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79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采用泳动床反应器对含高浓度氨氮的污泥脱滤液进行了半硝化反应影响因素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半硝化工艺可以在较高负荷条件下运行,其出水NO2--N/NH4+-N比例稳定在1.1±0.05∶1,基本满足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进水要求。此外,温度和溶解氧对工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控制适宜无机碳含量与NH4+-N比值、碱度与氨氮比值有利于半硝化工艺的进行。  相似文献   
482.
以17β-雌二醇(E2)为目标物,研究了在天然有机物共存的情况下,生物活性炭(BAC)小柱和粒状活性炭(GAC)小柱去除E2的效果。结果表明,BAC小柱和GAC小柱都可有效去除E2,运行600d后出水仍未检出E2。从纵向浓度分布来看,BAC小柱对E2的处理效果略好于GAC小柱。BAC小柱去除E2主要是通过活性炭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空床接触时间也会对E2的去除产生影响。在BAC小柱和GAC小柱中,NOM的去除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E2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100%,由此可以推断E2和NOM在活性炭的不同位置进行吸附。  相似文献   
483.
由于反应沉淀一体化反应器的HRT与SRT不同,因此HRT是否会影响反应器中氮的存在状态,亚硝态氮积累是否能实现尚无明确结论。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沉淀一体化反应器中半亚硝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虽然运行过程中无污泥流失,但仍可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出水亚硝态氮和氨氮的浓度比例受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HRT为24 h时,亚硝酸盐积累率可达到70%,但出水氨氮接近于0,很难满足ANAMMOX 的进水要求;HRT为16 h和12 h时,亚硝酸盐积累率均可超过80%,出水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比例分别达到1.39:1和1.46:1,可为后续ANAMMOX反应提供良好进水条件。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泥亚硝化潜力的影响为12 h>16 h>24 h,对硝化潜力的影响为24 h>16 h>12 h。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氨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均为24 h>16 h>12 h。  相似文献   
484.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控制空气污染的重点区域。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影响不仅会增加额外健康支出,还会导致过早死亡和工作时间减少,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为了评估该地区PM_(2.5)污染引起的健康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控制空气污染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福利的影响,本研究结合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效益模型(The Greenhouse Gas and Air Pollution Interactions and Synergies-Model,GAINS-Model)和健康影响模型对2020年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引起的健康影响和经济影响进行评估。模型结果表明,2020年Wo Pol情景下PM_(2.5)污染引起的额外健康支出分别为北京44.2亿元、天津27.5亿元、河北97.5亿元。PM_(2.5)污染引起人均每年劳动时间损失分别为北京81.3小时、天津89.6小时、河北73.1小时。而劳动力供给和劳动时间减少所造成GDP和福利损失依次为天津(GDP和福利损失分别为2.79%和8.11%),其次为北京(2.46%和5.10%)、河北(2.15%和3.44%)。如果采取积极的控制空气污染物排放政策,在2020年WPol情景下,PM_(2.5)污染引起的额外健康支出分别为北京8.8亿元、天津4.9亿元、河北2.0亿元,较Wo Pol情景下显著下降。PM_(2.5)污染引起人均劳动时间损失分别下降为北京22.0小时、天津23.2小时、河北22.4小时。空气污染物控制政策给北京、天津和河北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相当于GDP的1.75%、2.02%和1.46%。因此,本研究显示控制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其中天津效益最高,其次为北京,河北最低。空气污染物的迁移扩散会影响周边省市的空气质量,因此京津冀地区联合控制空气污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85.
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反应器,对3种运行模式(M1:常规模式,M2:缺氧好氧模式、M3:缺氧好氧交替模式)下系统的脱氮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模式下CAST反应器的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并对各模式下典型周期内氮基质浓度变化进行了考察,以确定系统的脱氮模式。结果表明,在氨氮去除不成为限制条件(去除率90%)的条件下,3种运行模式下系统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3%、70.6%和82.4%,以缺氧好氧交替模式下的最高;M1、M2和M3均可实现亚硝酸型硝化,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亚硝酸型硝化逐渐消失。静态实验分析表明,3种模式下系统的氨氧化速率大小次序为:vN:M1vN:M2vN:M3,反硝化速率大小次序为:vDN,M2vDN,M3vDN,M1。  相似文献   
486.
光催化电化学联合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化学、光催化联合工艺降解水中苯酚,在对其降解机理、反应动力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及溶液pH等控制因素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和光催化同时作用时,产生了协同作用;以氯化钠为电解质可增强协同作用;光电联合工艺降解苯酚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弱酸性环境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在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487.
在太湖地区乌栅土的稻麦轮作条件下,利用大型原状土柱渗漏液采集器(monolithlysimeter),比较不同尿素品种和施肥量(普通尿素150、300kg·hm-2和包膜尿素100、150kg·hm-2)处理对麦季土壤氮随径流和渗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的包膜尿素当季氮不易随排水流失,但可能增加下季氮流失的风险。两麦季排水溶解氮均以NO-3 N为主,达76.7%以上,NH+4 N比例很小;麦季排水氮输出量年际差异明显,降雨产生排水与施肥时间间隔的不同是造成排水氮输出量差异的关键因素;施肥后20d内发生排水易产生较多的氮排放。渗漏液硝态氮浓度(最高为8.12mg·L-1)均未超过饮用水NO-3 N含量标准,但均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标准;对照处理麦季渗漏液量显著高于施肥处理;在150kg·hm-2的施N量水平下,普通尿素或包膜尿素均未显著增加氮的渗漏,但过量施用普通尿素则加大氮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488.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技术对污水在氯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与饮用水、地表水等不同,生物处理出水含有较多的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且其中的腐殖质主要为生物源,芳香性较弱.在氯和二氧化氯消毒后,污水DOM中的芳香族蛋白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的荧光峰发生蓝移,即峰值的激发或发射波长减少了几个nm,这可能由芳香环结构的破坏引起;而腐殖质类物质的荧光峰发生红移,即峰值的激发或发射波长增加了几个到二十几个nm,此现象与地表水相反,可能与腐殖质的来源不同有关.与遗传毒性的变化类似,氨氮对水样氯消毒后的荧光变化有明显影响,但对二氧化氯消毒后的荧光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89.
通过规模为200L·h-1的连续动态实验,研究了臭氧预处理对砂滤出水浊度、颗粒数以及运行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低剂量0.12mg·L-1的臭氧,就可以显著改善砂滤的运行性能.臭氧预处理可以使砂滤出水浊度和粒径范围为3~7μm的颗粒物(与隐孢子虫大小相当)含量分别从平均0.25NTU和584个mL-1下降到0.05NTU和72个mL-1,其它粒径范围的颗粒数也显著下降,砂滤周期延长了1倍.  相似文献   
490.
地下水位升降和抽水对海水楔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滨海地带无压含水层中的海水楔因地下水位升降及抽水引起的移动规律,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考察了海水楔在不同的水面坡度和抽水位置下的移动特性.通过改变水面坡度的方法探讨了海水楔侵入和后退的规律.在入侵时,海水楔在形成明确的咸淡水界面的同时向着内陆移动.水面坡度越小海水楔内陆入侵的范围越大,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海水楔后退时的速度比侵入时快,且海水楔后退后其入侵过的区域能完全恢复到入侵前的状态.在海水楔外部抽水初期,海水楔的长度略有减小.在此之后其长度急剧增加,但随着平衡状态的接近,这种增长率逐渐变小.抽水引起的咸淡水界面的隆起位置位于抽水位置和咸淡水界面的最短距离处.抽取的地下水中海水的比例随着抽水位置与海水楔的接近会急剧增大.在海水楔内部抽水时,海水楔的长度随着时间呈指数函数的关系减小,且较外部抽水时到达平衡状态时所需要的时间短.此外,还给出了能预测因地下水位的升降引起的海水楔前进和后退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