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王晶  周启星  张倩茹  张颖 《环境科学》2007,28(8):1796-1801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重金属Cu2+、Cd2+的毒性效应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石油烃和Cd2+、Cu2+对沙蚕均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暴露4 d和10 d后,石油烃LC50分别为440和110 μg·L-1,Cu2+分别为1 150和570 μg·L-1,Cd2+分别为5 090和2 500 μg·L-1,相应的生态毒性大小为:石油烃>Cu2+>Cd2+.在Cd2+、Cu2+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率均低于50%.而在石油烃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最高抑制率可达90%以上;而且,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与石油烃的浓度显著相关.可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较灵敏地反映出石油烃对沙蚕的污染效应及其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黑龙江省段)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改进措施,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改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内涵,从水资源量、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质量影响三方面出发选取了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三层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为评价与预测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宁河流域巫溪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SWAT,利用实测流量、泥沙负荷及氮、磷负荷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模拟了大宁河流域的径流量和营养物质氮、磷的排放.结果表明,月平均流量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效率系数分别达到了0.93和0.62;泥沙负荷的效率系数分别为0.70和0.34;氨氮和总磷的效率系数分别达到了0.31和0.37.大宁河流域污染物质的排放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有机氮和有机磷的5年平均排放量区间分别为2.01~38.15和0.35~5.89 ks/(hm2·a),其中,流域西南部子流域的有机氮和有机磷平均排放量最大,分别为38.15和5.89 ks/(hm2·a),是大宁河流域污染物排放的最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厌氧发酵装置的效率,人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应用填料或载体使生物菌能够延长驻留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开展载体筛选及其结构设计在厌氧发酵装置中的试验,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将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静态载体筛选试验选择了玻璃纤维作为载体、PVC塑料管作为载体骨架制成的装置在动态序批式厌氧发酵装置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此载体骨架结构对于牛粪动态厌氧发酵具有明显的提高产气效率、改变产气质量和促进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顽拗植物荔枝中提取基因组DNA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针对荔枝体内含有大量影响DNA提取质量的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在常规SDS和CTAB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做了技术改进,即在核裂解之间先破碎细胞,将存在于细胞质中次生物质除去后再裂解细胞核,同时加入活性炭以吸咐杂质反复清洗几次后加入核型解液释放基因组DNA,纯化之后经外观和电泳检测,以及D260nm和D280nm比值的测定,限制性内切酶反应,PCR扩增的结果表明,用改进方法提取的DNA无论在纯度上还  相似文献   
16.
硝基苯灌胃致小鼠蛋白质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硝基苯对小鼠多器官的蛋白质氧化损伤程度,采用不同剂量的硝基苯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每天1次,共30 d),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小鼠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用以判断蛋白质的损伤程度.结果显示,各组织空白对照和油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肝脏、肾脏、脾脏和心脏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呈上升趋势,脑组织只在高剂量组表现明显升高趋势;低剂量组与油对照组相比,只有肝脏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与油对照组相比,各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低剂量硝基苯可以对细胞蛋白质产生氧化损伤作用,并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各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氧化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重金属Cu2 、Cd2 的毒性效应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石油烃和Cd2 、Cu2 对沙蚕均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暴露4 d和10 d后,石油烃LC50分别为440和110 μg·L-1,Cu2 分别为1 150和570 μg·L-1,Cd2 分别为5 090和2 500 μg·L-1,相应的生态毒性大小为:石油烃>Cu2 >Cd2 .在Cd2 、Cu2 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率均低于50%.而在石油烃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最高抑制率可达90%以上;而且,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与石油烃的浓度显著相关.可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较灵敏地反映出石油烃对沙蚕的污染效应及其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厌氧发酵系统中回流沼液的产甲烷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两阶段厌氧发酵系统合理的污泥回流时段,对厌氧发酵系统排出沼液产甲烷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这些沼液在后储罐放置的不同天数(0~5 d)测定其不同的活性,用间歇实验方法测定最大比产甲烷活性(Um ax.CH4)作为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排出的沼液产甲烷活性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所不同,经实验得出沼液放置第2 d时的产甲烷活性最高,从而确定该两阶段厌氧发酵系统排出污泥合理的回流时段应该是沼液进入后储罐的第2 d。进而为在线活性污泥与后储罐最佳活性时段污泥混合的污泥回流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酸碱预处理乌梁素海典型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和挺水植物芦苇,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变化及微观结构解析,研究酸碱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两阶段累积产气量、氢气及甲烷含量均显著提高,酸处理效果优于碱处理。采用0.5 mol/L HCl预处理龙须眼子菜效果最佳,最大氢气、甲烷含量分别达42.65%和52.82%,产氢气速率为4.118 mL/h,产甲烷速率最高达14.199 mL/h。芦苇经1 mol/L HCl预处理效果最佳,最高氢气、甲烷含量分别为32.22%和65.26%。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酸碱预处理可显著破坏芦苇、龙须眼子菜的纤维素结构,有效增加植物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有利于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7~2011 年若尔盖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的年际变化, 对活动积温进行突变检验。研究表明:若尔盖≥0℃的初日提前的趋势并不明显;终日呈显著延后趋势;持续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活动积温变化呈十分显著的增加趋势,1997年为积温增加的突变年,1998~2011年是热量和持续日数增加幅度最大的时期。1998~2011年若尔盖≥0℃的各不同保证率对应的持续日数均大于1957~1997年对应的持续日数,即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活动积温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