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中国穿山甲的食性与觅食行为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观察及粪便和胃内容物分析,对中国穿山甲的食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的觅食行为可分为6个类别,即行走、搜寻、行走/搜寻、挖掘、取食、暂停;取食地点主要发生在杂草、乔木、灌木的基部,落叶层下,倒木/枯枝、死树桩附近及白蚁巢内;以蚁类为食,且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和偏爱,被拒食的蚂蚁和白蚁种数分别占83.87%(26/31)和53.85%(7/13),最喜爱的蚁类是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双齿多刺蚁(Polyrhachisdives);食谱由11种蚁类构成,占大雾岭保护区蚁类组成25%,其中蚂蚁5属5种,白蚁4属6种,夏季食谱主要由蚂蚁构成,冬季食谱主要由白蚁构成,台湾乳白蚁、黄翅大白蚁很可能是穿山甲食谱中的关键食物.表6参25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气温观测资料,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的气温变化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变化幅度有显著的纬度效应:纬度越高,方差值越大,说明气温变化的幅度也越大。在季节上,气温变化幅度差异显著,普遍是冬季大,夏季小。气温变化幅度的纬度效应在区域分布上,冬季的纬度效应出现在35°N以北,35°N以南不存在纬度效应;夏季的纬度效应表现在34°N以南,34°N以北没有明显的纬度效应。30°N~35°N之间的地带是冬夏季节差异最小的地带,从这一地带开始,不管往南还是往北,气温变化的季节差异都趋于增大。这种格局与我国升温的区域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我国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是持续升高的。最后对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别进行了机制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颖  王启基  王刚 《生态环境》2006,15(2):362-366
针对我国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3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松耙单播、翻耕单播和1个自然恢复处理)对土壤碳含量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如下:原生植被封育处理每平方米土壤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7.47kg和0.647kg,而重度退化地碳、氮含量分别为3.67和0.448kg·m-2,可以推算,由于土地退化而造成的土壤(0~20cm层)碳氮丢失量分别为3.80kg·m-2和0.199kg·m-2,即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导致0~20cm土壤层中50.87%的有机碳和30.75%的氮流失,可以看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后流失的碳比氮多;混播处理、松耙单播处理、翻耕单播处理和自然恢复处理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有机碳的70.5%,69.0%,49.0%和80%,单位面积氮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全氮的86.9%,88.7%,71.1%和91.7%。但是,与重度退化地相比,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部分恢复系统的碳氮含量,因此,将重度退化地进行自然恢复或松耙混播重建多年生植被可以作为系统固定碳(碳汇)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3月~ 6月对无锡鼋头渚的鹭鸟繁殖期的种群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栖息地共有鹭巢 3 64 0 0个 ,巢密度为 0 5 2个 /m2 ,平均每棵树有巢 3 3 6个 ;较早迁来的夜鹭首先占据了远离村庄及公路的相对较好的位置 ;鹭类筑巢对高大的马尾松利用率较高 ,且个体较大的鹭鸟多占据树的中上部 ,个体较小的鹭鸟则主要栖息于下部 ;夜鹭和牛背鹭平均窝卵数为 3个 /巢 ,白鹭和池鹭为 5个 /巢。  相似文献   
15.
污水的土地处理是不同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新型且高效的处理方法,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作用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1],该实验模拟了土地处理系统,研究了在固定化微生物的吸附分解作用下、在投加海绵铁填料和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分别是5 cm/d、8 cm/d、12 cm/d)情况下,折板波形流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基于资源福利指数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伟  赵俊权  杜国祯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902-1915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将资源可持续利用置于 "自然-经济-社会" 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中进行研究,以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视角,结合人类发展指数(HDI)和生态足迹指数(EFI),提出资源福利指数(RWI),即单位资源投入所产出的福利水平,目的是全面反映在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反馈给社会的综合效率水平。论文以包括G20 国在内的24 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1996-2008 年间各国的HDI、EFI 和RWI的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来评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24 个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良性发展:RWI增长率>0,社会福利提高,资源消耗减少;第二类,次良性正向发展:RWI增长率>0,社会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都增长,但前者增长的速度高于后者;第三类,次恶性正向发展:RWI增长率<0,社会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都增加,但前者增长的速度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刘衍  孟令洋  余秋瑢  周民 《环境工程》2014,32(3):109-112
以山东省邹城市的北宿煤矿和鲍店煤矿周围表层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矿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r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煤矿区重金属Cr的含量虽然不同,但是同一煤矿区重金属Cr的含量随着采样点距煤矿区距离的变化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重金属Cr的含量随着采样点距离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司万童  吕玥  杨峰  韦雪  张迎梅 《环境工程》2010,28(6):100-103
黄河上游白银段,污水灌溉导致了春小麦的抗逆性下降。研究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受污黄灌水的春小麦,对提高春小麦抗逆性的作用。结果显示:人工湿地能够高效降低重金属在灌溉水中的含量,从而显著的(P<0.05)提高了春小麦的抗逆性,减轻了氧化损伤。因此,人工湿地可用于灌溉水的前处理中,以达提高灌溉水质量,从而减轻污灌水对春小麦的危害,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和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0.
鸟类作为生命系统的一个重要类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植被群落多样,为鸟类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为了解栖息于该地的夏季繁殖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4—2019年6—7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甘肃省天祝县夏玛地区鸟类进行观测。共记录到鸟类77种,隶属于8目26科。其中,留鸟48种,夏候鸟2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的易危(VU)等级1种。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在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均以林地生境(59种,3.940 58,0.694 69)为最高,高山裸岩生境(9种,2.598 06,0.458 02)最低。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天祝地区不同生境不同海拔观测到的鸟种数和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鸟种数显著下降(P0.001)。由于人类活动对该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鸟类栖息地质量和面积受到不利影响,鸟类观测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