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渠侧畔密生着以球衣菌为主体的生物膜,污水流过这些河段之后,氰化物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明显下降。了解微生物对河水自净的机制,将对了解河水自净的机理,进而在人为条件下有效地利用这些微生物提高河水自净效率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因为河流自净和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一致,所以研究河流自净对弄清生物处理的机理也有一定作用。本试验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对生物膜净化氰化物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蚕豆(Vicia faba)根尖细胞在一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诱发微核和染色体畸变.鉴此,本文选用~(60)Co γ射线和平阳霉素(Bleomycin A_5)观察它们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效应,以及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并确定两种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以代替中期细胞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3.
寻找敏感的反应环境MFO诱导因子的生物种,可为环境危害物的预报及毒理学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数.作为初步尝试,我们观测了本地生态系的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在  相似文献   
104.
一、 前言 氮氧化物发光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NO+03—→NO_2~*+O_2 NO_2~*—→NO_2+hv 当O_3与NO相遇时,把NO氧化为激发态NO_2~*分子,NO_2~*随即释放出能量,回到基态NO_2,能量以光子(hv)形式放出。 由于NO_2与O_3在常压下没有化学发光反应,所以不能直接测量NO_2,但是在大气中氮氧化物(NO_x)包括NO和NO_2,而且  相似文献   
105.
目前在氰化物的测定方法中,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国内大多数采用酒石酸—Zn(NO_3)_2或Zn(Ac)_2预处理蒸馏法,也有采用磷酸—EDTA预处理蒸馏法,以去除高沸点干扰物,这种方法国内外都用来测定“总氰化物”,由于预处理方法不同,测定结果所代表的组分就不同,所以必须明确选定统一的预处理方法,我们对几种络合氰化物用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络合物分解率的比较实验。 一、酒石酸—Zn(Ac)_2预处理蒸馏法  相似文献   
106.
反渗透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膜的分离新技术,它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正在发挥其作用。反渗透膜是一张半透膜,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使溶剂(例如水)透过而溶质截留下来。一般地说,截留的物质大小,大体在  相似文献   
107.
六、脱氢酶活性测定法评价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利用脱氨酶测定微生物活性的方法最初是 Lenbaro 等人在测定土壤和天然水体底泥的生物活性与自净能力的关系时提出的,后来应用于评价活性污泥的活性。苏联文献报道,利用大肠杆菌脱氢酶法评价化学污染物质的生物毒性的研究也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并提出了评价多种有机化学污染毒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脱氢酶活性的共同作用问题。该实验结果证明,多种有毒物质的共同毒性作用与污染毒物的性质和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可反  相似文献   
108.
李葆珊 《环境科学》1986,(5):77-82,76
随着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和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噪声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噪声污染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最大和最严重的噪声污染即工业和交通噪声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取得低噪声所支付的环境保护费用,从而回答如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大噪声治理的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兴起 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缺少环境意识和知识,把自然作为商品利用,一味索取高额利润,把环境作为产品生产中的免费的废弃物堆放场,产品成本不必为此付出代价,从而造成环境危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0.
试验和调研的内容 1.大气降尘的来源 从降尘的化学组成看,北京城市地区年平均的大气降尘量,69.7%源于土壤,26.99%源于锅炉烟尘,1.3%源于建筑尘(白灰、水泥),剩余2.1%为其他源。其次,由于地面颗粒的再悬浮的反复循环,使烟囱直接排放的烟尘量约占总降尘量的15.9%。 2.不同高度降尘量和粒径分布的对比 降尘的采集量因各地区气候条件,植被情况不同,在不同高度上波动很大。我们在北京城市设置了十一个测点,进行了一年的对比,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