、114.9和151.5 mg·g-1。吸附过程受pH值和盐度的影响,膨润土、硅藻土与氧化镁混合,能有效提高对Pb2+的吸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PM2.5、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及其重要气态前体物等参数的逐时在线监测结果,揭示当地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组分与其气态前体物的相互作用,以及PM2.5理化特性与成因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PM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4.2、105.1μg/m3,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PM2.5/PM10)平均为61.1%。SO2-4、NO-3、NH+4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6、9.0、10.2μg/m3,3者之和(SNA)占PM2.5的比例(SNA/PM2.5)平均为55.8%,体现了二次转化对珠三角地区PM2.5污染的重要影响;不同季节,SNA/PM2.5为46.0%~64.3%,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其中SO2-4、NH+4对PM2.5的贡献相对稳定,NO-3贡献的季节差异较大;秋、冬季各项观测参数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相对明显,夏季除HNO3和NH3外,多项观测参数在低浓度水平波动,日变化规律不明显;珠三角大气中具有足量气态NH3以中和硫酸盐和硝酸盐,PM2.5中NH+4、SO2-4、NO-3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本研究站点夏季的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均高于广州市,这充分体现了该站点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生活区水环境是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农村人口众多,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分散畜禽养殖污染由于无序排放导致了鄱阳湖流域河湖水质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指数升高。通过采用污染物当量算法对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估算,分析了1991~2011年农村生活污染现状及其趋势,并分析了鄱阳湖河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在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中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11年,鄱阳湖流域农村人口、生活污染、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散畜禽养殖污染不断增加,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TN、TP和COD排放量增长了1268%,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036、002、1681和021万t;固体废弃物排放量、TN和TP排放量增加了1268%,年增长量分别为362、076和080万t;分散畜禽养殖污染TN、TP和COD的含量分别增长了9913%、6384%和7227%,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22、003和009万t;(2)200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河湖水质呈下降趋势,其中鄱阳湖湖泊的水质和富营养化指数下降趋势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3)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分散畜禽养殖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河湖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的分析方法和污染特征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及被动采样技术等沉积物PAEs前处理方法,柱层析法、固相萃取法2种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方法,并对比分析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更高效提取河湖沉积物中PAEs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河湖沉积物中PAEs污染特征的研究进展,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沉积物PAEs污染较严重,潜在生态风险较高,主要污染物为DBP和DEHP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浓水N H 4 + -N浓度高、盐度高等特点,采用亚硝化-反硝化二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二级MBBR)中试装置进行深度脱氮,比较填料填充率(filling ratio,FR)分别为51%、42%和32%情况下,二级MBBR对N H 4 + -N、N O 3 - -N和CODCr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亚硝化MBBR中填料FR分别为51%、42%和32%时,N H 4 + -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0%±4.0%、71.3%±8.9%和73.2%±6.1%,FR优选32%;反硝化MBBR填料FR分别为51%、42%和32%时,N O 3 - -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1%±4.2%、63.7%±9.4%和64.9%±10.4%。考虑到经济性,优选填料FR为32%。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氨氮浓度对中温厌氧消化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的影响,通过批式实验,探究该类废水厌氧消化处理的氨氮抑制阈值。结果表明:氨氮浓度为3 000 mg·L−1 (TAN≈3 659 mg·L−1)时,累积产甲烷量降低至276.1 mL·g−1且出现产甲烷迟滞期;氨氮浓度为4 000 mg·L−1 (TAN≈4 468 mg·L−1)时,累积产甲烷量仅为对照组的39.2%,迟滞期明显延长了7.2 d;高浓度氨氮抑制造成了以丙酸为主的VFAs积累和有机物(蛋白质等)降解不完全,这是COD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VFAs作为氨氮抑制发生时COD的主要组分,其积累可作为马铃薯加工废水厌氧消化过程发生氨氮抑制的指示因子;马铃薯加工废水中温厌氧消化的氨氮阈值约为3 000 mg·L−1。该结果可为马铃薯加工废水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开发出一种两段进水生物膜法好氧/好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OOA-MBR)强化生物脱氮工艺,以模拟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流量分配比、曝气方式和水力负荷等因素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对工艺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HRT 4.8 h,流量分配比为1:1,后置MBR池曝气方式采取Air-on 4 min/Air-off 6 min模式,进水COD(380±20)mg·L-1、NH4+-N(35±5)mg·L-1、TN(35±5)mg·L-1时,出水COD、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93.9%、91.8%和77.7%,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