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我国水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宪法、水法)中“水流”/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规定,国家将承担水管理与保护职责。目前,政府机构的水管理职责被分配在几个国务院部委内,形成了“九龙管水”局面,多部门多重管理造成部门间的职能交叉与重叠,各部门的政策效力在分歧与冲突中相互削弱,是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水管理的复杂性与水资源的多重价值与稀缺性,水管理不可能完全实现由唯一部门负责进行全权管理,而必须实现多部门的协作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此,必须强化水环境的统一协调管理,加强流域管理、规划职能,剥离水环境管理权与监督权,确定相关水环境管理部门的合作义务。  相似文献   
72.
面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少,水资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以及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渐趋发展的形势下,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突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合理框架,更多地使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市场模式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3.
焦作矿区煤矸石山周围土壤和玉米作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焦作演马矿区为例,研究煤矸石长期堆放对周围土壤和玉米作物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在矸石堆周围呈放射状布设3条采样线,用HCl-HNO3-HF—HClO4全分解法和HNO3-HClO4湿法消解土壤和玉米样品,检测土壤和玉米(叶、茎和籽)中主要有害重金属元素(Pb、Cu、Cr、Zn)。研究表明:土壤和玉米中Pb和Zn含量超标,且距离矸石堆由近及远土壤和玉米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重金属在玉米作物不同部位的富集能力表现为叶中最高,茎次之,籽最低。  相似文献   
74.
3H和99Tc在黄土中的迁移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H和99Tc是低中放废物处置中2个重要的核素,在处置场的安全评价中十分重要.由于介质对3H和99Tc的吸附较弱,常忽略其滞留性,并用3H标定地下水的流速.野外实验表明:在包气带中,黄土对99Tc的吸附大于3H;在含水层中,黄土对3H迁移的影响大于99Tc.本文根据实验数据,采用非平衡吸附模式NESOR程序分别模拟了3H和99Tc在黄土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迁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99Tc在黄土包气带中的分配系数范围为0.05~0.055mL/g;3H在黄土含水层中分配系数为0.116mL/g,该参数是黄土对3H和99Tc综合影响的结果,其滞留机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75.
包气带水气二相流CO2运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柱实验装置模拟CO2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研究湿润峰处水、气二相间污染物转化实验土柱长1m,过饱和CO2溶液浓度为748mg/L.分析表明水相运移受对流、弥散、反应及水-气质量传输机制控制,气相运移受对流、扩散和水-气质量传输机制控制.对土柱中水气二相动态条件下的取样方法进行了探索,确定了CO2在渗透湿润峰水-气二相间分配系数为0.00061,表明水相向气相有一定传输,但不显著.可进一步为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及固体废物填埋处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定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ISO14000标准中重大环境因素的判别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符合、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实施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而判别重大环境因素则是这一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探讨了判别重大环境因素的原则和标准,总结和介绍了多标准综合评价法、等标污染负荷-排污频率法等重大环境因素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77.
采煤塌陷地的生态复垦──以唐山开滦煤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对唐山市开滦煤矿古冶区塌陷地的生态复垦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复垦规划的制定、适宜于不同塌陷类型土地复垦的典型模式,提出了从生态合理及生态经济可行双向选优和完善复垦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8.
本文在“良性发展论 :可持续发展超越与丰富”一文基础上 ,对良性发展的五大战略目标的指代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并对其一一作了图解分析。  相似文献   
79.
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的整体、平衡和协调、竞争共生、循环再生等原理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了生态学理论依据。我国治水思路的发晨过程人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适应过程。本文阐明了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生态学内涵,提出承资源和水环境承栽能力研究是可持续发展水利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基于 生态学理论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出可行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水利实施的生态学措施。  相似文献   
80.
两种土壤质量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土地利用和管理在时空尺度上影响着土壤质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了解土壤的变化非常重要,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方法本身的差异和优缺点。选取卧龙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研究森林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及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了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法(QI)与土壤退化指数法(DI)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结果皆揭示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值。依次为灌丛→自然林,次生林→撂荒地→人工林→坡耕地,坡耕地土壤质量值较低。为更好的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了QI的相对指数值(QI'),结果显示QI'和DI有着非常好的线性相关,退化指数法的方法简单,比较易用.而综合质量指数法有着较好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