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35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项目根据烟气脱硝装置工艺特点,设计并搭建了臭氧腐蚀性测试装置和臭氧自燃点测试装置。利用搭建的测试装置开展了铁粉、碳粉自燃特性研究和吸收塔内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铁粉和碳粉在臭氧环境下的自燃特性,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非金属材质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臭氧对非金属材质的腐蚀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确定了纯氧管道和含有一定浓度臭氧的氧气管道的工艺危险性。根据脱硝装置气体管道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2.
为了及时发现泄漏和防止第三方破坏,越来越多的科技防范措施应用到天然气管道,通过技术手段对管道泄漏和人为破坏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文章从科技防范措施的原理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将目前的输油气管道科技防范措施分成泄漏监测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两大类。分别对主要泄漏监测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天然气管道科技防范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调研和分析,次声波泄漏监测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在天然气管道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我国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的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我国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监管现状出发,研究对比了我国和国外在SDS覆盖化学品的范围、审核监督制度以及信息保密机制等管理技术方面的不同做法;指出我国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监管在这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提出加强和完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监管是提高我国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认为借鉴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做法拓宽需要编制SDS的化学品范围、建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三方检测制度、加强监督、完善信息保密机制将对促进我国的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通过分析防雷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防雷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防雷的防护原则是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只有根据防雷的实际要求,将接闪、传导、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连接等技术措施合理实施,才能构成一个系统、有效的防雷系统.  相似文献   
85.
<正>我国企业在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员工在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企业在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上还比较传统,没有在危险识别、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综合性安全健康方案,在选用、维护以及相关培训方面尚需进一步  相似文献   
86.
对近年来发生的200多起管道燃爆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管道燃爆事故的易发时间、类型、传输介质和事故原因,重点分析了山东青岛"11·22"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现行制度、监管、技术等之间存在的不适应,阐述了改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7.
为了提升国内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水平,借鉴国内外过程安全管理经验和优秀实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的评估思路和方法。根据石油化工行业特点,构建了由16个要素组成的过程安全管理评估体系框架。同时,介绍了该评估体系的评估准则设计、评估方法设计,以及评估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此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评估系统,既能评估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绩效,又能指导企业设计和运行一套过程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8.
为评价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在运输中的自反应危险性,按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中的H.2方法,采用绝热杜瓦量热仪对过硫酸铵胶囊破胶剂进行绝热储存试验,并计算了该物质在3种典型包装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结果表明,分解反应分为2步,其活化能接近,这2步反应实质上是同一反应,即最初反应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接触面上的反应物消耗和产物积累而停止,而温度升高又引起包覆的聚合物软化,增大了反应物接触面和产物的扩散速度,从而使反应重新开始.研究表明,该物质的包装件不应划入联合国规定的4.1项危险品中的自反应性物质.  相似文献   
89.
为分析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内衬改造应用中存在的引燃风险,阐述加油站埋地罐内衬改造工艺,测试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放热特性、与玻璃钢摩擦的滚刷及装树脂绝缘桶的表面静电电位。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后的放热不足以引起树脂自燃;滚刷、树脂与绝缘桶间摩擦可导致桶表面静电位超过7 kV,带电绝缘体表面与金属凸出物间存在静电放电现象、甚至引起挥发苯乙烯局部闪燃风险。油罐内衬改造时需强化通风以及增加静电防护措施,避免静电放电引起罐内燃爆事故。  相似文献   
90.
以直径11 m油池为灭火对象,分别采用压缩气体泡沫灭火装置和负压式泡沫灭火装置进行了灭火测试,对比分析了2种泡沫灭火方法的灭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气体泡沫灭火系统可在较低的泡沫供给强度下完成油池灭火;压缩气体泡沫灭火能力优于负压式泡沫灭火系统,在相同泡沫混合液流量下,压缩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时间仅为负压式泡沫灭火系统的57%。实现大流量高压供气后,压缩气体泡沫灭火技术可应用于储罐灭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