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0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了考察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成分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对北京市石景山区PM2.5中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文献中报道的有机酸浓度进行总结,选取其中9种典型水溶性无机盐(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无水硫酸钠、硝酸钾、硫酸钾、硝酸钙、硫酸钙)及3种水溶性有机酸(丙二酸、丁二酸、乙二酸)进行肥大细胞激活实验,观察上述成分经IgE及非IgE途径对肥大细胞β-Hex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铵离子、硝酸离子和硫酸离子是研究区PM2.5中占比最大的3种离子,丙二酸、丁二酸、乙二酸是北京市PM2.5中3种浓度较高的水溶性有机酸.非IgE途径下,100μg·mL-1的9种水溶性无机盐和80μg·mL(-1(的3种水溶性有机酸均无法提高肥大细胞β-Hex释放率.IgE途径下,仅观察到80μg·mL-1丙二酸能使肥大细胞β-Hex释放率提高约3%,其增敏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PM2.5水溶性成分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疾病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2.
对太湖周边17个气象观测站的7年常规观测资料聚类分析发现,在适宜蓝藻水华形成的高温、微风气象条件下,太湖湖面风场往往出现辐散特征,在此辐散风场的驱动下,蓝藻水华迁移过程必然与均匀风场驱动下有所不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种辐散风场是由于非绝热加热不均匀造成的局地次级环流叠加在弱的背景风场之上引起的;其强弱程度是受湖陆温差和背景风速共同决定的,并据此给出了湖面风场辐散强度指数.  相似文献   
193.
为观察牛磺熊脱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对棕榈酸(Palmitate)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棕榈酸(0.25mmol·L-1、0.5mmol·L-1、1.0mmol·L-1),棕榈酸(0.5mmol·L-1)+不同浓度TUDCA(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培养INS-1细胞12h,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棕榈酸组(浓度≥0.5mmol·L-1)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加TUDCA培养组,当浓度≥50μmol·L-1时,与棕榈酸组相比,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棕榈酸组(浓度≥0.5mmol·L-1)INS-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显著上升(p<0.05),Bcl-2则明显下降;加TUDCA后,Bax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Bcl-2则明显上升(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结果表明,TUDCA能够减少游离脂肪酸引起的INS-1细胞凋亡,对INS-1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4.
堤防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将水泥搅拌桩运用于堤防工程的地基加固,以提高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了水泥搅拌桩的作用机理和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点,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复合土层的抗剪强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合地基堤防整体稳定计算。结合某河道整治工程实例,探讨了堤防地基水泥搅拌桩的加固效果,评价了不同工况下堤防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堤防地基,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堤防的稳定性,且施工快捷,运用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5.
水库堤坝渗漏的探地雷达探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甘肃省民乐山丹地震时受到一定破坏的李桥水库为对象,用探地雷达对水库大坝填土不密实引起的渗漏病害进行了探测研究。探测表明壤土心墙填土总体密实性差,松散、不均匀、裂隙较多,坝身长期渗漏已在部分区域形成洞穴。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该水库东、西段坝顶下和坝后道路下心墙内的渗漏通道进行了诊断,进而提出了水库堤坝渗漏破坏经历3个发展时期及其对应的雷达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196.
大坝溃决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国内外都很关注溃坝问题的研究。由于多数大坝均为土石坝,且土石坝是逐渐溃决的过程,而混凝土坝一般表现为瞬时溃决,因此土石坝溃决机理与溃决过程的研究对于溃坝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致灾后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土石坝溃决机理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模型试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土石坝溃决原因、土石坝溃决机理研究进展、土石坝漫顶溃决模型试验、土石坝管涌溃决模型试验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针对土石坝坝型(均质坝、黏性心墙坝、面板堆石坝)和主要破坏模式(漫顶溃坝与管涌溃坝),介绍国内外开展的不同尺度的溃坝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土石坝的溃决机理,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7.
城市闸控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城市闸控河流—南京市西北护城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2019—2020年4个不同季度的水环境及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综合分析了城市闸控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环境因子、水位调控和护岸类型等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南京市西北护城河四季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90种,主要隶属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夏季和春季物种数多,冬季和秋季物种数少.浮游植物密度为2.1×103~5.47×106 cells·L-1,生物量为2×10-3~6.28 mg·L-1;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0~2.3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17~0.59,处于中度污染状态.西北护城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仅受水温及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影响,还与水位调控及河流护岸类型密切相关.高频率水位调控能有效减少有害藻类的聚集爆发,生态护岸保留了自然河流中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为浮游植物提供更有利的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8.
基于RDA-REM模型的我国再生水开发利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促进我国再生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针对再生水开发利用潜力开展再生水开发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剖析再生水资源的特殊性与竞争性,揭示再生水开发利用的驱动机制与约束机制,建立再生水供需双侧协调交互式的潜力指标体系,并基于冗余分析(RDA)筛选潜力预测关键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随机效应的潜力预测模型(REM),预测全国再生水开发利用潜力.同时,针对REM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刻画10%~90%分位数水平下的参数置信区间.结果发现,生态用水量、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污水处理总量这4项指标与再生水开发利用紧密相关,为潜力预测关键指标.REM潜力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最大拟合误差为-8.5%.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再生水开发利用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25年全国开发利用潜力有望达到129亿m3,将有助于优化城市供水结构,提高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9.
断裂研究是区域和场地稳定性评价以及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有断裂通过的工程场地,从断裂、场地土层和工程三者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场地断裂活动效应及地震稳定性研究,对保证工程的安全建设和可靠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以宿迁三线船闸的建设为例,对场地断裂活动效应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0.
下关发电厂的噪声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下关发电厂厂界噪声环保达标治理为例,介绍适合大型火力发电厂噪声控制的综合治理技术。实测结果表明,综合治理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