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探讨了啤酒废水中缺少氮以及进水pH值不同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竞争、增殖、类群变化、底物的利用和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个尺寸相同的SBR反应器,进水pH值分别为7.0、6.0和5.0,P始终充足.当BOD5/TN在100/5与100/2之间时,多数微生物的营养要求被限制,底物的去除率降低,当BOD5/TN大于100/2时,会出现污泥膨胀;在P始终充足的情况下,只有N含量很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3.
以pH作为SBR法硝化过程模糊控制参数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实现SBR法处理啤酒废水硝化时间的在线模糊控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碱度类型和浓度对SBR法硝化过程中pH变化规律的影响,同时考察了DO和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硝化过程中pH的变化可以分为下降型和上升型,下降型有ρ(HCO3^-)适量和不足两种情况,ρ(HCO3^-)适量时,pH在硝化结束时由下降转为上升;ρ(HCO3^-)不足时,pH在硝化结束时下降速率变小;根据pH这些变化特征控制硝化终点;下降型是最普遍的情形,上升型是ρ(HCO3^-)过分充足的情况,在硝化过程和硝化结束之间,pH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不能根据pH的变化来控制硝化时间,若ψ(曝气量)适宜,可以通过DO来判断硝化终点;上升型在实际中很少出现,pH以上变化规律不仅可以判断硝化时间,还可以判断硝化反应过程中ρ(HCO3^-)充足与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BR法硝化时间的模糊控制规则。图7表1参16。  相似文献   
134.
序批式生物膜法同步除磷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淹没序批式生物膜法去除有机物和磷及同步部分脱氮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其适合的载体装填密度为30%,水力停留时间为9h,其中厌氧3h,好氧6h,进水COD负荷从0.27kg/(m^3.d)到1.32kg/(m^3.d)均可使除磷率达90%以上,脱氮率达50%-60%。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脱氮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矸菌属,生物膜具有生物量大(MLVSS达5531.7mg/L),脱落污泥含磷量高(达5.67%),沉降性好(SVI为101.7)的特点,污泥产率为0.1996kg干泥/kgCOD。  相似文献   
135.
实时控制技术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采用固定时间控制策略所暴露出的问题,从污水生物处理反应机理上分析了溶解氮(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值作为污水生物处理实时控制参数的可行性,得出污水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内DO,ORP和pH的变化可以间接反应有机物降解和脱氮除磷过程,因此,在理论上可以应用DO,ORP和pH作为实时控制参数控制污水处理过程,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应用DO,ORP和pH作为实时控制参数控制污水处理过程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此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指出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实时控制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使其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污水处理自动化,参27  相似文献   
136.
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中微生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反硝化除磷体系中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运行状态,本文尝试了对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在稳定运行期的活性污泥采取直接染色的手段,观察聚-β羟基丁酸(PHB)和聚磷酸盐(Poly-P)的沿程变化状况,同时结合活性污泥的电镜扫描图像,考察该系统的微生物菌群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大幅提高,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上升,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下降,粒径为1~1.5μm、呈球状和棒状的菌群构成的葡萄状细胞簇占居优势;在缺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下降,上清液中磷酸盐含量下降,聚磷酸盐含量上升,粒径为0.5~1μm的椭球菌与1.0~1.5μm的球杆菌占优势;在好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较低或接近零,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接近零,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上升,此时粒径1.0~1.5μm的球菌以单个或成对出现,球菌不再饱满,呈现接近消失的状态.相比之下,单纯的脱氮系统则不存在上述微生物特性的变化.图8参12  相似文献   
1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16种稀土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立  陈光  陈玉红 《环境化学》2007,26(4):555-558
采用微波消解和干法灰化两种前处理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了茶叶中的16种稀土元素.外标法绘制校准曲线,分析了国家标准物质茶叶GBW07605和GBW10016,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样品测定的精密度在0.6%-6.3 %,方法检出限为0.04-0.43 μg·kg-1.用加标回收的方法评价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为96.0%-108.0%之间.  相似文献   
138.
强化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运行控制策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啤酒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如何强化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从而提高营养物去除效果、并实现节能的目的.试验中建立了3种运行控制策略:(1)根据缺氧区末端出水硝酸盐的浓度控制内循环回流量;(2)调节厌氧/缺氧/好氧区体积比以减少厌氧区出水剩余COD对缺氧磷吸收的影响;(3)向缺氧区引入旁流并调节旁流比.试验结果表明,当缺氧区末端出水硝酸盐浓度控制在1~3 mg·L-1时,不仅可强化反硝化除磷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内循环所需能耗;厌氧/缺氧/好氧区最佳体积比为1/1/2;旁流的引入可以提高低C/N比条件下TN的去除,最优旁流比为0.32.  相似文献   
139.
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pH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SBR法脱氮在线模糊控制 ,以啤酒废水为研究对象 ,通过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和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试验 ,研究了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物去除过程中pH呈现大幅上升的现象 ;有机物去除结束时pH停止上升 ,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pH不断下降直至反应结束 ,然后pH突然快速上升或维持不变。在反硝化过程中 ,pH不断上升直至反硝化结束出现转折点 ,然后持续下降 ,指示反硝化已经结束。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pH特征点的重现性 ,可以作为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的模糊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40.
马俊  张永祥  付冰 《环境科技》2005,18(Z1):24-26
通过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HRT、DO、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温度等条件下,A2/O工艺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当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6 h、DO为4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30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A2/O工艺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同时,也对如何控制运行中发生的丝状菌型污泥膨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通过投加次氯酸钠和补充新鲜污泥的方法成功地控制了一次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