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本文基于CHME理论,通过构建双向可比的动态指数对我国2003-2010年的环境规制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同时比较了几种主要的环境规制替代指标,研究表明:从横向看,命令型指数表明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密切相关,激励政策是提高我国各地区环境规制水平的有效手段,而自愿性指数受企业生存环境影响明显,意识指数则地区差异明显且在样本期内未有缩小趋势。从纵向看,环境规制综合指数首先呈现出经济水平特征,即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具有较强的规制水平,而经济落后的地区规制水平也较弱,其次,地区产业结构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都会导致规制水平有所差异。另外,通过变动率和变动强度两个指标进行了变量的替代效果分析,结果发现人均收入表示的规制强度与本文的测算结果最为近似,而采用污染物排放量的替代效果则最差。最后提出我国应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完善和加强激励型政策的实施,同时相机选择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212.
简要介绍了后向拉曼散射的测温技术及光时域反射技术,阐述了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的技术原理、系统框架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城市地铁火灾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地铁区间隧道的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结合该系统在某地铁隧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说明了其在地铁区间隧道中的布网方式及工程实施方案。经在该地铁的试运行,发现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良好,实现了设计初的技术指标。该系统在预防地铁区间隧道火灾、保证地铁隧道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3.
在压力容器的超声检测中,为解决传统相控阵(PA)二维成像存在缺陷图像畸变,难以准确定性等问题,采用1种基于全聚焦法(TFM)的实时超声成像技术,使用一维线阵和二维面阵分别对孔等典型实际缺陷进行扫查,获得缺陷的二维和三维图像,从定量角度对比分析2者的准确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三维图像测量误差在8%以内,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检出率,对于孔类缺陷的还原度更高,这对于缺陷检测与评估以及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4.
针对金属密闭容器内液体液位测量问题,设计1种基于超声透射特性的非接触式液位测量装置。测量装置根据被测容器内液体介质与气体介质透射系数不同的原理,通过超声接收探头回波情况判断容器内液体位置,利用软件与硬件结合,调整超声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的放大倍数,实现对不同材料、厚度容器内液位的测量。测量装置可以将所测液位、容器倾斜程度等数据通过上位机、阿里云平台等多方位显示。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测量不同材料、厚度密闭容器内承装液体的液位,所测数据较为稳定,测量误差范围不大于3 mm。  相似文献   
215.
为探究超细粉体惰化剂对铝合金抛光伴生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标准化实验装置及自行搭建的实验平台,在对爆炸基本参数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超细CaCO3粉体对抛光废弃物粉尘点燃敏感度的钝化作用以及对爆炸火焰传播进程的惰化效果,并在相同条件下与同等粒径高纯度铝粉的实验效果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最小点火能量为280 mJ,而同等粒径高纯度铝粉最小点火能量为35 mJ;在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质量浓度为300 g/m3条件下,发生爆炸的火焰传播速度峰值为7.4 m/s,约为高纯度铝粉的57%,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的爆炸敏感度及猛烈度均低于高纯度铝粉;当超细CaCO3粉体的惰化比为30%时,可将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钝化至约1 J,爆炸火焰失去持续传播能力,惰化作用效果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216.
从精明增长的视角看浙江省城镇空间扩展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内对于精明增长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区域探讨较少。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引人关注,近年来被称为“浙江现象”。本文从区域层面——浙江省入手,在分析城市发展背景与“精明增长”差异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然后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能够在“精明增长”的框架下对城市发展深入思考。研究表明:浙江省目前的城市空间扩展迅速。资源要素低效利用,沿交通干线的轴向扩展呈现无序特征,并且机动化(小汽车普及)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用地空间的松散。但鉴于中西方城市应用背景的差异,“精明增长”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浙江省,应根据实际,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创新。具体来说,一是紧凑式开发与填充式发展相结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二是有机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倡导公交先行;三是运用逆向思维设定城市增长边界。  相似文献   
217.
应用分子碰撞和惯性分离原理。对油烟烟气进行分离是一种新的油烟净化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净化过程、基本作用原理和装置的最佳条件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油烟净化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净化方法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18.
汞危害在节能灯生产企业存在已久,职业性汞中毒事件时有报道.本文基于对区域内的典型节能灯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的汞污染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了针对相关企业工作场所汞污染的综合治理对策,对企业生产人员、周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9.
杭州市春季大气超细颗粒物粒径谱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小芳  孙在  杨文俊 《环境科学》2014,35(2):436-441
2012年3~5月,采用快速迁移率粒径谱仪(fast mobility particle sizer,FMPS)对杭州市大气超细颗粒物数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模态(5.6~20 nm)、爱根核模态(20~100 nm)、积聚模态(100~560 nm)以及总颗粒物(5.6~560 nm)日均数浓度值分别为0.84×104、1.08×104、0.47×104和2.38×104cm-3.晴天天气下,爱根核模态颗粒物浓度较高,且可观测到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颗粒在早上10:00~11:00开始增加,3~4 h后结束,这说明太阳照射强度促进了新粒子形成.在工作日与周末,人为活动因素使各模态颗粒物浓度分布有明显差异.结合天气因素分析可知,风速和风向也直接影响颗粒物浓度;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区大气能见度的高低受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的颗粒影响较小,与积聚模态颗粒物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20.
唐青青  方治国  嵇雯雯  夏会龙 《环境科学》2014,35(11):4212-4217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调制光谱,研究了不同光质(红光、蓝光、白光、红蓝混光8∶1,红蓝混光8∶2,红蓝混光8∶3)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性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下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效果最佳,其接种后培养30 d,光密度为2.4,比生长速率为0.10 d-1,生物量为0.64 g·L-1,而其它光质下光密度、比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分别在1.0~1.7、0.07~0.10 d-1和0.27~0.38 g·L-1之间,蓝光条件下其光密度、比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分别约为红光下的2.05倍、1.33倍和2.06倍;红蓝混光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的合成,蓝光可促进叶绿素b的合成,红蓝混光8∶1其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5 mg·g-1和5.8 mg·g-1,而蓝光下分别为8.4 mg·g-1和3.6mg·g-1;红蓝混光更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单位细胞干重蛋白质和总脂的积累,红蓝8∶3蛋白质含量为489.3 mg·g-1,红蓝8∶1总脂含量为311.2 mg·g-1,而蓝光下蛋白质和总脂含量均较低,分别为400.9 mg·g-1和231.9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