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生态农业模式的环境经济学分析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生态农业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适当的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促进其发展。通过案例(四川省大足县稻田养鱼生态模式)分析研究,作者试图建立一种以环境经济学分析为工具,寻求适当的生态农业发展环境经济促进政策的理论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22.
油田开发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风险评价(ERA)的主要症结在于恰当处理环境中偶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本文旨在对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作出尝试性的探讨。提出了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的概念,探讨了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的程序、方法,并以盘锦油田为例,对开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作了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探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可能给水库带来的非点源污染,本研究测定了入库河流潮河下游周边土壤中12种类二恶英多氯联苯(DL-PCBs)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ΣDL-PCBs的总含量水平为0.0039~0.0365 ng·g-1,其中PCB-118,115,77为12种DL-PCBs的主要成分,PCB-81,114,157均低于检出限。草地、林地和果园中ΣDL-PCBs的含量高于玉米地,表明研究区的DL-PCBs主要受大气沉降和河流沉积物的影响,受当地人类活动影响不大。与其他研究相比,采样区域的PCBs含量总体处于偏低水平,毒性当量处于中等水平。而毒性当量因子(TEF)较高的PCB-126与PCB-169,可能会对人类和生物产生危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4.
污染谷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加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查燕  杨居荣  刘虹  何孟常 《环境科学》2000,21(3):52-52-55
对污染水稻、小麦和玉米籽实中 Cd、Pb、Cu的分布及加工过程的去除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Cd、Pb、Cu在水稻、小麦和玉米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浓度分布不均 ,胚中浓度显著高于胚乳 ,且皮层和颖壳中浓度也较高 .但从单位重量籽实中的 Cd、Pb、Cu总量分布看 ,胚乳中占据绝对优势 .稻、麦籽实中 3种元素的浓度随样品加工浓度的升级去除率增加 ,水稻中 Cd、Pb、Cu的去除率可达 24.10 %、56.93%和 41.00% ,小麦分别为 61.66%、81.27%、78.37% .  相似文献   
125.
放射性核素以水为载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时,吸附和解吸作用不容忽视吸附和解吸是一非平衡过程.非平衡状态下吸附和解吸达到平衡的快慢程度可以用平衡速率参数a来表征本文首次定量分析了非平衡吸附对核素迁移的影响,提出基于室内分配系数实验求取a值的方法,并将室内实验得出的a值同原位核素迁移试验拟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求出的a值可作为非平衡吸附核素迁移数学模型的主要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26.
铀尾矿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来越多的铀矿冶场面临退役的情况下,有关铀废石、尾矿的环境影响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铀矿冶场退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前人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7.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8.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超声波强化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通过设置超声波的膜生物反应器与对照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对水源水生物净化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通过一定强度的超声波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活性得到增强,反应器有机负荷增加,有机物净化效率提高.通过设置超声波的反应器及其对照的TTC脱氢酶生物活性、进出水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对比试验进一步证明了超声波处理促进了生物活性.通过不同功率的超声波处理表明,功率为10W的超声波促进生物作用的效果最为明显.经超声波处理后效果能保持24h,可设置超声波处理的时间间隔为24h.本文还分析了超声波促进生物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9.
微生物法治理油污土壤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其原理是微生物利用油烃作为碳源合成自身物质 ,进行生长繁殖 ,从而使油烃的含量得到减少。而与此同时 ,微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油污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污染土壤中分离提纯的单一菌种的降解效能的研究。本文对土著油污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的数量和种类变化进行了实验分析 ,并对油烃的化学组成作了初步探讨。分离出 4株对石油具有耐受性和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结果表明 ,在 4株微生物数量都增加的时候 ,石油烃的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30.
污染水体中河蚬的生物毒性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蚬作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典型底栖生物,由于其活动性低、滤食性等特征被广泛用作指示生物研究多种水体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但迄今为止,尚没有系统论述污染水体中河蚬生物毒性响应的研究进展。为此,本文从污染物种类、测试指标、试验参数等角度探讨了过去30多年间河蚬在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及生物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过程及主要成果。以往研究主要以河蚬生物体内累积、形态学及行为学观察、生化指标、代谢组学、基因完整性等指标表征污染水体的生物毒性效应,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逐步由多指标全面表征代替单一指标测试。此外,现有研究多偏重于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氨、新型污染物及纳米材料的河蚬生物毒性效应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河蚬在自然水体污染状况评估、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水体毒性预测等方面具有较高适用性,但河蚬在沉积物毒性鉴定评估(TIE,Toxicity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中的应用研究依然较为缺乏,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