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632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滨岸带土壤的氮矿化改变了氮元素的迁移和利用效率,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息息相关,而土地利用导致的土壤性质差异使得氮的固持和运移能力不同.因此,以太湖西部沿岸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林地、草地和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探究不同生物炭添加(0%、1%和5%)条件下滨岸带土壤氮矿化量的动态变化和淋失特征.结...  相似文献   
922.
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反应器槽电压、电解时间、电导率、进水pH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器槽电压25~30V、电解时间120~180min、进水pH6.5~7.5。处理后废水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0%、50%以上,废水的BOD5/COD从0.21提高至0.32。但废水去除效果受槽电压、电解停留时间及进水pH的影响较大,且不同电极处的出水COD存在一定差别,废水处理耗电量受原水电导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23.
污染水体的原位生物修复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继洲  胡磊 《四川环境》2005,24(1):1-3,26
采用环境友好型生物激活剂-BZ对某受污染水体进行静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BZ剂的加入可以促进水体中污染物CODCr、NH3 N和TP的降解。在不曝气的条件下,当BZ剂投加量为4 0mg/L·d时,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最好,投加10天后,水样中CODCr、NH3 N和TP的降解率分别为23 8%、78 2%和23 9%。在曝气条件下,以上指标的变化规律和降解率与没有曝气时基本相近。在有/无曝气条件下,BZ剂加入均会使水样的pH值略为增高,且其对NH3 N降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24.
隔河岩水库库区总氮非点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位于湿润地区的隔河岩水库,根据实测的总氮浓度过程,并结合流域径流模型,建立隔河岩水库总氮模型。说明该面源模型可以用于湿润地区的隔河岩水库的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925.
太湖生态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指出了传统生态学数学模型的不足 ,并建立了太湖生态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 2 0 0 1年 5~ 1 0月全太湖 2 6个采样点的实测水文、水质、气象等资料作为输入因子 ,建立了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 ,并以各采样点的浮游植物量作为输出因子。网络的学习效果显示模型的性能很好 ,对 2 0 0 2年 8月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的预测结果也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说明模型的推广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926.
太湖富营养化控制机理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立了一个将三维风生湖流模型,水质模型和富营养化模型耦合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对太湖的风生湖流,总磷、总氮、COD等水质要素进行模拟,还可以模拟藻类在太湖中的生长和消亡情况以及其随风生湖流迁移的规律;在模型中,还考虑了水温、总氮、总磷和太阳辐射等环境生态因子对藻类生长率的影响,并且将模拟结果与1998年太湖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风生湖流、总磷、总氮的模拟都是切合实际的,以叶绿素a浓度描述的藻类浓度的模拟值也能较好的拟合实测值。  相似文献   
927.
选择了2种生物可降解螯合剂柠檬酸(CA)和谷氨酸N,N-二乙酸(GLDA)与常规淋洗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矿区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和红壤进行化学淋洗实验,对比不同淋洗剂对不同类型土壤中Cd、Ni的去除效果,以及不同淋洗处理对2类土壤中残留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潜在环境风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和GLDA对...  相似文献   
928.
对 UBF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当印染废水的 CODCr为 15 0 0 m g/L 及色度为 40 0~60 0倍时 ,最佳 Fe2 +投加量为 9.0~ 10 .0 mg/L;当高浓度印染废水的 CODCr>30 0 0 mg/L 及色度 >5 0 0 0倍时 ,U BF反应器的最适HRT为 2 4.0 h,此时反应器 CODCr去除率稳定在 45 %左右。 U BF反应器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929.
采用曝气和投加营养物 -葡萄糖相结合的水体强化净化技术 ,研究了其对某具体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 ,结果表明 ,在曝气和向水体投加葡萄糖时 ,水样的 COD、NH3- N和 TP浓度均明显下降 ,但其相应的去除率并不随葡萄糖投加量的加大而增大 ;在曝气条件下 ,当体系中葡萄糖投加量为 2 .0 mg/ L· d时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 ,投加 7d后水样中 COD、NH3- N和 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2 2 .4%、5 6.0 %和 3 7.0 %。  相似文献   
930.
将D-P准则对M-C准则的近似视为连续函数逼近问题,据此建立了最佳平方逼近的误差解析表达式,并提出了一个最佳D-P准则。同时,利用该误差表达式分析了各种常用D-P准则对于M-C准则的最佳平方逼近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D-P准则中,采用大外接圆的D-P准则误差最大,等面积圆准则与本文所提出的最佳准则的误差相近,内切圆、小外接圆和中径圆的误差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准。同时,通过利用强度折减分析方法对各准则的适用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等面积准则和最佳准则与M-C准则具有较好的接近程度,但当系统将进入不稳定状态时M-C准则却与内切圆准则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