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被动采样监测环境空气中SO2和N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主研制的采样管开展环境空气中SO2和NO2的被动采样监测.结果表明,被动采样监测结果与自动监测结果高度相关,经回归方程修正后,两者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被动采样的采样和分析产生的误差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162.
对天津市大沽排污河水质进行的监测表明,清淤改造工程对水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对照清淤前数据,重点分析"十二五"总量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随清淤工程的进行而降低,为巩固清淤成果、强化总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3.
对采用燃烧器偏转-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钾、钠、钙、镁的仪器条件及灵敏度、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方法在没有铯盐及镧盐加入的情况下,曲线线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能够满足实际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4.
煤焦油加工项目属于重污染行业,产生的废气大部分有致癌作用,必须做好配套的环保设施和安全设施,本文介绍了煤焦油加工过程中废气产生及防治对策,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5.
简述了异常数据在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中常见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先初步判定、再核实现场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判定的异常数据诊断方法,并提出了异常数据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6.
随着我国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环境统计的工作任务也日益增多,难度日益增强.本文论述了基层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供环境管理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7.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钾钠钙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地表水中钾、钠、钙、镁,重点讨论了铯盐、镧盐及SO42-、Al3+等干扰离子对钾、钠、钙、镁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范围采用主、次灵敏线测量时曲线的线性、仪器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结果表明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表水中钾、钠、钙、镁方法简单,节省时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8.
以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镇为例,阐述了平原区城镇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9.
为了解天津市PM2.5-O3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基于2013~2019年高时间分辨率的PM2.5、 O3和气象观测数据,对天津市PM2.5-O3复合污染特征、污染物浓度分布以及关键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9年,天津市复合污染日94 d,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前期(2013~2015年)下降明显,由2013年的23 d降至2015年的11 d,下降52.2%;后期(2016~2019年)波动式上升,由2016年的12 d升至2019年的14 d,上升16.7%.复合污染日主要出现在每年的3~9月,年际变化较大,2013~2016年在6~8月出现较多,2017~2019年在4月和9月出现较多.小时ρ(PM2.5)在75~85μg·m-3时,小时ρ(O3)存在峰值区(301~326μg·m-3).在所有O3污染中,PM2.5...  相似文献   
170.
为了解“十三五”期间天津市O3污染特征和驱动因素,基于2016~2020年高时空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空间热点分析和STIRPAT模型分析了O3污染空间分布、聚集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16~2020年天津市O3浓度变化特征呈现污染发生时间点提前和污染范围扩大的趋势.6~10月O3污染分布具有显著聚集性,高值-高值聚集区主要为市内六区、北辰区、津南区和静海区,O3浓度在西南部地区形成高值热点聚集区,在东北部地区形成低值冷点聚集区.气温、小风百分率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NOx排放量、 VOCs排放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等社会因子对O3浓度有显著性影响,综合驱动STIRPAT模型的回归拟合效果比单一气象因子或社会因子模型更好.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十四五”期间O3污染的防治,在关注气象条件基础上,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天津市应进一步提升钢铁、石化、火电和建材等行业全过程排放的绩效水平,引导企业清洁化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