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18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委内瑞拉的长期适应这研究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内瑞拉位于北美洲,是一个跨加勒比海、安第斯山脉、圭亚拉和亚马逊热带森林的国家,全国面积约100万km^2,2300万人口分布于22个州,这个发展中国家有三类主要的区域,一是安第斯和沿生活费山区(The Andean and Coastal Mountanin Range),大约有25万km^2,分布人口2000万;二是奥如努可平原(The Orinoco Plains),面积约30万km^2,人口200万;三是圭亚那和亚马逊雨林区(The Guayana Rain Forest),面积约45万km^2,居民近100万人。  相似文献   
42.
糯小麦回交改良群体中Wx基因的遗传和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因型鉴定的基础上,利用糯小麦杂交后代BC5F2代回交改良群体研究了各基因缺失对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效果和各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以及直链淀粉含量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淀粉糊化特性等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Wx基因的所有8种基因型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研究单缺失基因型发现,对直链淀粉含量减少效应最大的是Wx-B1b,减少效应最小的是Wx-A1b,而Wx-B1b和Wx-D1b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双缺失基因型发现,Wx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以Wx-B1a最高,Wx-A1a最低,而Wx-B1a和Wx-D1a差异很小.直链淀粉含量与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表明淀粉品质育种可以与高产育种实现有机结合.直链淀粉含量与SDS-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r=-0.726),说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小麦营养与加工品质.全糯类型的淀粉糊化特性与其他类型显著不同,具有最高的峰值粘度和稀懈值,最低的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起始糊化温度,表明糯小麦淀粉在食品和工业上具有特殊用途;稀懈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9),其它粘度参数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最终粘度r=0.797,低谷粘度r=0.910、反弹值r=0.954、峰值时间r=0.970、糊化温度r=0.962、起始糊化温度r=0.932).表5参37  相似文献   
43.
Fe3+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人工海水APSW以f/2营养加富,在总铁浓度为0—1000nmol L^-1的范围内,考察了总铁浓度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铁浓度小于10nmol L^-1时,最大藻细胞密度与比生长速率均受到明显限制.补铁后受铁限制的细胞得到缓解,表明铁是藻细胞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当铁浓度大于100nmol L^-1时,最大细胞密度与比生长速率不再受铁限制,但其光合作用活性有所改变.在铁限制下细胞的光饱和光合作用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表观光合作用效率a与铁丰富细胞相比都有所减小,而光补偿点Ic及饱和光强Ik增大.图5表1参11  相似文献   
44.
封育次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优势种群竞争密度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退化红壤区封山育林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群马尾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恢复阶段马尾松种群竞争密度效应,并提出一个适用性更强的竞争密度效应模型.研究表明,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群马尾松竞争密度效应明显,优势种群平均胸径(D)、平均胸高断面积(S)、平均单株材积(V)、林分蓄积量 (M)与种群密度 (ρ)的竞争密度关系密切,达到极显著水平(α<0. 01);新竞争密度效应模型较前人模型描述C-D效应效果更理想,可在森林竞争密度效应研究中应用. 表 4参 19  相似文献   
45.
木本植物休眠的诱导因子及其细胞内Ca2+水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揭示 ,越冬木本植物在夏秋转变过程中对光周期变化十分敏感 .在北纬 4 5°的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地区 ,当日照变短 72min时 (2 0 0 0年 8月 8日 ) ,桑树顶芽细胞质浆和细胞核内即出现Ca2 流入 ,而在夏天长日照时期 (7月上、中旬 )很少有Ca2 存在的细胞质和细胞核 .12d后 (8月 2 0日 ) ,观测到桑树和杨树芽已经开始进入生理休眠 .从 9月上旬到 11月中旬 ,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Ca2 浓度显著升高 ,11月中旬达到高峰 .与此同时 ,芽的生理休眠深度也迅速增加 ,并于 11月达到高峰 ,4 2d培养也不见萌芽迹象 .到 12月中旬 (12月 2 0日 )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Ca2 浓度又恢复到夏季观察到的低水平 ,显示早先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Ca2 已经被排出 .此后 ,在 12月下旬 (2 5日 ) ,检测到生理休眠的终结 .室外补充光照实验进一步证明 ,只有日照缩短才会引发植物进入自然生理休眠 ;保持日照长度不变 ,晚夏时期的自然温度降低 ,不能诱导植株停止生长和进入休眠 .这些结果表明 ,越冬木本植物在晚夏到冬季的生理休眠发展过程中 ,日照缩短引起的核和质内Ca2 的流入不仅起着传递日照变短信号的作用 ,导致生理休眠的起始 ;而且 ,高水平的核 /质Ca2 浓度还起着发展和保持深度生理休眠的作用 .图版 1图 1表 2参  相似文献   
46.
蛭石和沸石对番茄青枯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沸石于番茄连作地,使番茄青枯病显著减少,但施用蛭石使番茄青枯病加重。施用沸石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提高,而蛭石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沸石和蛭石都能提高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其中沸石处理的土壤高于蛭石处理的土壤。  相似文献   
47.
我国城市垂直绿化现状与垂直绿化新技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虽然我国各城市开展城市垂直绿化推广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垂直绿化技术和植物种类单一、效果有待改善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不少新的垂直绿化技术,若能借鉴、选择性地进行应用,对我国城市垂直绿化工作必定起促进作用。介绍了几种较新的垂直绿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植物区系学中的特有现象是其研究的重点内容,对特有现象的概念、类型、起源及其研究意义作了详细的论述;其次,总结了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情况、生活型、分布区学、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与起源等研究成果;第三,介绍了研究特有现象的形态-地理学方法、细胞地理学方法和等位酶分析方法;第四,指出了中国植物区系中特有现象研究所面临的困境,认为应该集中力量重点研究滇黔桂、横断山脉以及华中等3个地区的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组成、起源、演化与扩散等内容.  相似文献   
49.
热带森林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但却拥有50%以上的物种。本文主要介绍世界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现况和发展,并提出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珠江三角洲一些菜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珠江三角洲中心区经济发达地带的多环芳烃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分析了55个分别采自广州、东莞以及佛山郊区表层菜地中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的含量.16种EPA(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先控制多环芳烃含量为58~3077 μg·kg-1,均值为315 μg·kg-1,相对于土壤标准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检测结果属于中等程度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同土壤总有机碳、碳黑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通过几个常用参数分析得知,广州、东莞及佛山的多环芳烃污染来源于石化污染以及化石燃料、生物质和煤炭的燃烧.据估算,广州、东莞及佛山0~20 cm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类的储量为1292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