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52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不同氮磷浓度对盘星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营养因子是引起水华的重要元素.文章通过实验室配水来模拟在不同氮、磷浓度下盘星藻(Pediaslrum sp)的生长情况.共设置了6个氮质量浓度梯度:0.1、0.5、0.9、1.3、1.7、2.1 mg·L-1对盘星藻的生长影响,在1.7mg·L-1的氮质量浓度下盘星藻的相对增长常数Kin=0.84.设置6个磷质量浓度梯度:0.01、0.03、0.07、0.10、0.14、0.19 mg·L-1对盘星藻的生长影响,在0.14 mg·L-1的磷质量浓度下盘星藻的最大比增长率为μmax=0.83.从水质指标变化看,pH和DO对细胞的生长状况有一定的预先指示作用;浊度与细胞生长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在氮质量浓度影响下电导率与细胞生长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在磷质量浓度影响下电导率与细胞生长状况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2.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H2S和NH3的研究:生物相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作为复合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生物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生物相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滴滤池中形成了由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而生物过滤池中真菌为优势微生物.生物滴滤池的下层优势菌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球形芽孢杆菌等细菌,中层主要为梨形四膜虫属和肾形虫属,上层主要为钟虫和舟形藻属;生物过滤池优势菌种主要是聚多曲霉菌种.据对复合生物滤池的生物相机理探讨推论,生物滴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生物链的分级捕食和沸石的吸附-生物再生机理;生物过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真菌降解.因此,通过控制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使复合生物滤池能高效地同时处理H2S和NH3组成的混合恶臭气体.   相似文献   
143.
序批式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外加碳源,研究了序批式膜反应器(SBBR)在有氧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中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试验表明,原水TN为80~110mg/L和溶解氧浓度为0.8~4.0mg/L情况下,出水TN小于15mg/L,NH3-N去除率达100%,TN去除率54%~77%,NH3-N容积负荷率为47~94mg/(L·d),TN容积负荷率为56~113mg/(L·d).TN的变化规律为在NH3-N降到零或最小之前,TN持续降低之后,TN有短时的上升后再缓慢降低.在较大的溶解氧浓度范围内,SBBR具有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能力,建议将NH3-N降解到零或最小值的时刻,作为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结束点.  相似文献   
144.
精噁唑禾草灵微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精噁唑禾草灵生产废水排放口处污泥中分离的产碱菌属H(AlcaligenesspH)对精噁唑禾草灵有较好的降解,降解浓度分别为100mg·l1,50mg·l1,25mg·l1的精噁唑禾草灵120h的降解率分别为4576%,6596%,6947%;利用HPLCMS对精噁唑禾草灵的微生物降解产物之一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精噁唑禾草灵水解是产碱菌属H降解精噁唑禾草灵的途径之一,其产物为(R)2[4(6-氯1,3苯并噁唑2基氧)苯氧基]丙酸和乙醇  相似文献   
145.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提出了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目标。而当前的环境保护制度已无力应对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途径进行解读;然后构建了以“环境规划一社会经济类规划一规划环评”为核心的“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框架,明确了各自功能定位,并提出了与社会经济类规划相适应的环境规划和规划环评的实施形式、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46.
管锡珺  徐秀丽  王卫刚 《环境工程》2013,31(2):12-13,16
分析某购物中心综合污水现有处理工艺的缺陷和潜力,通过调整出水回流,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一级改造为二级,调节鼓风量,设计能力由300 m3/d提高到400 m3/d,废水进水水质ρ(COD)由500 mg/L提高到1 083~1 146 mg/L,改造调试稳定后,出水水质ρ(COD)为126~140 mg/L,COD去除率为87%~93%,出水水质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7.
温东东  付融冰  张卫  顾莹莹 《环境科学》2017,38(3):1209-1217
电极腐蚀和盐分结晶是制约土壤电动修复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难题.本研究选择不锈钢作为电极,采用去离子水(DW)、柠檬酸(CA)和聚天冬氨酸(PASP)作为电解液,对Pb、Cu污染土壤进行强化电动修复,考察了重金属去除作用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电极腐蚀和盐分结晶现象与机制.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土壤中的Ca会迁向阴极在碱性条件下形成CaCO_3和Ca(OH)_2晶体,降低了电极的导电性;PASP对不锈钢电极有明显的缓蚀作用,CA和PASP都能明显地破坏CaCO_3晶体的形成,但无法对Ca(OH)_2晶体形成有效的破坏;CA和PASP都能促进土壤中Pb的去除,但PASP对Cu去除强化作用不明显,而CA对Cu的去除强化作用非常显著;不锈钢配合不同的缓蚀剂、增强剂联合使用,可以作为电动修复技术工程化应用的电极选择.  相似文献   
148.
生态护岸是目前河、湖治理与修复过程中削减面源氮营养盐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筛选高效、低耗的生态护岸基质材料是其关键环节。通过优化复配矿化垃圾、沸石和砾石,研制一种基于矿化垃圾的新型强化脱氮生态护岸基质材料,并从其透水和持水性、抗剪、抗压和抗冲刷性、生态安全性、植被相容性和氮削减特性等方面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评定。结果表明:该新型基质材料的透水(渗透系数为1.31~2.55 cm/min)、持水(持水度为5.87%~8.02%)、抗剪(抗剪强度大于60 kPa)、抗压(抗压强度大于380 kPa)以及抗冲刷的性能均满足生态护岸基质材料的要求;发光细菌毒理实验证实其生态安全性;该材料适于护岸植被芦苇、鸢尾和麦冬的生长;具有优良的氮削减性能(氨氮和总氮的削减率分别为95%和70%)。静态经济评价表明,该材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该新型材料的研制对于生态护岸脱氮功能拓展以及解决河湖治理中面临的"氮超标"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崇明岛小白鹭鸟卵中有机磷阻燃剂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卵可用于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从崇明岛东部若干林地采集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卵样品10个,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LC-MS/MS)测定了样品中10种常见有机磷阻燃剂(OPFRs)的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除三辛基磷酸酯(TEHP)和三氯乙基磷酸酯(TCEP)外,其余8种OPFRs在小白鹭卵中均有检出,OPFRs的总含量为49.5~142.8 ng·g~(-1)(以湿重计,下同),均值为78.6 ng·g~(-1);其中,三丁基磷酸酯(TNBP)、三异丁基磷酸酯(TIBP)和三邻甲苯磷酸酯(TMPP)含量较为丰富,分别为(26.3±10.1)、(20.9±9.44)和(19.0±15.6) ng·g~(-1).不同鸟卵中OPFRs的赋存特征差异较大,主要受其环境含量水平、生物积累和放大能力及代谢能力的影响.崇明小白鹭卵样品中存在具有胚胎发育毒性的TMPP、三(1-氯-2-丙基)磷酸酯(TCIPP)、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TBOEP)等,可能对其繁殖具有潜在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0.
伏芝萱  郭迎庆  楚文海 《环境科学》2019,40(5):2271-2277
卤乙酰胺(HAc Ams)是一类具有高细胞毒性和高遗传毒性的饮用水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并在饮用水中被广泛检出,其中三氯乙酰胺(TCAc Am)的毒性显著高于传统DBPs.本实验以配置的TCAc Am溶液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紫外(UV)活化亚硫酸钠(Na_2SO_3)体系降解水中的TCAc Am,并探究在该体系下光强、还原剂投加剂量(Na_2SO_3)和p H对还原降解TCAc Am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V/Na_2SO_3体系可快速降解TCAc Am,其降解效果与光强、Na_2SO_3投加剂量和p H均呈正相关,且p H值对反应速率与降解率有显著影响,当p H值从6提高至9,TCAc Am的降解率在反应120 min时从12. 8%提高至99. 6%.在光强为450μW·cm~(-2),p H为9,Na_2SO_3投加剂量为1. 00 mmol·L~(-1),连续30 min光照条件下,TCAc Am降解率达到99. 4%.实验证明UV/Na_2SO_3体系是一种有效消减TCAc Am的高级还原技术,并且具备还原降解其他卤代DBPs的潜力,可用于饮用水中卤代DBPs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