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东北三江平原土壤氧化CH4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江平原土壤不同深度氧化大气浓度CH4和高浓度CH4的速率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 .2个非淹水土壤整个剖面都具有氧化大气浓度CH4的潜力 ,以表层土的速率为最大 .非淹水的耕作土壤残留的有机质层仍保留了较强的氧化大气浓度CH4潜力 ,氧化CH4速率是耕作层的 2 0倍 .淹水土壤的大部分层次不具有氧化大气浓度CH4的潜力 .所有供试土壤均能消耗高浓度CH4,泥炭含量较高的土壤层次比矿质层氧化高浓度CH4的速率高  相似文献   
212.
根据1995~2001年大沽河干流青岛段的水质监测资料,选用产芝水库出口、江家庄、沙湾庄、麻湾庄四个监测站位,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大沽河干流青岛段的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段的上游产芝水库水质较好, 中游江家庄断面水质较劣于沙湾庄断面,其主要受控参数为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麻湾庄断面处主要超标项目有氨氮、CODMn和BOD5等.并对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线性分析,对大沽河水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进行水污染控制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3.
作物光温生产力模型及南方水稻适宜生长期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发展了一个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兼具实用性和理论性的水稻生长模拟模型。它是在水肥适宜的条件下,以光、温因子模拟作物生长过程。其空间尺度是叶面水平的,时间尺度是逐时的,并且具有模拟冠层瞬时光合作用的能力。该模型由发育阶段、冠层光分布、冠层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增长等子模型组成。使用地理分期播种资料进行了检验,该模型可以解释在不同气候区域水稻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和播种期变化的925%~958%。使用常规气象资料,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南京、长沙、广州和贵阳等地杂交水稻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模拟结果表明,贵阳气温低、生育期长,其中稻生育期内温度适中、光照较强,干物质生产力高。广州气温高,中稻、早稻生育期短,产量较低,因受低温的影响小,是晚稻的高产区。南京和长沙以在生长中后期能避开盛夏高温并能正常抽穗扬花的适播晚稻干物质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14.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湖泊水质污染预测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预测方法按其性质而言,不外可分为直观预测法,趋势外推法(包括数学模型)和因果法(相关分析)三类,其中相关分析法由于思路清晰、方法简单,在预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样,这一方法也必将在湖泊水质污染预测中受到应有的重视。一、湖泊水质污染预测的方法和步骤湖泊水质污染预测的实质是对湖区社会经济和湖泊水质质量这一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决策出协调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的环保方案,这一预测工作可按如下程序进行(图一)  相似文献   
215.
通过沉降/离心法将城市污泥区分为生物絮凝体、颗粒态、胶体及水溶态四种组分,并研究了重金属与养分元素在其中的分配及其各组分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生物絮凝体组分占污泥干物质68%,其次为颗粒态组分(占23%),胶体及水溶态组分所占比例最少,有机C,总N,P,K及Cu,Pb,Zn,Cd,Hg,As也主要分配在生物絮凝体组分中,从重金属在各组分中的形态分布看,重金属的化学活性依次为,污泥水溶性+胶体组分〉生  相似文献   
216.
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累积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以经济快速发展典型区昆山市为研究区,结合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和形态3方面指标建立了昆山市土壤重金属累积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昆山重金属总量累积指数空间变异较小,为42.57%,但重金属有效态和形态累积指数(特别是重金属活性形态)空间分异很大,分别达82.75%和77.83%.若以土壤剖面母质层各指标的含量为参比值,土壤重金属总量累积指数平均为1.01,为轻度累积水平,重金属有效态累积指数平均为2.46, 达中度累积水平,重金属形态累积主要表现为重金属活性形态的累积,形态累积指数平均达4.32, 达重度累积水平.重金属综合累积指数的平均值2.56, 达中度累积水平,变异系数达70.03%,有21.54%的面积土壤重金属达轻度累积,54.70%的面积达中度累积,23.76%的面积达重度累积.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各项累积评价指数均以养殖区最低,冶金电镀区最高,但功能区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不同土壤类型的各项累积指数均达显著水平,且均以乌栅土的累积指数最高,显著高于黄泥土和青泥土的累积指数.  相似文献   
217.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水源地安全综合评价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为基础,从水量、水质、管理水平和环境状况等方面,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市10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程度在一般之上,且隐患等级不同。安阳市第二、第三水厂水源地安全程度很高,均不存在较高、极高隐患,岳城水库等7个水源地安全程度较高,隐患等级具有明显差别,滑县第一水厂水源地安全程度一般。指标层、准则层对于水源地安全敏感性影响各不相同。水源地盈利情况是指标层中影响岳城水库水源地安全的首要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准则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结论表明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模型对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18.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太湖流域及其一级水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2005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分类图等为基础数据,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变化、转移矩阵、GIS叠加分析、土地利用综合转换速率、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系数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在计算相关中间参数的基础上,从景观尺度计算得到了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景观生态风险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景观生态风险差异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分析了各区景观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效应关系,从而为流域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差异化水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19.
阐述了卫星图像提取数据信息的光谱变换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卫星图像的数据变换方程。  相似文献   
220.
1987-2008年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研究区1987、1997和2008年的LandsatTM/ETM+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计算3个时期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和碳储量;同时依照不同覆被类型(植被类型)的平均碳储量将各覆被类型的斑块划分为不同储碳等级,绘制3个时期的南四湖湿地植被碳格局图,分析植被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对湿地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前期(1987年)植被储碳格局存在着明显的植被碳储量以湖南北中心线向两岸增大的带状特征,研究中后期(1997-2008年)带状储碳格局不断破碎化并最终消失。整个研究期高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低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增加。湿地植被碳储量呈现前期基本稳定后期显著减少的特征,1987、1997和2008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均值分别为1.07、1.08和O.64TgC,1987-1997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平均年增加0.001TgC,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8年年减少0.04TgC,下降较明显。其中自然植被碳储量在整个研究期内持续减少,人工植被碳储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特征,分析认为这一变化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南四湖地区多因子驱动的土地覆被变化活动。通过区域湿地植被的碳平衡动态分析认为,植被碳储量(碳库)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整个湿地碳储量的入不敷出,使整个湿地碳汇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变为碳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