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天津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和水体严重污染,是天津市的主要水环境问题。通过对天津市主要水体水质变化趋势及产生原因分析,揭示天津地区水污染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2.
183.
探讨了用异丙醇做溶剂,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汽油中铅的方法,实验证明,此方法的回收率在95.5%~104%之间,变异系数在1.38%~2.55%之间,此方法省时,准确,降低实验成本,简化实验步骤,减少实验室污染。  相似文献   
184.
以北方典型大城市-天津为例,阐述了天津市城市化现状,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数,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化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耦合分析,指出了城市化进程中工业COD减排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自2003年至2005年,天津城市化与水污染处于加速阶段的拮抗期,工业COD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恶化。加大第三产业比重,相应减小第二产业比重是今后天津需要政策性引致的主要方向,它将对工业废水污染负荷的削减起着非常明显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5.
天津的水生态问题由来已久。河流开发利用程度高、人工化程度明显、水体污染严重、天然湿地逐年减少是水生态基本特征,诸多不适宜的人类活动造成生物种类减少、地面沉降、河流干涸等问题,而水利工程的影响、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管理中的漏洞是导致水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调整水库管理方式、停止部分水坝的使用、建立切实可行的湿地保护管理模式、建立稳定的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以及建立湿地监测评估体系是保护管理水生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6.
天津市空气污染物PM10/TSP比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天津市城区PM10秘TSP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给出PM10的质量浓度在TSP中所占份额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区域PM10/TSP比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7.
天津市交通流量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天津市“三环十四射”及相关次干道道路车流量的调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天津市城区机动车车流量、车型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车流量的调查,结合不同车型排放因子,为分析流动污染源提供基础数据。该工作是分析交通污染的基础和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8.
天津市土壤中Cd、Hg、As、Pb、Cu、Zn、Ni环境标准制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天津市土壤环境背景值资料及元素浓度生态效应、土壤环境质量的功能分区与标准分级,根据天津市环境现状,制订出了4级土壤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89.
用二硫化碳萃取经水稀释过的水性涂料中的苯系物,离心分离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用极性柱和非极性柱双柱定性,单柱定量。线性范围为0~120mg/L,相关系数大于0.9996,检出限0.005mg/kg,回收率大于90%。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干扰少。  相似文献   
190.
为了快速分析天津市区冬季以及重污染过程中PM2.5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本研究于2017年1月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快速采集了天津市区环境受体中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小时数据,并通过PMF(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模型解析了天津市区2017年1月及重污染过程中PM2.5的主要贡献源类,分析了重污染过程中排放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7年1月天津市区PM2.5浓度为6.0~449.0 μg·m-3,平均值为153.3 μg·m-3.NO3-、SO42-、NH4+是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组分,三者之和占水溶性离子总量的88.3%.NH4+与Cl-、NO3-、SO42-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r=0.82,0.95,0.97;p<0.01).NO3-和SO42-r=0.90;p<0.01),Ca2+与Mg2+r=0.65;p<0.01)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它们分别具有较高的同源性.OC和EC也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和占PM2.5质量浓度的20.4%.重污染过程中,PM2.5及其主要离子的浓度显著的增加(p<0.01),并存在较高的二次离子生成.PMF解析结果表明,二次源类是天津市区2017年1月PM2.5的首要源类,分担率为38.1%,其次为机动车源(分担率为25.6%)、燃煤源(分担率17.1%)、扬尘(分担率10.1%)和生物质燃烧(分担率9.1%).重污染过程中,二次源是PM2.5的主要贡献源类,分担率达到39.3%;说明重污染期间存在显著的二次转化及二次粒子的积累过程.重污染发生演变过程中,二次源、机动车源和燃煤源对PM2.5贡献表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而扬尘和生物质燃烧的贡献则没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