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41.
基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现有应用规划,预测3种不同的GDP增长情景,即减速发展,基准情景和高速发展情景下,若能实现我国现有关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规划目标,2020年发电行业的CO2排放量将达到35.32,39.15,43.20亿t.同时基于中国2020年碳强度减排承诺,计算得国家2020年CO2排放目标在不同发展情景下将达到97.30~127.96亿t不等.结合上述结果讨论,发电行业规划目标相符要求2020年的CO2排放比例为33.27%~36.82%.结果表明,若能实现我国现有关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规划目标,则对应于不同的GDP增长速度,发电行业总碳排放量能够完成国家承诺碳强度减排的分解目标.  相似文献   
242.
论文从中国GDP的构成入手,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CO2排放量增长的经济拉动因素,分析不同的经济因素对中国CO2排放量增长的拉动贡献。得出以下几个结论:①居民消费和投资是拉动中国CO2排放量持续增长的两大助推器,且鉴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态势,预计未来由居民消费和投资拉动的CO2排放量比重会呈缓慢上升趋势;②消费中各产品部门的CO2排放量较为分散,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为代表的其他行业及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等比例相对较重;③政府消费拉动的CO2排放量份额较小,且其贡献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④进出口对CO2排放量有相反的效应,且在未来,中国可能出现进出口拉动的净CO2排放量逐渐增加的态势。  相似文献   
243.
为评价东江干流(惠州段)鱼类多样性,并监测其水质变化状况,根据该河段鱼类的调查资料及历史数据,编制了鱼类名录,并计算了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G-F多样性测度指数.结果显示,东江干流(惠州段)共记录近30多年来鱼类11目,29科,77属,94种,鲤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从物种水平看,研究的4个时间段鱼类物种多样性由大到小排序为 、 、 和 ;从科属水平看,鱼类物种多样性由1981~1983向2005~2007减小,再向2007~2010增加,最后向2011~2012减小.其中,1981~1983的多样性最高,2011~2012的多样性最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与G-F多样性测度指数均适宜于东江干流(惠州段)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244.
深圳大气中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对深圳四季5种芳香烃和异戊二烯所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量分季节计算并比较得出:四季中除春季外,其余三季产率法计算得到的SOA量均高于生成系数法计算的结果,四季所生成SOA的平均值分别为(2.48±2.02)μg/m3和(2.10±1.21)μg/m3. 2种方法计算结果均为夏季SOA的生成量最大,秋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小.生成系数法计算得出人为源和天然源的贡献分别为96%和4%,而产率法得到两种源的贡献分别为86%和14%.将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计算得到的夏季SOA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值均低于实测值,分别占实测值的21%和31%.最后计算芳香烃和异戊二烯的自由基反应速率得出,与OH自由基反应是其生成SOA最主要的途径,比例为75%,与NO3自由基和O3的反应比例分别为22%和3%.在生成SOA速度上,苯乙烯的速度最快,苯的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245.
深圳大运会前后大气含碳气溶胶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8月12~24日,深圳市成功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保证空气质量,两个观测点的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12.99±3.73)μg/m3和(25.24±5.20)μg/m3.然而,8月24日(含)大运会结束、主要污染控制措施取消之后,PM2.5的质量浓度呈现台阶式突增,测得观测点所处位置PM2.5分别为(48.01±8.73)μg/m3和(54.05±6.53)μg/m3.为探讨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变化的原因,对大运会结束前后深圳市大气含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元素碳示踪法对大运会结束前后的一次和二次含碳气溶胶污染水平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大运会结束后的2个观测点的一次有机碳估算浓度较大运会期间增长了55%和22%,二次有机碳分别增长了442%和169%.结合气象因素及后向轨迹聚类模型的分析结果,认为在大运会结束后的大气颗粒物浓度阶梯状增加的原因除本地污染累积外,污染气团远距离传输以及气象条件都对阶梯型污染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46.
采用表面冷凝法收集深圳市6个不同区域的空气冷凝水样品,研究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对周边环境空气冷凝水化学组分的影响程度,并测量分析在不同时段,由于工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空气冷凝水中重金属及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区样品的Cu浓度最高可达261.9μg/L,其Pb浓度为居民区的7倍。工业生产、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冷凝水的化学组分,施工的建筑粉尘导致居民区区域样品中Ca2+浓度(3.49 mg/L)比道路周边(1.98 mg/L)高76.3%。工业环境对空气冷凝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在交通高峰期17:00—21:00各指标明显上升,非高峰期时段冷凝水中SO2-4、NH+4及NO-3的浓度分别为1.82,3.10,0.73 mg/L,而交通高峰期为3.67,6.12,2.27 mg/L。  相似文献   
247.
编者按:人类经济活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因为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显著的阻碍作用.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无法真实地评价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积累.该体系还助长了一些地区为追求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并从根本上动摇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为克服上述传统GDP核算体系的缺陷,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挑战,利用全新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替代传统GDP核算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共识.本文将在回顾绿色GDP理论、方法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绿色GDP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以期为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8.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氨氮去除机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稳定运行的快渗池采样监测和利用室内人工土柱法研究了渗滤系统中氨氮、硝氮的分布和转化,探讨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氮的去除机理.结果显示,在布水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主要发生吸附反应,吸附态氨氮主要集中在0~50cm砂层;在落干期,吸附态氨氮发生硝化反应,在下一次布水时硝氮随水流排出;系统的反硝化能力较弱,总氮的去除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249.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定量探讨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为例,对坡面44个样地的土壤水分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定点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时间动态:对于农地、撂荒地、灌木林地、林地和荒草地等5种土地利用类型,其土壤水分在2002年的生长季节内都表现为下降型;其中农地具有较高的土壤水分,撂荒地居中,林地、灌林地和荒草地较低。②层次格局:在湿润时段(4月24日到6月23日),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都表现为下降型,而在干旱时段(7月12日到8月9日)都为增长型;但在中等湿润时段(8月23日到9月18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格局不同。③在湿润和中等湿润时段,土地利用是影响土壤水分(表层除外)变异的主要因素。对于相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来说,坡向只在湿润或中等湿润时段对部分层次的土壤水分有明显的影响;坡位、相对高程、坡度及坡面曲率等4个环境因子的影响都不显著。干旱时段土壤水分的变异格局主要受土壤性质的影响。本项研究还发现,6~7月份的极度干旱严重地影响到本地植物的生长。建议:①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镶嵌格局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基础;②间作、灌溉以及覆盖等措施都可用以促进本区的植被恢复和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50.
深圳市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深圳市的深圳河、布吉河、龙岗河和茅洲河等4条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富集状况,并对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996-2003年,深圳河、布吉河、龙岗河和茅洲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都有上升的趋势;布吉河和龙岗河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特别是Cu、Zn和Cr的含量比其他两条河流高出较多,深圳河居中,茅洲河较小;这4条河流都以Cd、Cu、Cr和Zn的富集为主。(2)在研究时段内,这4条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都有上升的趋势;其中深圳河,布吉河和龙岗河的RI在多数年份都达到强或很强的程度,Cd、Hg、Cu为主要贡献元素;4条河流中,茅洲河受重金属污染最小,其RI为轻微或中等,只有Cd和Hg的生态危害系数为中等或强。针对深圳市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机理,建议通过改善区域水文条件、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措施加以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