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不同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回用途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的回用途径适应性,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了4座不同处理工艺的再生水厂出水质量,为再生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安全回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用于市政杂用水时基本是安全的;除反渗透(RO)工艺外,其他工艺出水回用于景观环境用水时都存在氮磷指标超标问题;膜处理工艺的出水可以满足工业用水标准,但是常规絮凝过滤工艺出水用作工业用水应注意氮磷等指标的进一步处理;各种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质量均不能满足地下水回灌用水标准,主要是氨氮和环境激素DBP超标问题,用作地下水回灌用水时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42.
剩余污泥中木质纤维素能源转化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剩余污泥中存在相当数量难以生物降解的木质纤维素。它们不仅妨碍污泥减量,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其中所含能量的流失。因此,需要研发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其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首先能够实现能源化,继而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从木质纤维素的3种基本单元———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入手,详细描述各种基本单元的结构异、同之处以及它们组成相互联接异常稳固的聚合物构造。继而从微生物学角度审视3种基本结构单元以及所形成的聚合物之微生物降解可行性与原理,从而判断出木质纤维素实现厌氧微生物转化能源的瓶颈所在。最后,在综述纯植物木质纤维素微生物转化能源原理与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剩余污泥中木质纤维素能源转化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43.
饮用水氨氮的去除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饮用水中氨氮的去除机理,对国内外目前常见的氨氮去除工艺进行了讨论和评价,并对未来的氨氮去除工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4.
研究了pH对生物滤池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影响,以及不同pH下的物质转化情况和去除机制。结果表明,不同pH下,生物滤池对H2S和NH3的去除率是不同的。在强酸性(pH为2左右)和中性(pH为7左右)条件下,H2S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这分别归于嗜酸性硫细菌和非嗜酸性硫细菌的生物降解作用。低pH下,NH3的去除归于化学中和作用;中性(pH为7左右)条件下,NH3有较高的去除率,主要依靠生物硝化作用。通过考察pH对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生物滤池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pH控制条件和去除机制,为恶臭气体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5.
景观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北京稻香湖园林水系进行生态修复实验。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和理化指标的分析,探讨浮游植物对生态修复的响应和修复效果。结果显示,生态修复实验实施后,TN、TP、COD和BOD5分别下降62.55%、66.42%、48.53%和40.95%,富营养程度明显降低;浮游植物密度和Chl-a含量分别下降86.1%和77.4%;Shan-non-Weaver物种多样性指数值从生态修复前低于2上升到2.74,且优势种群发生演替。相关分析表明:TP、PO4-P、pH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N、NH4-N、NO2-N、COD和DO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hl-a含量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城市富营养景观水系的生态修复措施表现出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6.
不同地表雨水径流冲刷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市某城区典型地表(校园、自行车道、商业街和高架桥)的雨水径流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表雨水径流的冲刷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表初期冲刷现象都比较明显,控制不同地表20%的初期雨水可以削减污染物总量的40%~60%,高架桥初期雨水径流中COD、SS和TP浓度最高,校园初期雨水径流中TN浓度最高。不同地表雨水径流的水质优劣顺序为:校园>商业街>自行车道>高架桥。校园和自行车道在整个降雨过程中D50和D90粒径大小相近,分别为30μm和50μm左右,且变化幅度都较小。高架桥和商业街在雨水径流初期D50和D90粒径有明显减小,但后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其粒径明显大于校园和自行车道。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城市不同地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场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北京红领巾湖的富营养化状态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领巾湖位于北京朝阳门外,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在调节湖区小气候、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提供居民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2008年3~10月的浮游藻类和理化指标监测结果显示,该湖为重富营养型水体,浮游藻类平均细胞密度为24.73×106个/L,叶绿素a平均质量浓度为84.67μg/L;优势种群是微囊藻(Microcystis...  相似文献   
148.
本文分析了三个主要因素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它们是室内设计参数、制冷机组选型和水风系统设计.结果表明,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与优化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能耗,而且可以减小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49.
为阐明不同水平、不同形态的氮添加对土壤总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的影响及微生物机制,本研究以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多形态(硝态氮(NaNO_3)、铵态氮((NH_4)_2SO_4)和混合态氮(NH_4NO_3))多水平(50 kg N·ha~(-1)·a~(-1)和150 kg N·ha~(-1)·a~(-1))的增氮控制实验.在施氮后的第7—9年,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土壤呼吸组分和磷脂脂肪酸方法研究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群落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而土壤pH平均降低0.85个单位.在施氮后的第7—9年,氮添加将会减弱土壤呼吸活动,高水平的氮添加效应强于低水平氮添加;就形态来说,(NH_4)_2SO_4起到促进效应,而NH_4NO_3则逐渐由促进效应转变成抑制效应,例如在2019年(施肥后第9年),高水平的(NH_4)_2SO_4施加分别提高土壤总呼吸和微生物呼吸的34.06%和37.95%,而高水平NH_4NO_3添加则分别抑制了土壤总呼吸和微生物呼吸的27.62%和31.70%.而高水平的(NH_4)_2SO_4添加对根系呼吸有促进作用,而高水平的NH_4NO_3则有抑制效应.微生物呼吸和细菌、真菌显著正相关,和真菌/细菌比值也呈正相关.总之,土壤呼吸各组分对氮添加的响应受氮素形态和水平的控制,特定森林土壤碳排放量对土壤氮基质响应具有多阶段性,微生物呼吸的降低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的降低,这有可能会进而促进土壤碳的积累,达到氮促碳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0.
生物滴滤-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处理汽车喷漆废气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中试规模的生物滴滤-生物过滤组合工艺设备处理某汽车厂喷漆车间废气,研究了组合式反应器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和2处理单元对污染组分的去除能力及微生物特性.该汽车厂喷漆车间废气中的主要组分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醇、丙酮和甲基丙基甲酮.组合式反应器对废气中的污染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不同的污染组分在不同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