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809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渤海环流对近岸海域无机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7年渤海近岸海域无机氮监测数据和HYCOM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渤海环流对无机氮污染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无机氮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环流结构密切相关:受渤海环流的影响,在春、夏、秋季,无机氮含量高值区呈现不同的强度和范围;在辽东湾,与春季相比,夏季环流结构与春季相反、速度大于春季,盘锦、营口近岸海域夏季无机氮污染范围缩小、含量降低,在锦州近岸海域亦出现高值;在渤海湾、莱州湾,与春季相比,夏季和秋季无机氮含量高值区范围缩小,无机氮含量等值线均随环流向高值中心扩展。  相似文献   
952.
以活性铝氧化物AlOxHy处理某高氟地下水的中试实验获得的吸附剂废料AlOxHy-Fn为对象,考察其对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吸附去除性能,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AlOxHy-Fn为多孔无定型且具有不规则表面的絮状结构,比表面积为218.88m2/g,零电荷点pHZPC在pH为8左右;AlOxHy-Fn可快速吸附As(Ⅲ)和As(Ⅴ),且反应24h后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60和3.41mg/g,朗格缪尔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As(Ⅲ)和As(Ⅴ)在AlOxHy-Fn表面的吸附,且As(Ⅲ)和As(Ⅴ)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3.63和63.27mg/g;AlOxHy-Fn在pH=4~10范围内对As(Ⅴ)去除率在90%以上,As(Ⅲ)在中性和弱碱性pH范围内吸附效果较好,但去除率仍在32%以下。AlOxHy-Fn表面性质、砷形态分布特征等对As(Ⅲ)与As(Ⅴ)的吸附有重要影响,电负性As(Ⅴ)较电中性As(Ⅲ)更容易吸附在AlOxHy-Fn表面。AlOxHy-Fn吸附除砷过程中,在pH为6时氟溶出量最低(0.40mg/g),过高或过低pH均会导致氟溶出量增大;氟溶出量与As(Ⅴ)吸附量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2=0.97),但与As(Ⅲ)吸附量无相关关系;铝溶出量在pH为4~10范围内均很低。将AlOxHy-Fn回用作为除砷吸附剂去除工业含砷废水的砷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且将As(Ⅲ)氧化为As(Ⅴ)是提高去除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53.
江苏海港建设方兴未艾,赣榆港和大丰港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分别选取赣榆港和大丰港海域的6个和8个沉积物调查站位,通过地统计分析探讨主要污染来源空间分布和来源组成特征,并对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赣榆港表层沉积物中Cd、As、Cu、Pb、Cr、Zn含量范围分别为0049 3~0098 7、73~178、199~412、132~192、275~542、438~812 mg/kg,空间分布上总体表现为近岸海域较离岸海域略高,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受到陆源影响,〖JP2〗其中重金属Zn与Cu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来源,而As的来源与其他重金属差异均较大;大丰港表层沉积物中Cd、As、Cu、Pb、Cr、Zn含量范围分别为0037 8~0229 0、57~190、32~275、100~231、620~870、320~859 mg/kg,重金属空间上区域变异显著,除Cr外的重金属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来源。污染评价显示,赣榆港和大丰港整体污染程度总体较轻。港口建设初期的海洋沉积物调查与评价,不仅反映该海域初始的沉积环境状况,为沉积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还能为港口规模和产业选择提出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954.
以BEA、ZSM-5和SAPO-34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用于柴油机尾气中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的Cu改性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F、ICP、H2-TPR、和NH3-TPD等表征对催化剂样品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筛类型影响铜交换量和铜物种的存在状态.借助H2-TPR和UV-Vis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不同类型的分子筛上Cu的还原能力和配位环境明显不同.铜元素引入后,3类分子筛的SCR活性都有明显的改善.3种Cu-交换分子筛的抗高温水热老化能力却明显不同:老化的Cu-SAPO-34依然保持良好脱硝性能而老化的Cu-ZSM-5严重失活.  相似文献   
955.
为近海岸沉积质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污染生境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以芘为暴露污染物,开展双齿围沙蚕对芘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分别考察了芘对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芘在双齿围沙蚕体内的生物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SOD、CAT和GSH-PX活性均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SOD活性随芘浓度的增加出现显著性抑制,CAT和GSH-PX活性则随芘浓度的增加出现显著性升高。芘在双齿围沙蚕体内的生物富集特征如下:双齿围沙蚕体内芘的蓄积量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组双齿围沙蚕体内芘的蓄积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类凸形的二次曲线关系,在第10天达到蓄积的最大值,最大蓄积量依次为(6.18±0.62)mg·kg~(-1)、(12.37±1.23)mg·kg~(-1)和(24.76±1.51)mg·kg~(-1)。生物富集系数BCF随芘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为0.0692、0.0684和0.067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活性对芘的暴露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此外,在短期内,双齿围沙蚕对芘具有明显的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956.
957.
循环经济视角下原生和再生资源消费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聚焦这种新经济模式下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动态关系,以世界铅资源为实证对象,利用1974-2006年世界铅资源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组织样本,基于协整关系分析构建VAR模型,在VAR模型框架下研究原生铅产量和再生铅产量对来自不同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原生铅产量、再生铅产量与铅消费总量之间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这意味着在当前经济系统中,对铅资源是刚性需求,没有有效替代品,其供给的途径只有原生铅和再生铅两种。另外,对于来自市场消费规模、原生和再生铅产量的变动冲击,再生铅所做出的响应比原生铅更富有弹性,这一结论可以很好的阐释为什么再生资源市场比原生资源市场波动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958.
为建立基于抗生素抗性分析的细菌源示踪方法,对5种不同物种源(人、狗、鸡、牛、猪)粪便中分离得到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初步建立不同物种源肠球菌抗生素抗性图谱库,并用SPSS15.0软件对图谱库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物种源的5分类模式图谱库的源验证和交叉验证的平均正确归类率(ARCC)分别为53.1%和52.4%,...  相似文献   
959.
海洋平台造价昂贵,所处的海洋环境复杂且恶劣,受到波浪、流、风、冰、地震以及疲劳、腐蚀、冲刷等时变因素的联合作用,检测和维修困难,事故后果严重,所以,为延长在役导管架平台的寿命而进行的评估研究存在许多难题需要解决。针对近海导管架平台评估标准、检测策略、构件校核、系统分析、维修加固决策和方法等,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将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960.
无毒防污涂料表面底栖硅藻附着评价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培养了底栖硅藻目标附着生物,利用显微镜、图像处理技术等实验研究了底栖硅藻在低表面能无毒防污涂层上的附着面积分数,并测定了附着底栖硅藻的叶绿素a值。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海洋生物附着评价实验方法科学有效,并且附着底栖硅藻的叶绿素a值与其在无毒防污涂层上的附着面积分数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