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土地整理工程手段建设基本农田,有助于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高,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论文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和各地区的地貌特征,从分布特点、地类结构和利用水平等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各地区耕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东部季风区应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西北干旱区不宜大规模开发,要着重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退化;青藏高原区则应限制开垦。在土地整理与耕地资源建设中,因地制宜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量力而行和重在效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环保政策。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关键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污染预防的转变。本设计从源头控制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运用预警理论和多种数学分析工具,研究建立了基于中国两大约束性指标SO2和COD的污染减排预警系统。该系统旨在对中国各省份的污染减排状况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预警,最终通过一组类似于交通信号灯的标志发布预警信号,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全国各省市的减排形势,为决策者提供形象、直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剖析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相关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兼顾城市群效应控制为重点的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策略。研究提出,为适应新的污染特征和形势,国家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来源特征、不同污染程度的各类城市实行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
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我国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思想,主张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于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走先建设后治理的弯路,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我国环境标准的制订也遵循着这一原  相似文献   
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编制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执行要求。标准提出了一个污染源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三项限制指标。以众多企业的排放数据和“最佳实用治理技术”为依据制定排放浓度限值;以环境质量要求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性气象条件为依据,经计算后确定排放速率限值;以污染源周界环境空气浓度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确定无组织排放限值。经过一定范围的调查检验后,表明该标准具有基本适宜的宽严程度。  相似文献   
96.
环境权益及其市场化代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方式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制度创新的思考,其逻辑思路是:由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用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生产需要这两种环境功能之间的矛盾,外化为人类生存性和生产性两型环境权益的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两种制度安排─市场和政府─都存在着各自的“失灵”,因此,需要设计和实施一种使两者结合起来的更高形式的制度安排,途径之一是建立和实施以“法律框架、公众参与、代理公司”为要素的“环境权益之市场化代理制度”。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正面临着这种制度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7.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中环境外部性费用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综合应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原理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成本费用进行比较分析,从现行国内几种常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投入产出核算出发,应用绿色核算理论方法,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过程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以及由此而引发环境外部性费用进行估算,并分析常用的直接评估法、间接评估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得出与现实情况较吻合的各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存量流量型资源一经济一环境一体化绿色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8.
环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促进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环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对比,确立了计算权重的方法和权重.采用专家分析与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分值计算与转化项目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
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评价及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城市发展测度演变的分析、明确真实储蓄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经济学含义和政策意义:并针对世界银行在地区真实储蓄测算方法上的不足,重点探讨在真实储蓄测算中如何考虑城市开放性、资源折旧、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计算的界定问题。文中还以烟台市为试点城市,利用真实储蓄及相关指标评价了该市不同发展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0.
80 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双方交流甚少,缺乏相互了解。本文重点对海峡两岸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以及管理体制、分类系统、管理状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相互交流和促进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