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7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为有效处理含异草酮除草剂废水,以Sb掺杂Ti/SnO2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异草酮废水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异草酮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异草酮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异草酮初始浓度为100 mg/L、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投加量为0.10 mol/L,反应120 min后,异草酮去除率达到94%,此时TOC去除率为57.9%,能耗为25 kWh/m3,且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2.
利用微波热解城市污水污泥是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出路之一,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如H2S等)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微波热解城市污水污泥10 min所收集的气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解终温、污泥含水率、升温速率及矿物催化剂种类4个因素对热解过程中H2S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城市污水污泥微波热解过程中的H2S产量逐渐上升,800℃时H2S产量为5.86 mg/g(以干污泥计,下同);含水率在50%~80%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城市污水污泥微波热解过程中的H2S产量逐渐上升,当含水率增至90%时,污泥出现了泥水分层现象,致使后续热解反应无法进行,故没有H2S产生;升温速率越快,热解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不易进行,H2S产量降低;添加矿物催化剂能有效固硫,且雷尼镍基催化剂的效果更好,热解终温为800℃时的H2S产量为4.15 mg/g,较不添加矿物催化剂时降低约30%;可通过铜铁吸收法和活性炭吸附两步工艺对热解产生的H2S加以吸收处理,处理后的H2S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的厂界一级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3.
电气石自发电极性对溶液pH和亚硝化胞菌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石具有自发电极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不同煅烧温度处理下电气石的变化,研究并探讨电气石自发电极性对溶液pH的影响;并借助微生物检测手段,研究电气石自发电极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气石能调节溶液pH至弱碱性,煅烧温度为800℃时,由于电气石晶胞体积的缩小,电极性增强,pH显著上升(9.8);煅烧温度为1 000℃时,BO3原子团振动峰消失,羟基振动峰和Si-O-Si对称伸缩振动峰强度明显减弱,自发电极性消失,不再具有调节pH的作用.电气石可明显促进亚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缩短细菌适应期,提前进入稳定期,大幅增加细菌数量,5d后投加电气石组中亚硝化单胞菌数量为9.66×108个/mL,远多于对照组中亚硝化单胞菌的数量(8.04×10 7个/mL).  相似文献   
144.
在污水处理领域同步除碳脱臭研究一直是个难题,本实验开发了一种新型同步除碳脱臭一体式A/O反应器,研究了该一体式A/O反应器处理不同碳硫比有机废水时的同步除碳脱臭功能。结果表明,碳硫比为30∶1时,即进水SO24-浓度为133 mg/L,该反应器总COD去除率可达到95%。在进水SO24-浓度不大于400 mg/L时,中间产物臭气硫化氢气可以完全去除,实现了同步除碳脱臭的功能,减少了在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大量臭气的排放。微生物学角度分析,表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硫细菌。  相似文献   
145.
在分析传统A2/O工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A2/O工艺。为了防止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在传统A2/O工艺的厌氧区后面增加一个体积较小的缺氧选择池,回流污泥进入缺氧选择池,并进行反硝化消耗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同时,在缺氧区通过反硝化除磷实现"一碳两用"。结果表明,改进型A2/O工艺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COD为298mg/L、TN为55mg/L左右、TP为7mg/L左右时,系统对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44%、77%、95%。  相似文献   
146.
为给镇江市合流制污水管网(简称合流管网)系统的改造提供参考依据,选择镇江市内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合流管网,并从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2月除外,4次/周)对管网中5个采样点的生活污水水质进行旱天监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COD、SS、TP、NH3-N浓度在不同月份之间具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并且波动幅度较大,冬、春季生活污水中COD浓度皆高于夏、秋季;居民混合区排出的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其他4个采样点。  相似文献   
147.
超声强化电絮凝处理洗车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洗车行业对水资源的浪费及污染现状,采用超声强化电絮凝处理洗车废水.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极板间距、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洗车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超声强化电絮凝机制.结果表明,超声强化电絮凝处理洗车废水的最佳条件是电流密度1,500 mA/cm2、初始pH无需调节、极板间距为1.5cm、处理20 min,COD与浊度去除率分别为68.77%、96.89%,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要求.可见,超声能改变电絮凝反应动力学过程,强化电絮凝去除污染物效果.  相似文献   
148.
采用聚硅硫酸铁(PFSiS)混凝剂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实验,考察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对不同时期的絮体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FSiS可有效去除水中COD,当PFSiS投加量为40 mg/L(以Fe计),静置时间为120 min,COD去除率可达50%左右;絮体的微观结构为空间网状结构,随静置时间的延长,絮体密实程度提高,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149.
聚羟基烷酸(PHA)是微生物在不平衡营养条件下贮存的一种胞内聚合物,限磷和限氮两种方式均有助于活性污泥中的混合菌群合成PHA,研究考察了两种不同方式下活性污泥合成PHA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C:N为125时,活性污泥中PHA的合成量达到细胞干重的59%;当c:P为750时,活性污泥积累的最大PHA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7%,说明限氮和限磷两种方式对活性污泥合成PHA均有很大影响,且限氮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0.
李冬  李悦  杨敬畏  李雨朦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581-4587
室温下接种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于SBR反应器中,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采用梯度进水联合优化A/O/A时间配比策略以期提高污泥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缺氧时间由0.5h延长至1.5h时,能同时保证脱氮除磷高效进行.此时A/O/A时间比为1:1.6:1,平均TN去除率提高至81.27%,平均TP去除率保持90%以上,平均COD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同时,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率降低至25.24%,缺氧吸磷比例由0.43%上升至2.81%,进而说明此A/O/A时间比下反硝化糖菌(DGAOs)的反硝化作用对脱氮的贡献增加.缺氧时间延长至2h,A/O/A时间比为3:5:4时,过度缺氧导致微生物内源呼吸和丝状菌繁殖,平均TN、TP去除率降低至51.48%、72.46%.缺氧时间为1.5h时,MLSS为3501mg/L较低,但MLVSS/MLSS(f)升高至0.95,说明淘洗掉了非功能菌,使脱氮除磷功能菌大量生长.随缺氧时间延长至1.5h,即A/O/A时间比为1:1.6:1,PN/PS增加至6.89,故颗粒稳定性不断增强,在1h以内缺氧时间延长对LB-EPS影响更大且对EPS含量影响不大,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