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横向极板电除尘器内二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流场模拟采用k-ε双方程模型,计算采用SIMPLE算法。利用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前处理软件GAMBIT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内部流场随入口流速的增加,湍动性增加,阻力损失也会增大。  相似文献   
22.
超细化煤粉低温燃烧的NOx、SO2生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实验室水平管式电炉上,在较低温升速率和低温燃烧(300℃-500℃)的条件下,分别对经过超细粉碎的合山高硫煤和晋城煤4种不同粒度煤样的燃料NOx、有机硫分的SO2和CO生成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氛在超细化煤粉燃烧过程中对固氮和固硫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在自然水中 ,总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总磷特性的研究 ,应用了紫外光氧化消解分析自然水中总磷成分的快速方法 ,并将该方法结合ADuC812单片机技术开发出了快速分析总磷的装置  相似文献   
24.
垃圾焚烧飞灰与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协同处理能够解决2种废物处置难的问题,但二者协同处理产生的灰渣往往仍需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在分析灰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基础上,研究灰渣中重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性,进而探讨灰渣热处理无害化的可行性。实验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300、600、800、1 000和1 200℃)对灰渣中重金属(Pb、Zn、Cu和Cd)的挥发率的影响,并分析热处理后灰渣的矿物相转化及重金属浸出毒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重金属Pb、Cd的挥发率显著增大,Zn、Cu挥发率的增幅相对较小。热处理过程中,Pb、Zn、Cu、Cd在1 200℃时挥发率最大,分别为94.6%、68.9%、69.4%和97.7%。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高于800℃时,热处理后灰渣中重金属Pb、Zn、Cu、Cr、Cd的浸出浓度均达到GB 16889-2008相关限值要求。研究结果显示,对飞灰协同处理后的灰渣进行热处理实现其无害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采用HNO_3-HF-HClO_4消解体系,建立了全自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土壤中~(75)As、~9Be、~(51)V、~(55)Mn、~(59)Co、~(60)Ni、~(63)Cu、~(66)Zn、~(98)Mo、~(111)Cd、~(138)Ba、~(205)Tl、~(208)Pb、~(107)Ag、~(52)Cr、~(121)Sb等16种元素的新方法。通过碰撞池技术和编辑干扰元素校正方程有效校正了质谱干扰,并用内标校正了土壤基体干扰。用土壤标准物质GSS-13验证该方法,其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在0.005~0.5μg/g之间,RSD为0.22%~2.35%,加标回收率为92%~114%。采用该方法测定实际土壤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123%。  相似文献   
26.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甲醛时影响空白值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质中甲醛测定时试剂水、pH值、乙酰丙酮试剂、加热温度和显色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减小空白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
对3种不同中高层砌块砌体结构(分别为10层、15层和18层砌块砌体结构)进行大量时程分析,对结构的惯性力分布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中高层砌块砌体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模式-抛物线型分布模式,并用该模式分别对3种砌块砌体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将Pushover得到的结构能力曲线与时程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构能力曲线进行比较,将10层砌块砌体结构的Pushover分析结果与一座1/4比例的10层砌块砌体模型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笔者所提出的侧向力分布模式适用于中高层砌块砌体结构的Pushover分析。  相似文献   
28.
对一台所设计的DZL1.0-0.7-AⅢ煤无烟燃烧锅炉炉内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床层反应,采用了基于热力学平衡法的“黑箱模型”,而对于床层上方炉膛空间内的气相湍流燃烧则采用了标准κ-ε模型、旋涡消散模型和离散坐标模型。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生成技术处理复杂炉膛几何空间的网格生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炉内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参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多孔分层错列撞击流式”二次风的引入对于改变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加强炉内烟气和空气的混合,强化燃烧及实现炉内消烟除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ABTS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高锰酸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KMnO4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反应产生的绿色自由基在415 nm处有最大吸收值,建立了一种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低浓度KMnO4(0~4.66 μmol·L-1)的方法.在pH=2.1、ABTS过量(28.4 μmol·L-1)的条件下,KMnO4与ABTS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为1:5,产生的绿色自由基能够稳定存在,其在波长415 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ε=(3.34±0.04)×104L·mol-1·cm-1.该方法对高锰酸钾的检测限(置信区间90%)为0.01 μmol·L-1(1.6μg·L-1,以KMnO4计).  相似文献   
30.
在自然通风、置换通风和单侧送侧回式通风3种方式下,通过改变污染源位置,运用CFD软件模拟研究了办公室内苯污染物的浓度分布规律,比较得出最佳通风方式下的最合理污染源位置。结果表明,3种通风方式下污染源放置的最合理位置是点3;苯污染源处于位置3时,3种通风方式中自然通风各平面苯污染物平均浓度普遍相对最高,而单侧送侧回方式的相对最低,置换通风居于二者之间。最终确定单侧送侧回通风方式下污染源处于位置3时为最佳物理模型,在该模型下办公室内通风效果最好,能够有效地排出室内气体污染物。因此,不同污染源位置对办公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