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了Fenton预氧化对再生水混凝处理的助凝效果.结果表明:Fenton预氧化可以明显提高CODr,浊度,PO43-,色度,UV254的去除率.经过Fenton预氧化再进行混凝处理,当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24 mg/L时各指标的去除率,相当于41 mg/L PAC单独作用下的处理效果,助凝效果明显;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可以节省40%以上的PAC投加量,大大节约经济成本,具有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62.
化学沉淀法回收污泥中氮磷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厂污泥上清液中富集着较高浓度溶解性的氮磷,将此部分氮磷形成磷酸盐沉淀(如磷酸氨镁、磷酸钙、磷酸铝等)加以回收利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以正交试验得出的影响因素为基础,深入研究了pH、初始PO43--p的浓度、Mg/P和反应时间对某污水厂污泥上清液中磷酸氨镁沉淀法回收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污泥上清液...  相似文献   
63.
在调节pH值分别为3.0和10.0的条件下,与pH值保持原状相对比,研究了15~20℃下初沉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氨氮、磷酸盐和溶解性COD(SCOD)、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等有机质组分的释放。结果表明,强酸条件,特别是强碱会抑制氨氮的释放,试验周期结束时,碱性条件氨氮的释放量为1.28 mg/g TS,远小于对比试验(6.97 mg/g TS);磷酸盐的释放量表现为酸性>碱性>对比试验,反应至第4天时各条件下的释放量即趋于稳定,分别为2.47 mg/g TS、1.23 mg/g TS和1.18 mg/g TS;碱性条件下,各有机质组分的释放量大于其他条件,其中总VFAs波动较大,在第8天左右的产生量接近最大值,为201.59 mg COD/g VS,且以乙酸为主,其余组分在较短的时间里接近或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4.
实验室模拟"浅密式"暗管排盐工艺,以炉渣为暗管包敷滤料,研究在补水淋溶和重力水下渗作用下,暗管排水中总溶解固体(TDS)含量及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暗管排水中TDS含量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其累积分布曲线用y=aln(x)+b模型拟合时,具有很高的拟合度;土壤的淋溶脱盐效果与土壤初始含盐量、淋溶次数、排水TDS总量及包敷滤料等因素相关;淋溶次数为5次,采用高炉液态渣为包敷滤料,厚度15 cm,1 200 mm2/m规格的波纹塑料暗管铺设方式,脱盐率可达69%。该研究可为炉渣应用于暗管排盐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5.
三丁基锡在鱼脑中的吸收与沿轴突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实水中三丁基锡是否与Hg2+,Cd2+与Mn2+等离子相类似,即由鱼的感觉器官进入神经系统,再经过轴突传递进入大脑。笔者将一组虹鳟鱼暴露在含有113Sn-TBT(4 2kBq L)的水中;另一组经静脉注射113Sn-TBT。用全身放射自显影方式给出113Sn-TBT在鱼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113Sn-TBT可以通过鱼感觉器官,例如隆起颗粒进入鱼脑,并大量累积。静脉给药组的鱼大脑中也出现了放射性标记,表明TBT能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由此得出结论:TBT可由水→鳃→血流→血脑屏障→大脑的传递过程在鱼的大脑中累积,但TBT也能经过水暴露敏感神经的端点被鱼体吸收,再由轴突传递直接输送到大脑。   相似文献   
66.
在2个相同的SBR中分别驯化普通污泥和耐盐污泥,研究两者在0%、0.9%、1.2%、1.5%和1.8%(W/V)的盐度(NaCl)下对生活污水脱氮性能的差异。SBR运行经过厌氧、好氧、缺氧3个阶段,HRT分别为1、6和1 h。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级盐度下,耐盐污泥的脱氮性能都好于普通污泥。随着盐度的增大,耐盐污泥中氨氮...  相似文献   
67.
为了在酸性条件下实现剩余污泥中磷的高效回收,对pH=3时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氨氮、正磷酸盐和钙镁离子的溶出现象以及磷回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pH=3时,所溶出的氨氮、镁离子和钙离子与磷酸盐的摩尔比均大于1,能满足采用鸟粪石沉淀法或者羟磷灰石沉淀法回收磷的要求;但所溶出的钙镁离子的摩尔比大于1,会对鸟粪石沉淀法回收磷的顺利进行有较大影响;有无外加镁剂对磷回收率影响不大。采用改型后的镁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鸟粪石沉淀产品,通过XRD检测其纯度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68.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嘧啶废水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Fenton催化氧化法对废水中嘧啶的去除效能,优化了处理体系中的反应条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并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不同温度下,嘧啶相对残余浓度对反应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25℃,pH为3.5,Fe2+的投加量64 mmol/L,H2O2投加量为300 mmol/L时,反应2 h,Fenton试剂对嘧啶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0%和50%以上;同时发现Fenton试剂对嘧啶的氧化降解具有相对优先性,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并计算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69.
天津冬季PM2.5与PM10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天津冬季PM2.5和PM10中碳成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4±60.9)、(224.6±131.2)μg/m3;总碳(TC)、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的平均质量分数比在PM10中分别高出5.0%、3.6%、1.2%;PM2.5中OC、EC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5,表明OC、EC的来源相对简单,可能主要反应了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贡献.OC/EC的平均值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3.9、4.9.次生有机碳(SOC)在PM2.55和PM10中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9、23.4/μg/m3,分别占OC的48.5%(质量分数,下同)、49.8%,OC/EC较高可能主要与直接排放源有关;PM2.5中的OC1与OC2的比例明显高于PM10,而聚合碳(OPC)的比例又低于PM10,同时PM2.5与PM10中的EC1含量均较高,表明天津冬季燃煤取暖和机动车尾气是重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70.
设计了正交实验对5种材料吸附模拟废水中苯系混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的条件进行优化,CD02硅藻土与X型纳米分子筛以2∶1(质量比)进行复合后,对苯系混合物去除效果最好.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8种不同材料对水中苯系混合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苯系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仅次于活性炭.复合材料在pH为7、搅拌时间为25 min、用量为1.8g/L时,对苯系混合物质量浓度为4.0 mg/L模拟废水的平均去除率为87.56%.经过4次再生后,复合材料的再生率仍高达84.90%,对苯系混合物的平均去除率为91.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