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污染作为城市人居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由于光污染产生的民事纠纷和环保投诉也越来越多见诸报道,然而光污染控制的管理政策与具体措施还尚欠缺.这篇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和控制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光污染控制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2.
某化工区土壤有机氯农药来源和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北京典型化工区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氯农药(滴滴涕和六六六)残留,结果表明:化工区土壤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浓度高达5470 ng/g和2110 ng/g,比一般农业和城市土壤中的浓度高出很多,化工区土壤污染较为严重,污染较重的点位集中在原农药厂的生产车间和库房.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分析鉴别了土壤中有机...  相似文献   
183.
针对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本文从完善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不足和缺陷,结合珠江口及毗邻海域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制定该区域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岸带管理条例、人海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以及修改<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84.
 综合运用资料收集、典型调查、补充监测与系数核算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生活污染源(5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770个入河(海)排污口)开展了污染源调查与排污总量核算研究.核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8个城市城镇生活污染源的污水产生量为39.64亿t,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Cr90.79万t/a、BOD543.53万t/a、氨氮10.32万t/a、总氮13.55万t/a、总磷1.42万t/a;排放量分别为CODCr62.58万t/a、BOD531.89万t/a、氨氮7.32万t/a、总氮10.26万t/a、总磷0.998万t/a.从排放去向上看,直排近岸海域的污水量占16.9%;排入西江、北江及其汇合后形成的三角洲网河的污水量占43.2%;排入东江水系的污水量为占27.1%.  相似文献   
185.
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思考——以东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水质资源的基本概念和水质资源计价原则及定价方法,介绍了恢复成本法作为水质资本定价方法和确定水质资本核算函数和曲线的步骤.然后从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的概念、使用权和所有权以及支付方式3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有偿使用体制可实现水质资源使用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从而可构成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基于以上概念和方法,从分析东江水源区的优质水保护与东江供水的关系入手,指出实行水质资源有偿使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实现社会公平和完善市场机制两方面分析有偿使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偿使用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6.
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不仅有利于缩小区际间的差距,还原生态以价值,而且还是环境降压的出口,促进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章以生态补偿实践应用的角度为切入点,从流域、省域和地市3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地方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地方层面生态补偿所带来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7.
基于模糊信息熵的流域水污染系统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水污染局部得到了改善,但呈现流域污染蔓延的趋势。运用系统控制论构建流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就水论水、见污治污"的还原论水污染控制方法,综合考虑总体控制战略决策(S)反馈系统以及社会发展布局(L)、经济发展模式(E)、居民生活方式(C)和治理工程措施(T)控制系统等多种控制措施及因素,通过输出量与参考给定输入的比较,采用模糊信息熵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8.
通过7个0~26 000 kJ/kg TS超声能量水平进行活性污泥的破解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能量低于1 000 kJ/kg TS时,超声波轻微破坏了污泥絮体结构,破解效应较弱,而超声能量高于5 000 kJ/kg TS,污泥的破解效应显著增强,污泥中的SCOD、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无机氮含量随着超声能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并与超声能量呈显著相关性,污泥的可生化性能得到改善。26 000 kJ/kg TS的超声能量破解污泥,使污泥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92%、97%、173%和55%,但SCOD的破解程度仅为25.3%,仍不能完全破解污泥,因而不是破解污泥的最佳能量。  相似文献   
189.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以约10%的速度迅猛增长,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客观评述城市生活垃圾常用的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在收运、处理以及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建议与措施:首先,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实施分类收集,加强源头控制;其次,创新管理体制,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再次,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健全垃圾收费体系;最后,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同时,还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焚烧处理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气化熔融焚烧技术是一种高效资源化、污染物接近零排放的新型焚烧技术;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可减少渗滤液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堆肥技术可作为焚烧或填埋之前的预处理手段;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在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0.
介绍了近10年报道的不同构造人工湿地(CW)的污水处理性能及CW中微生物、植物、动物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CW构造优缺点、CW与其他技术的结合、CW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研究手段、CW植物与动物对CW处理性能的贡献及作用机制.提出今后应重点研究:复合人工湿地(ICW)工艺优化;CW强化技术及其参数;CW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