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区域环境大气质量评价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足于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和我国专家经验建立了一个集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模式库和图形库为一体的实用性区域环境大气质量评价专家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现状评价、回顾评价、预测分析和控制对策分析。经天津市评价实例证明该系统具有可达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2.
天津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天津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得到两个主成分;环境质量主成分和风沙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点图,将一年分成3个阶段;采暖期,非采暖期和风沙期。  相似文献   
143.
海河冬季溶解氧升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两年来海河三岔口断面的水质状况;介绍了地表水中溶解氧的一般变化规律,分析了海河三岔口段溶解氧一年中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冬季溶解氧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4.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魁  白志鹏 《环境工程》2006,24(5):67-68,81
研制了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阐述了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对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的PM10和PM2·5捕集效率以及采样时间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取了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合适的采样时间。  相似文献   
145.
将通过同步观测实验系统获得的影响降雨酸度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参数观测结果作为自变量,降雨酸度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降雨酸度预测模型。并通过设定天津市区未来环境空气中TSP、SO_2和NO_2的浓度变化情景,运用本研究所建立的BP网络模型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酸度随着TSP浓度的减小而增强,随着降雨量的增大也在增强;当TSP浓度降低到几十微克每立方米水平时,天津市区所发生的降雨属于酸雨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6.
使用Volterra模型描述2,4-二氯酚体系中白腐菌生长动力学,建立氯代酚去除部分偶联型动力学方程,描述了生物降解体系中降解菌与目标化合物的反应历程,利用动力学方法初步探讨批次反应时生物吸附在氯休酚去除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白腐菌去除氯代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Volterra模型描述 2 ,4-二氯酚体系中白腐菌生长动力学 ,建立氯代酚去除部分偶联型动力学方程 ,描述了生物降解体系中降解菌与目标化合物的反应历程 ,利用动力学方法初步探讨批次反应时生物吸附在氯代酚去除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地介绍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具体思路,提出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9.
应用模糊数学评价和预测海河的水质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评价1991-1996年的海河水质状况,并建立高锰酸盐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0.
天津冬季PM2.5与PM10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天津冬季PM2.5和PM10中碳成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4±60.9)、(224.6±131.2)μg/m3;总碳(TC)、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的平均质量分数比在PM10中分别高出5.0%、3.6%、1.2%;PM2.5中OC、EC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5,表明OC、EC的来源相对简单,可能主要反应了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贡献.OC/EC的平均值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3.9、4.9.次生有机碳(SOC)在PM2.55和PM10中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9、23.4/μg/m3,分别占OC的48.5%(质量分数,下同)、49.8%,OC/EC较高可能主要与直接排放源有关;PM2.5中的OC1与OC2的比例明显高于PM10,而聚合碳(OPC)的比例又低于PM10,同时PM2.5与PM10中的EC1含量均较高,表明天津冬季燃煤取暖和机动车尾气是重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