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前评估浮放馆藏文物的地震安全性时,未充分考虑博物馆-展柜-文物系统的影响,并通常忽略展柜的动力特性。考虑文物与展柜间浮放界面及结构的非线性、展柜的自振频率和等效为矩形刚体的文物,给出了博物馆-展柜-文物系统解耦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以受三条单向地震波作用的某四层框架结构为例,考虑位于地面及不同楼层的四种展柜,对发生纯滑移、纯摇摆及滑移-摇摆运动的三类文物响应进行了分析,并与纯滑移和纯摇摆文物的理论运动方程所得响应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频率为 10 Hz 的展柜中文物的滑移和摇摆响应最大,20 Hz、30 Hz 和刚体展柜中文物的响应接近;随着楼层升高,文物的最大滑移量和摇摆角均增大;文物发生滑移-摇摆运动时的最大滑移量与摇摆角分别小于相同摩擦系数下纯滑移和相同宽高比下纯摇摆的文物,并随着文物宽高比和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2.
43.
河湖水系连通研究:概念框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需求,提高国家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改善河湖健康保障能力、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迫切需要加强河湖水系连通研究,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落后于实践。论文根据新形势下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内涵,并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系统性、复杂性、动态性和时空性等特征,在综合考虑河湖水系连通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河湖水系连通战略研究可从机理分析、系统辨识与评价、连通工程规划、系统控制与调整4个方面展开,明确了研究的总体思路,对尺度、过程、格局、功能与控制等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4.
河湖水系连通分类体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河湖水系连通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治水新方略,科学的分类体系是开展河湖水系连通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必然要求。论文结合河湖水系连通特点和内涵,提出五项分类原则:科学性、系统性、主导性、区域性和可操作性。综合考虑河湖水系连通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属性,遵循五项分类原则,从连通性质、连通功能、连通区域、连通尺度、连通对象、连通时效、空间格局和连通方向等方面进行分类,初步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分类体系,并对国内典型案例进行了归类;选择基于连通性质的分类、基于连通功能的分类和基于地区水资源特征的分类等三个主要分类展开分析,探讨了三种类型的连通特性、连通目标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5.
北京潜在蒸散发量年内-年际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北京站1951—2009 年的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 公式估算潜在蒸散发,并对其年际年内的变化特征进行辨析。结果表明:北京1951—2009 年年均潜在蒸散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气象要素的敏感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太阳辐射和风速;论文提出实测变幅均值法,基于此方法考虑气象要素年内变化特征,估算温度、饱和差、风速和太阳辐射的贡献率分别为13%、58%、17%和11%;对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平均气温在0.05 显著水平下增加趋势显著,太阳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在0.05 显著水平下减少趋势显著,风速变化趋势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综合考虑年际变化和敏感性的去趋势分析显示:温度增加和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是造成潜在蒸散发增加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的减少使得其增加趋势有所减弱,但未改变其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过氧丙酸分解反应的失控泄放特性,利用泄放模式实验装置对过氧丙酸在不同泄放口径和泄放压力下的顶部和底部的泄放过程进行了试验模拟,得到了过氧丙酸的失控特性参数和不同条件下的泄放特征。结果表明:过氧丙酸失控反应泄放易出现二次峰值现象,初次峰值为气相泄放,二次峰值为气液两相泄放;二次峰值的出现取决于泄放口径及泄放时的物料温度,与泄放压力无关;恒压泄放容易出现非平衡泄放,导致较高最大累积压力和较高的釜内物料温度;底部泄放能够使釜内物料快速排空。  相似文献   
47.
中国石油工程公副(CPECC)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海外石油地面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EPC)的单位,为了满足海外工程项目的要求,特别是所在国家法律、法规及业主HSE规范要求,长期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的安全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48.
从天然气进站管道、调压计量、脱硫脱水、压缩和加气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加气母站工艺安全设计的探讨,指出其工艺安全设计应注意的事项,为工程的工艺安全设计管理和审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区的气候受到很多的影响。燃烧煤大量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极大地影响了空气的质量,由此形成的酸雨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因此通过合理的技术,控制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氮等产物已经迫在眉睫。同时研究脱硫脱硝技术有着投资小,占地面积小以及管理方便等优点,并且该技术能在同一套系统中实现。本文结合目前国内拥有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与本人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分析研究了有关该技术的相关问题,并且对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鄂尔多斯采煤损毁土地预测与复垦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 《环境保护科学》2012,38(4):41-43,72
鄂尔多斯地区作为我国的主要储煤区,由于煤炭开采导致的土地损毁问题日趋严峻,探索适宜该区自然条件特点的采煤沉陷损毁规律与土地复垦模式,对于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生产工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MSPS软件对项目区采煤沉陷土地进行损毁范围及程度分析,进而结合损毁预测结果制定复垦措施:对耕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梯田整地、灌溉、排水设施建设,林、草地区在尽量减少地表扰动的前提下适时补植,并加强管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