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6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99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2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通过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固定除油菌(Y1’菌),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并以水体中乳化油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乳化油降解的各种因素。选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配作为包埋固定化载体材料,制备成固定化微生物小球(IMB),通过实验优化了IMB制备的工艺条件。连续批次除油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固液比1:10,HRT为6h的条件下,进水油含量在20—50mg/L,乳化油去除率可达85%-90%,出水油含量低于5mg/L。  相似文献   
152.
TiO2光催化技术处理饮用水微污染及杀灭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催化处理饮用水微量污染物以及在饮用水消毒和杀菌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论述了TiO2光催化处理饮用水中的微量卤代物、腐殖质、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光催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3.
对比了铝塑复合管(PAP)、铜管、不锈钢管和镀锌铁管对静态自来水的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浊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水质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管对自来水水质指标影响最小,且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同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观察,对比分析了铜管和铝塑复合管在浸泡实验前后其内表面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自来水中浸泡10个月以后,铜管内表面密集地分布着块状的孔雀石晶体,而铝塑复合管内表面已严重变形,产生很多褶皱。  相似文献   
154.
在使用混合酵母菌菌株处理高浓度含油废水中,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SBR)内酵母菌在不同起始pH条件下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与pH中性或碱性条件比较发现,pH 4~5的条件在酵母菌的发泡抑制、菌体生长以及COD/油去除等方面均显示出更好的效果,pH 5是系统运行的最佳条件.长达100d的SBR连续运行试验表明,系统可以在pH=5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5.
围绕着中水回用过程中面临的若干关键问题,通过系统研究筛选高效混凝剂及优化混凝过程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为中水回用提供经济合理的工艺途径。实验结果表明,与FeCl2相比,HPACS系列具有显著优越的除浊与除有机物性能。除磷性能则较为一致,可以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PFAC系列与FeCl3相比,除浊性能较差,取决于混凝剂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但是具有较为优越的除有机物性能。HPAA系列具有显著优越的除浊和除有机物性能。HPFA与FeCl3系列相比,则具有较高的除磷效果,HPAA的除磷效果则相对较差。不同系列混凝剂具有不同的除浊、除有机物与除磷性能,需要结合分质供水的要求进行优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6.
杨敏  豆小敏  张昱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581-1585
固液界面吸附是环境水化学及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目前固液界面吸附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对吸附剂表面性质、吸附络合物形态、表面反应描述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实验技术、理论计算方法和模型模拟手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展望了固液界面吸附研究的发展趋势.表面表征技术、理论计算及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应用和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固液界面体系吸附机制的深入理解,对于阐明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新型吸附剂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7.
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骨架负载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合成了两种磁性高分子复合水凝胶材料:一种是以Ca~(2+)交联制备的磁性海藻酸钙单网络水凝胶(SAPFe),另一种是以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经循环冷冻解冻制成的磁性双网络水凝胶(DAPFe).利用SEM、FTIR、BET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SAPFe和DAPFe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DAPFe比表面积达89.01 m~2·g~(-1),平均孔径为2.2 nm,DAPFe比SAPFe具有更低的含水率、更高的交联程度、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更高的比表面积.DAPFe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07.01 mg·g~(-1),远大于SAPFe(173.01 mg·g~(-1)).SAPFe和DAPFe对Cu~(2+)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SAPFe和DAPFe吸附Cu~(2+)前后官能团的变化,发现磁性高分子复合水凝胶具有丰富的羧基和羟基功能性官能团,并通过与Cu~(2+)产生螯合作用实现去除.  相似文献   
158.
低密度聚乙烯膜(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在有机物原位被动采样中具有使用简便、耗用量少、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在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被动采集方面鲜见应用,有关其平衡分配系数(KLDPE)也不十分清楚.基于此,本文选取7种EDCs,包括双酚A(BPA)、壬基酚(4-NP)、辛基酚(4-t-OP)、雌酮(E1)、β17-雌二醇(E2)、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室内模拟LDPE原位动态富集过程,探究了环境因素(温度、pH)对LDPE富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EDCs在LDPE上的富集参数(KLDPE).研究发现,溶液温度升高可以加速LDPE膜对EDCs的吸附,在过低温度条件下(实验设置为4℃),EDCs较难达到膜-水分配平衡;溶液pH对于不同EDCs的影响不尽相同,这可能是因为不同pH条件下EDCs在溶液中形态差异明显,进而影响其在LDPE膜-水之间的分配平衡;7种EDCs的KLDPE实测值均低于各自的经验理论值,这主要由于经验理论值计算过程中未考虑达到分配平衡时有机物从LDPE膜上的解吸附过程,且只考虑了EDCs在膜-水两相之间的平衡.上述结果表明,为提高被动采样测定环境样品中EDCs的准确性,在尽量与实际条件相似的室内条件下获取KLDPE实测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9.
基于费米能级差,构建了以BiVO_4为光阳极,Cu_2O/CuO为光阴极的双光电极可见光响应光催化燃料电池体系,研究了该体系在不同氧化剂的辅助作用下光电催化降解苯酚的效率与动力学.结果表明,向该体系中投加H_2O_2可以显著促进苯酚的降解,且反应过程光电流稳定,铜溶出量低.详细探究了H_2O_2初始浓度、pH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投加量为5 mmol·L~(-1),初始pH为3.5条件下利于苯酚降解,5 mg·L~(-1)的苯酚可在120 min内完全去除.顺磁共振和猝灭实验表明该体系的主要氧化物种为·OH、·O~-_2和光生空穴.该催化体系实现了苯酚在可见光下的高效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160.
为更好地了解分析沉积物孔隙结构特征,本文通过CT技术及相关软件,对巢湖沉积物孔隙结构进行了三维重建,展现了巢湖沉积物真实的三维孔隙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定量计算了孔隙度、孔隙连通性、曲率等沉积物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巢湖表层沉积物孔隙度变化范围为0.28~0.75;曲率在2.83~9.31内变化,且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Z方向上的较高曲率阻碍了孔隙水中的污染物扩散.沉积柱在垂直方向上,总体上随深度的增加,孔隙度减小,但在某些深度存在异常,可能是因为底栖动物活动或沉积条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