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79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排列法检测围隔生态实验中加磷对浮游植物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分析了1997和1998年3次围隔实验中的浮游生物结构和环境因子,检验加P及赤潮前后的变化和对它们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EA)和关联分析(CA),得出浮游植物种类集合的序列,根据因子分析和关 联分析的前两个轴建立平面坐标,并用方差分析(ANOVA)检验其差异,探讨加P及赤潮相关的群落结构模式。建立种类序列坐标轴,为确定种对结构分散的重要程度评估提供 客观方法,并用方差检验差异确立加P发生赤潮和 分浮游植物的体积进行了测量,并用经验公式计算了单个细胞的碳含量。  相似文献   
442.
水稻中硅元素的分布及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X线分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水稻不同器官中硅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存在状态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水稻中硅酸的化学性质,为水稻硅元素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稻以可溶性原硅酸的形式吸收土壤中的硅酸,同样以可溶性原硅酸的形式输送到各器官中.不同的生长期,水稻导管液内的可溶性原硅酸的含量不同,成熟期最高可达到912 mg/L(以SiO2表示).通过比较导管汁液和土壤溶液的硅酸浓度可知,水稻选择性地吸收和浓缩硅酸,最高浓缩率可达85倍.X线分析显微镜观察发现,硅酸普遍存在于水稻各器官中,越是坚硬的部位硅酸分布得越多.SEM图像表明,沉积在水稻各器官中的硅胶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且不溶于强酸.对水稻干燥组分中硅酸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稻壳中硅酸含量最高,达到13.3%,是生产硅单质及碳化硅材料的最有效的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443.
水生植物滤床(HFB)是一种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新型无基质型人工湿地系统。为考察HFB系统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处理效果,在太湖湖滨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7—9月份,总藻毒素去除率在36.5%~75.8%之间,平均去除率为59.4%;胞外藻毒素平均去除率为50.0%;胞内藻毒素平均去除率为63.9%。不同植物组合型式的HFB系统对总藻毒素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在水力负荷1.0~6.0m3/(m2·d)范围内,HFB系统去除藻毒素效果也无显著差异。系统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与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CODMn、TP)的处理效果成直线正相关性,藻毒素可作为一辅助指标从健康效应角度来反映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情况。HFB系统在水源地藻毒素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4.
珠江三角洲小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珠海市具有典型特征的闭合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旱、雨两季采集地下水分析主要离子及D、18O同位素,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地表水体渗透补给,以蒸发及地下水径流排泄,季节变化对区域内水化学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小。沿地下水流方向(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从Ca-Na(Mg)-HCO3型向Na-Cl和Na-K-HCO3-CO3型演化,风化-溶滤、离子交换、海陆交互作用是控制当地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445.
文章通过对日本神奈川县丹沢.大山中不同位置安装的静态雾水采集器采集样品的分析结果,分别与动态雾水采集器及同一地点采集的雨水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相关性的分析后得出:动态雾水采集器的性能虽然好于静态雾水采集器。但是,静态雾水采集器安置的环境如果适当,那么静态雾水采集器所采集的样品能够反映大气环境的状况,并且由于其价格低廉、不耗电特点,是一个很好的大气监测设备。  相似文献   
44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麦季4种稻秆还田方式(不还田、表面覆盖、均匀混施和原位焚烧)对后续稻季CH4排放的影响,以探讨稻.麦轮作系统中秸秆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后续效应。试验于2007年小麦播种期将4.8t·hm^-2水稻秸秆分别以不同方式还田(不还田处理除外),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2008年后续稻季CH4排放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麦季稻秆还田方式显著影响后续稻季的CH4排放。与不施稻秆处理相比,表面覆盖和均匀混施处理后续稻季CH4排放量增加了75%和40%,且CH4排放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水稻生长前期(0.60d);原位焚烧处理CH4排放量与稻秆不还田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不施稻秆处理相比,均匀混施处理显著增加稻季开始前土壤全C质量分数6%和全N质量分数12%(P〈0.05);各处理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稻秆麦季均匀混施与表面覆盖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后续稻季CH4排放.同时避免了秸秆焚烧导致的C、N、P等元素的大量损失,是较为合理的麦季稻秆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447.
滇池和洱海湖滨带水生植被状况与水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滇池和洱海的湖滨带各设置了6个具有不同水生植被状况的采样点,于2010年8月-2011年5月对水温、pH、ORP、电导率、营养盐(总氮和总磷)、叶绿素a及3种DNA病毒等水质指标进行了现场或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两湖泊中营养盐含量高的湖滨带(滇池草海和洱海沙坪湾),由于水生植物覆盖度高,湖水保持了叶绿素a含量低的状态。对洱海湖滨带的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洱海水质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分析表明,与水温相比,营养盐浓度可能是影响藻类生物量的更重要的因素。3种DNA病毒检测结果初步表明,水生植物不仅能控藻,而且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8.
北京清华园采暖前与采暖期PM10中含碳组分的理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Series5400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监测仪对清华园PM10中的碳质组分进行了连续在线监测(2002年9月~11月)。结合PM2.5中碳质组分浓度、PM10的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碳质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清华园大气PM10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4.07~65.81μg/m3、0.96~26.14μg/m3之间变化,平均值分别为20.8±12.1和7.0±5.1μg/m3。OC在总碳(TC)中占有很大比例,OC/TC平均值为75.84%;TC在PM10中的含量平均为25.0%。本文对9~10月份(秋季)和11月份(初冬)OC、EC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C、EC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月份和10月份相关性系数(R2)为0.83;11月份为0.90。二次生成的OC(OCsec)浓度估算结果表明,9、10月份OCsec在OC中的比例(60.7%)比11月份(38.5%)大。碳质组分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中,PM10中的OC有70.3%存在于细颗粒物PM2.5中,TC则有58.6%存在于PM2.5中。  相似文献   
449.
日本地震灾害保险体制的形成及其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给日本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减轻灾民的经济负担,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重建和复兴,日本建立了一套地震灾害保险体制。对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地震保险制度的内容以及地震保险的普及状况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对日本政府和地震再保险公司在地震保险中的地位、作用、各自的责任以及相互关系作了详细地介绍,最后就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课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