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0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261篇
基础理论   317篇
污染及防治   422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源于城市热压梯度及城市风压梯度的综合作用。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影响着城市"五岛"效应(城市热岛、湿岛、干岛、浑浊岛及雨岛),城市大气的自净能力和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广义城市风环境(风场、温度场、湿度场)的参考因子。为了全面理解国内外针对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研究进展,从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监测、模拟及应用三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针对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环境物联网、无线传感技术等目前在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研究的相关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新进展,对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后续研究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为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的相关技术及应用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202.
以天津市空港经济区塘-湿地组合处理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再生水补给条件下芦苇各组分氮(N)、磷(P)的吸收能力。研究发现:在一个生长周期内,芦苇不同组分(穗、叶、茎、根)N、P的质量分数为(1.17±0.82)%和(0.067±0.057)%,存在穗>叶>根>茎的特点。芦苇各组分N、P的质量分数随生境类型而变化,其中N的质量分数范围介于0.22%~2.34%,P介于0.012%~0.23%。再生水补给条件下系统地上生物量为(119.37±62.25)kg/m2,明显高于周边河道自然生长的芦苇((19.08±5.73)kg/m2),表明再生水的补给能有效提高芦苇的初级生产力,且地上部分对N、P的累积能力高于地下部分,分别为4.10和5.20倍。  相似文献   
203.
生物阳极及其反转为生物阴极降解氯霉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德勇  梁斌  云慧  王爱杰  任南琪 《环境科学》2015,36(4):1352-1358
为了探讨生物阳极能否降解氯霉素以及生物阳极反转为生物阴极后能否替代生物阴极,通过驯化生物阳极降解氯霉素和生物阳极反转为生物阴极的实验,表明生物阳极经过长期氯霉素浓度梯度增加(5~80 mg·L-1)的驯化,具有较好产电能力的同时,对氯霉素也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k=0.098 5).生物阳极反转为生物阴极后并将电位恒定在-0.40 V vs.SHE时,该生物阴极相对于反转前生物阳极的电位(-0.20 V vs.SHE)有了明显的降低,导致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阴极生物膜仍具有较强的催化降解氯霉素的能力,其还原降解速率常数k为0.264 3,明显高于非生物阴极对照(k=0.160 9).生物阳极反转生物阴极的模式不仅实现了氯霉素的硝基还原,而且发生了芳香胺产物侧链的完全脱氯和羰基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04.
为了提高水处理效率,保证出水水质,需要开发新型高效混凝剂.本实验采用经过Ca2+改性的混凝剂针对不同水样进行混凝实验,考察了浊度、有机物去除、余铝和形成絮体性质.结果表明在纯颗粒物体系中,PACl(聚合氯化铝)和Al Cl3中加入的Ca2+对于浊度去除率无明显影响,在低投加量下能够有效降低沉后水中余铝浓度,Al Cl3做混凝剂,投加量0.10mmol·L~(-1)时,沉后水余铝浓度从0.15 mg·L~(-1)降低到0.10 mg·L~(-1).在腐殖酸体系中,混凝剂中的钙离子可明显降低腐殖酸分子的负电荷,降低沉后水余铝浓度以及增大絮体粒径.对于腐殖酸与蛋白质体系,当投加量为0.16 mmol·L~(-1)时,使用含有Ca2+的PACl做混凝剂时,钙离子的存在使得平衡时絮体粒径增加了大约50μm,可明显改善絮体的沉降性.碱性条件(pH=8.5)下改性混凝剂沉后水中DOC浓度降低0.2~0.6 mg·L~(-1),余铝降低0.4~0.7 mg·L~(-1).酸性条件(pH=5.5)下改性混凝剂沉后水DOC、余铝浓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5.
建立了一套中试规模的污泥臭氧原位减量(SOR)系统,通过长期(111 d)运行考察了其对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和阿奇霉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SOR工艺可以实现剩余污泥零排放,化学需氧量和氮的去除性能与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接近,但除磷性能有所下降.SOR工艺出水中目标抗生素浓度与常规A/A/O工艺无明显差别,而污泥中目标抗生素含量明显低于常规A/A/O工艺.质量衡算表明,目标抗生素在A/A/O及SOR工艺中的输入输出均渐趋平衡;SOR工艺进水中91.2%~98.1%的目标抗生素被臭氧降解,而常规A/A/O工艺进水中82.3%~91.2%的目标抗生素随剩余污泥排放.因此,SOR工艺可以同步削减污水处理厂中剩余污泥及抗生素向环境中的排放.  相似文献   
206.
一种新型"Turn-on"荧光探针用于硫化氢可视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H2S)是表征水体污染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地检测十分重要.荧光检测法由于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为荧光团,基于H2S的亲核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检测H2S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与H2S作用后,荧光强度随H2S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颜色由淡黄色变成紫色,因此能够进行可视化检测,可视化检测限为3μmol·L-1.探针的最佳激发/发射波长为320/460 nm,对H2S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很快的响应速度(5 min),在较宽的p H(6~9)范围内,仍然表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荧光检测限为6μmol·L-1.该探针为H2S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7.
洋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Se)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基于洋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海拔高度、土壤、植被类型等采集流域上下游171个代表性表层土壤(0~10 cm),系统地分析了土壤总硒(Se)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洋河流域土壤总Se含量(以干重(dw)计,下同)在0.02~3.24mg·kg-1之间,几何平均值为0.30 mg·kg-1,高于北京平原(0.20 mg·kg-1)、河北平原(0.19 mg·kg-1)和全国平均值(0.29mg·kg-1).洋河流域少Se(0.13~0.18 mg·kg-1)土壤主要分布在怀安县、宣化县以及怀来县,多数地区土壤处于足Se水平(0.18~0.45 mg·kg-1),除此之外,在万全县、兴和县、天镇县及阳高县分布有富Se(0.45~2.0 mg·kg-1)土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Se含量有所差异,Se平均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林地城镇工矿用地草地农业用地,其中农业用地平均含量为0.28 mg·kg-1.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对洋河流域Se含量影响较小.黏粒含量与洋河流域表层土壤中Se相关性最好.Se含量随海拔增高显著增加,随p H增加显著减小.TOC、Fe和Al含量也是影响土壤Se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8.
我国的资源税费制度我国从1984年10月1日起开征资源税。征收资源税的初衷在于:促进国有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有效配置,调节资源自然条件形成的资源级差收入,平衡企业利润水平,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当时的开征范围仅限于原油、天然气和煤炭3种,采取从价超率累进的方式计征。  相似文献   
209.
生态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程的概念提出已经有40余年,在其发展过程中,研究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在近脾的发展趋势中,模型研究以及生态工程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面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跨尺度的研究已经开始,本文对这些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生态工程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认为生态学理论与传统技术的结台,以及哲学观念的转变将使生态工程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210.
江苏省森林受酸沉降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的森林受到了酸沉降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森林生产力下降,造成木材直接损失每年可达2840万元人民币,因生态效益下降造成的间接损失达2.6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