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42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简要介绍了PMH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以材料为PTV8211—35的手机外壳PMH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安排相关数值模拟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信噪比和极差分析,研究了注塑成形工艺对PMH组件填充行为及体收缩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体收缩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金属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最后基于最优工艺方案组合,达到了降低体收缩率,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12.
近10年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浮游植物与湖泊富营养化息息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是分析和预警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科学依据之一。从种类数、种类组成、个体数、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等多个方面,对1999~2008年中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优势种、生物学及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0a来淀山湖浮游植物种类数由65种下降至58种,呈下降趋势;优势种由中营养向富营养种类演变;生物多样性指数10a平均值为2.25,评价结果为中污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由1999年的54上升至2008年的61,由轻度富营养化逐步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水平,已经具备爆发较大规模水华的条件。  相似文献   
613.
徐丽萍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98-100,10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迈进,新建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已经越来越接近人们工作及生活等人口密集的敏感区域,污水的输送和处理及泵站的运行过程中所散发的恶臭,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人们对环境意识逐渐加强,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污水厂的恶臭污染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臭气来源和特征分析,系统阐述臭气的主要成分、来源及其治理技术的方法、原理,并对不同的治理技术在污水厂及泵站的运用进行比较,探索污水厂、泵站臭气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14.
介绍了旋涡氮吹浓缩法用于浓缩七种有机氯农药和PCB1260,对浓缩的条件对目标物质回收率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15.
近50年华北地区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华北地区(京、津、晋、冀、鲁、豫)92个气象台站近5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小网格法分析华北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G IS工具实现空间分异表达。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年均降水量为614 mm。年均降水量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春季降水纬向分布明显,而夏季降水经向分布更为突出,秋冬季降水与年降水分布相似。随着年降水量由多到少变化,多雨区由东部沿海向南部地区移动,少雨区呈由中西部地区向中北部地区移动的趋势。该区降水年际变异性强,年降水和夏季降水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春季降水略呈升高趋势,冬季降水升高趋势更为明显。1980年为由多雨期向少雨期的转折点,降水量存在8~10 a的显著振荡周期。20世纪60年代为月降水正距平出现最多的时期,而80年代和90年代为月降水负距平出现最多的时期。华北地区降水量季节性差异明显,夏季降水集中,全年65%~85%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  相似文献   
616.
光照度对水柱中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湖库中呈不均匀分布的光照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在水柱中研究了不同入射光照度和斜生栅藻生物量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稀释率为10%的连续流条件下,当入射光照度低于10000lux,即可获得平均光照度低于2000lux时,斜生栅藻出现负增殖,而在摇瓶试验中,在入射光照度为500lux时,斜生栅藻就表现出正增殖。研究发现采用可获得平均光照度这一指标以更好地描述水柱中藻类可获得光资源量的实际状况,可获得平均光照度和斜生栅藻的稳态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水体中pH值和磷酸盐浓度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光照度对藻类生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7.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垃圾焚烧飞灰中Zn、Pb、Cu、Cr、Ni的浸出率与pH值的关系,并利用MINTEQA2模型进行了浸出规律模拟。结果表明:Pb、Cu、Zn、Cr、Ni的模拟浸出值与实测浸出值基本吻合,模拟浸出值可反映实际浸出情况;pH2时,Zn、Cu、Pb的浸出率较大,8pH12时浸出率接近0;Zn、Pb的浸出率分别在pH7、pH2时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约为75%及72%,pH值12时随pH值的增加,其浸出率逐渐增强;Cr在pH4时浸出率较大,最大浸出率达43%,4pH12时浸出率接近零,pH12时其浸出率再次增加;Ni的浸出率在pH2时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2pH13时其浸出率接近零。  相似文献   
618.
概述了作业安全分析的概念及其与安全评价的区别,指出了需要进行作业安全分析的作业类型,并阐述了作业安全分析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相似文献   
619.
街道峡谷内超细颗粒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试研究了街道峡谷内4个不同高度处10~487 nm粒径范围内颗粒的数浓度及粒径分布,根据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得到不同高度处颗粒数浓度粒径分布均呈包含2~3个峰的对数正态分布;一定高度范围内(15~20 m),随高度增加, 核模态数浓度显著降低,其峰值粒径向大粒子方向偏移,积聚模态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不如核模显著;随高度继续增大,颗粒数浓度和粒径分布无显著变化.同时对不同测点的PM2.5和CO的浓度进行了测试,得到总颗粒数、总颗粒体积、CO和PM2.5浓度垂直方向多呈幂函数递减规律分布.受环境风速风向影响,测试Ⅰ(高风速,递升型街道峡谷)时总颗粒体积、PM2.5和CO浓度均低于测试Ⅱ(低风速,风向平行于街道峡谷)时,测试Ⅰ时总颗粒数、总颗粒体积、PM2.5和CO浓度的垂直衰减率均低于测试Ⅱ时;无论递升型街道峡谷或风向平行于街道峡谷,总颗粒数浓度垂直衰减率均大于同期CO和PM2.5的垂直衰减率,表明总颗粒数浓度除了受环境空气的稀释作用影响外,同时还受到沉降或凝并等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0.
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多为客观、专业化评价,较少从常人角度测量居民或游客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或感知。而常人的评价可能影响其环境行为,进而促进环境保护。通过调查北京、上海、海南三地游客对居住地、旅游目的地、全国三个空间尺度以及当前、未来两个时间尺度的环境质量感知,分析旅游者环境质量感知的时空偏差。研究发现:(1)受访旅游者当前环境质量感知与全国相比存在乐观偏差,即“空间乐观”;与旅游目的地相比却是悲观倾向,即认为居住地环境质量不如旅游目的地;未来环境质量感知存在明显的乐观倾向,即“时间乐观”。(2)各省市旅游者对当前环境质量感知存在差异,与客观环境质量评价(EQI值)对比,安徽等8个省份的旅游者相对乐观,北京等7个省市旅游者则相对悲观;各省市旅游者未来环境质量感知的乐观偏差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