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76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预臭氧与后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静态批量和动态连续试验初步研究了预臭氧及预臭氧与后臭氧-BAC组合工艺对南方某含溴离子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和相应的处理条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反应量在0.5~1.0mg/L范围内,在有效去除消毒副产物(DBPFP,主要包括THMFP和HAAFP)的同时,臭氧副产物溴酸可以控制在10μg/L以下,而继续增加臭氧反应量则会导致DBPFP的增加.当水中溴离子浓度达到96μg/L时,使用臭氧必须采取溴酸控制措施.连续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与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于2μm以上颗粒物、CODMn、TOC等的去除均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抑制DBPs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2.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与催化联用技术分解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与催化剂MnO2联用技术对苯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MnO2可充分利用O2和产生于介质阻挡等离子放电区的O3,能够增加苯氧化分解为CO2的程度,且苯去除的能量效率是不用催化剂时的2倍.催化剂MnO2苯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当能量密度低于564J/L时,MnO2离放电区的距离越近,苯的去除效果越好;当能量密度高于1051J/L时,苯的去除效果与MnO2离放电区的距离有关并有一个最佳值.阐述了苯在等离子体放电区以及MnO2上的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523.
苏州河底泥中重金属的烧结无害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有氧烧结法和还原烧结法处理苏州河底泥,研究了底泥中重金属的无害化效果.结果表明,有氧烧结温度900℃以上时,对Cu、Pb、Zn、Cd去除率达40%~65%;烧结温度为500~900℃时,尽管对Cu、Pb、Zn、Cd去除效果不明显,但能有效抑制其溶出.有氧烧结法不仅不能实现Cr的去除,而且会增加Cr的溶出,这是由于有氧烧结过程中Cr(III)被转化为Cr(VI),而底泥对Cr(VI)的吸附能力很有限.还原烧结法则能有效防止底泥中Cr(III)向Cr(VI)的转化,从而抑制包括Cr在内的重金属的溶出.  相似文献   
524.
就不同粒径及微观构造的氧化剂盐粒子制备的沥青固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用高感度量热仪(C80微量量热仅)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氧化剂盐粒子的微观构造基本相同时,随粒径的减小,制作的沥青固化物的反应开始温度向低温方向偏移,低温领域的发热量增大.当粒径的大小及其分布基本相同时,沥青固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随粒子的微观构造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由针状结晶构成的多孔状粒子制成的沥青固化物的反应开始温度低、低温领域的发热量较大.  相似文献   
525.
本文以重庆火力发电厂周围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酸沉降物影响下土壤的酸化特性,并提出吸附态SO_4~=可用于鉴别酸沉降物致酸的土壤。  相似文献   
526.
泳动床技术处理高浓度废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本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熊本860-8555,日本  相似文献   
527.
白腐菌对氯丹的降解性能及降解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2株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高效降解白腐菌Phlebia lindtneri及Phlebia brevispora对氯丹的降解能力.在2个不同的液体培养体系中,2菌株对于高浓度(25μmol/L)的反式氯丹展现了较高的代谢能力,经6周培养后其降解率均达到50%以上.用GC/MS对其降解产物分析表明,氯丹的降解存在脱氢,脱氯化氢,羟基化以及氯原子的羟基置换4条不同的初始降解途径,除七氯,环氧七氯及氧化氯丹等常见初始代谢产物外,还发现3-羟基氯丹,氯代六氯醇,七氯二醇,羟基六氯,二羟基六氯等大量的羟基化代谢产物.尤其是P. lindtneri可以将曾被认为是终端代谢产物的氧化氯丹进行降解,并通过氯原子的羟基置换作用将其转化成羟基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528.
铁氧化物陶瓷颗粒除氟效果及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处理含氟废水,研究采用了七水硫酸亚铁和三氧化二铁两种不同的铁氧化物陶瓷颗粒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实验对陶瓷颗粒的结构进行了电镜扫描(SEM)和比表面积(BET)的表征,探讨了陶瓷颗粒在吸附中的物理特征;在批实验中,探讨了陶瓷颗粒在吸附过程中不同pH、吸附剂量条件下的吸附表现,并对吸附等温线、动力...  相似文献   
529.
微波碱解处理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波碱解预处理(microwave/NaOH pretreatment,MNP)剩余污泥在高温和中温条件下厌氧消化的性能,采用半连续完全混合式反应器分别研究了MNP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在高温厌氧消化工艺(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TADP)和中温厌氧消化工艺...  相似文献   
530.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养分累积与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三江平原两类典型沼泽湿地(毛果苔草沼泽和芦苇沼泽)沉积物剖面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硫的垂直分布规律,初步分析了三江平原湿地的沉积速率与沉积通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硫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和富聚现象,自上而下,有机碳的含量逐渐降低;全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趋势;毛果苔草沼泽全磷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型分布,芦苇沼泽全磷含量逐渐降低;全硫的分布和有机碳的分布规律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全氮、全磷和全硫与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有机碳与容重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植被类型是影响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硫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137Cs、210Pb测定沉积年代,并结合恒定放射性通量(CRS)模式推算年龄的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湿地平均沉积速率为0.33 cm·a-1,沉积通量为0.03~0.48 g·(cm2·a)-1,平均为0.29 g·(cm2·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