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聚乙烯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对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进行评价的客观过程。文章以我国东北某大型石化企业为案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聚乙烯生产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协调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污染物产生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量化估算。评价结果表明:生产1t聚乙烯能源消耗为32.3×106kJ,环境影响负荷为701.9标准人当量。其中,轻烃、石脑油裂解及裂解气分离工序是释放污染物的最主要工序,光化学烟雾是最大的环境潜在影响,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聚乙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负荷。  相似文献   
112.
李辉  王毅力  孙文童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2912-2920
针对聚合硫酸铁(PFS)混凝-沉淀去除腐殖酸(HA)水样的过程,通过测定典型操作因素(PFS投加量、原水pH和搅拌方式)下微絮体的zeta电位、上清液的浊度、UV254、pH值及电导率和絮体沉降体积变化,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水pH=6.00时,PFS混凝HA的主要机制为电中和作用,搅拌方式对PFS的最佳投加范围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单一搅拌方式下HA的去除效果更好;在原水pH=8.00时,吸附络合-卷扫絮凝成为主要的混凝机制,复合搅拌方式下PFS的最佳投加量范围大于单一搅拌方式,且前者的HA去除效果更好.整体而言,几种混凝条件下PFS最佳投药量对应的微絮体zeta电位均在-12.00mV左右;原水pH=6.00时PFS混凝-沉淀去除HA的效果比原水pH=8.00时的好,且前者形成的PFS-HA沉淀絮体体积较小,但单一搅拌方式下絮体结构的重组过程并不是影响絮体体积的主要因素.复合搅拌方式中开始阶段的高强度搅拌有助于PFS组分在HA水样中的分散而有利于其电中和作用的发挥,但对PFS的水解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3.
野鸭湖湿地土壤总磷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典型北方湿地———北京野鸭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在其核心区不同采样点进行为期一年的季节性采样。分析了土壤总磷的时空分布规律,并讨论了pH、氧化还原电位(Eh)、含水率(W%)、有机质(OM)、粒径分布、粘土矿物组成这些土壤理化性质对总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份土壤TP的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表层土壤总磷含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11月>3月>5月>9月,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该特征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密切相关。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和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总磷含量的主要因素,其与土壤总磷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粉粒(R=0.587,α=0.01)、砂粒(R=-0.580,α=0.05)、有机质(R=0.624,α=0.01)。  相似文献   
114.
工业共生是循环经济思想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针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共生模式的理论探讨也越来越多;然而,从实践角度,对各种共生模式在现实中的应用潜力及其现状问题的分析还没有深入展开。文章以燃煤电厂为例,通过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对火电行业及其脱硫产品、热电联产2类共生模式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全国火电脱硫机组的比例约为80%,然而仅有约50%左右的二氧化硫被去除,其中占脱硫产品90%的脱硫石膏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各个环节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热机组仅占全国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8.2%,由于其利用形式多样,发展空间很大;通过梳理2类共生模式相关的政策体系,初步分析了目前可能影响工业共生发展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5.
杨航  李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Z2):189-193,223
以双电层作为基本结构的表面络合模式,由于对其构造的不同假设可以导出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研究表明表面络合模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较准确的模拟离子在天然体系中的吸附作用。目前表面络合模式在氧化物和土壤矿物体系的研究日趋成熟,对天然体系中的表面络合模式应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实际应用中,广义复合与组分添加的方法为表面络合模式对天然体系的模拟提供可行依据,但天然体系的复杂性和表面反应的多样性将会影响模式的效果,需要对天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对模式进行优化和扩展,以更好的揭示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尼罗红荧光探针对微藻中油脂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尼罗红为荧光探针,对小球藻油脂含量的定量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测定中,使用48孔酶标仪作为荧光检测器.研究显示,当荧光激发光波长为485 nm,发射光波长为580 nm时,适用于测定微藻中的中性油脂含量.当二甲基亚砜终浓度为20%,尼罗红终浓度为0.5μg.mL-1,藻液与尼罗红置于40℃暗处反应5 min后,能够获得最大的相对荧光测定值.当藻液光密度OD680在0.61至1.73时,藻液油脂含量与尼罗红荧光测定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836,可以通过尼罗红荧光值的测定推算油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7.
施肥及秸秆还田处理下玉米季温室气体的排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在玉米整个生长季,运用静态箱法针对正常施肥及正常施肥结合秸秆还田处理进行了为期3年N2O排放通量的连续观测,并开展了1季CO2和CH4交换通量的研究.在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施肥阶段N2O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83%—96%,表明现有化肥的使用明显导致了农田N2O排放增加.与控制地相比,施肥和耕种可导致玉米田CO2排放明显增加,且正常施肥及秸秆还田样地CO2排放主要集中在苗期至吐丝期.控制地、正常施肥样地及施肥结合秸秆还田样地CH4的累积排放量均为负值,说明旱地土壤是CH4的一个汇.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玉米季N2O和CO2的排放量,但对CH4的吸收有所抑制.正常施肥样地和秸秆还田样地全球净增温潜势分别为-1392.8 kg C.hm-2和-179.2 kg C.hm-2,表明华北农田在现有耕作方式下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一种重要汇.  相似文献   
118.
于春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对北京市3类典型道路(开阔型、十字路口型、峡谷型)空气中CO污染进行了现场监测,对CO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路口CO平均浓度最高,为2.81mg/m3,CO日变化幅度较小,在中午上下班时间出现高峰,峡谷型道路次之,为2.55mg/m3,CO日变化呈单峰型,在中午前出现爬坡,下午有所降低,学院路CO污染最轻,CO平均浓度为2.39mg/m3,CO浓度日变化呈多峰型,早中晚高,其他时段较低;冬季CO污染最严重,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18mg/m3、2.49mg/m3,和2.45mg/m3;风向对CO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背风面的CO浓度明显高于迎风面的CO浓度。  相似文献   
119.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库已经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对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土壤有机碳和C/N的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4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不同,且都随土壤深度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其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灌木林(22.40 kg·m-2)>针阔混交林(12.02 kg·m-2)>毛竹林(10.09kg·m-2)>常绿阔叶林(7.97 kg·m-2).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土壤有机碳主要存储于土壤Ⅰ层,其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分别占总有机碳储量的82.18%、75.37%和68.17%;毛竹林土壤有机碳主要存储于土壤Ⅰ、Ⅱ层,这两层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的79.29%.4种典型林分的土壤C/N比也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与这4种林分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变化吻合,C/N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灌木林(20.08)>毛竹林(9.18)>针阔混交林(8.85)>常绿阔叶林(3.00).  相似文献   
120.
通过研究厌氧消化污泥(ADS)的絮凝调理过程,分析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投药量对ADS的脱水性能与絮体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调理极大地改善了ADS的脱水性能,毛细吸水时间(CST)从原始污泥的(193.6±0.00)s下降到了最佳投药量下的(5.75±0.21)s,离心上清液粘度从原始污泥的(1.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