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中国环境监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监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服务于全国各级环保局和排污企业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网络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并为各级环境监理部门实现是工作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一个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12.
高效酶促进剂Accell应用于SBR处理畜禽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在工艺基础上提升畜禽废水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畜禽废水治理工艺的生化段SBR反应器进水中投加高效酶促进剂Accell。两套相同装置平行运行的效果对比表明:投加Accell可使得COD的去除在SBR反应器基础上再减少40%以上,对NH_3-N的去除可进一步再减少25%以上。此外,投加高效酶促进剂Accell可促进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增加溶氧效率,强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3.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估算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地震造成的社会环境物理破坏损失以及这种物理破坏导致的经济领域损失的分析,研究了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给出了地震人员死亡率和直接经济损失率的相关统计关系;并根据两种不同的经济分析模型,提出了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经济计量模式和投入产出方法。  相似文献   
114.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回顾了我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发展与现状,介绍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探讨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5.
北京夏季典型环境污染过程个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北京ρ(PM10)日均值和华北地区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北京夏季ρ(PM10)的变化过程与环境背景场组合系统明显相关,其典型的背景场演变过程为:①在ρ(PM10)上升阶段,副热带高压西伸较强,持续数天控制华北地区,具有均压和弱气压场的特征.在其控制下,受地形和周边边界层背景的影响,偏南气流将北京南部的污染物向北京输送和汇聚,ρ(PM10)呈逐日汇聚增长趋势.②冷锋逼近时的均压场和弱气压场是ρ(PM10)峰值出现的背景.③在冷锋后部的大陆高压前锋造成较强的区域性输送过程,而冷锋附近形成的湿沉降使ρ(PM10)下降,因此在强区域性输送过程与明显降水终止后常出现ρ(PM10)谷值.统计分析表明,北京夏季环境污染过程与大尺度环境背景场组合系统及其配置的污染物输送通道演变有明显的同步特征.该类组合系统所配置的背景场及其同步环境污染演变过程的特征具有普遍规律性,可为奥运期间环境污染过程的预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准确地对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梁的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对该类桥梁的施工提供有效借鉴,提出基于组合赋权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该施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相关规范,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1法和C-OWA算子分别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运用最小信息熵原理优化组合赋权,进一步利用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确定风险综合评价值,最后依据风险测度界定范围判断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最后,运用此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为该类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该地区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灾区内各评估子区震害程度、企业服务业恢复生产营业时间以及地震对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影响时间与地震间接经济损失有直接的关系.在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灾害调查结果,结合灾区实际,提出利用灾区各市(县)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三产业)数据、各评估子区震害系数、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恢复时间以及地震对企业服务业生产营业影响时间,进行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8.
根据汶川8.0级地震震害评估工作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地震灾区分级和灾害程度排序的方法。通过房屋震害系数、强震加速度观测记录、发震构造、地震地质灾害和场地条件、人口分布及伤亡情况等影响因素来确定受灾程度,以烈度区、统计学方法、速报灾情等来确定灾区分级。  相似文献   
119.
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郑通彦  李洋  侯建盛  米宏亮 《灾害学》2010,25(2):112-118
在列出2008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出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对1990-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应数据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0.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地震灾害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地震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提高地震灾害预测预警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地震应急能力、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基本建设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对重大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