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铜与草甘膦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其生态毒理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论文以小麦种子为供试作物,研究了重金属铜(Cu2+)与除草剂草甘膦复合污染对其发芽率以及发芽后的根长、芽长的影响,以表征Cu与草甘膦复合污染的生态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Cu2+单一污染对小麦发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对根伸长和芽长的抑制显著;而草甘膦单一污染对小麦发芽、根伸长和芽长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当Cu2+与草甘膦复合污染时,Cu2+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草甘膦对小麦发芽及芽长的抑制作用;而在根伸长实验中,在低草甘膦浓度条件下,Cu2+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草甘膦对根伸长的抑制作用;在较高草甘膦浓度条件下,Cu2+的存在则降低了草甘膦对根伸长的抑制作用.Cu2+的存在减轻草甘膦对小麦毒性的可能原因是:草甘膦与Cu2+络合形成了毒性较小的稳定络合物,使草甘膦毒性降低或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21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的降解特性以及低分子有机酸强化Fe(Ⅲ)还原介导的S.oneidensis MR-1对SMX的降解.结果表明,S.oneidensis MR-1对不同浓度SMX的降解能力与体系中的有机酸和Fe(Ⅲ)密切相关.低浓度SMX对其生长影响不大,高浓度时细菌生长则受到抑制,进而抑制SMX的降解率.当低分子有机酸单独加入体系后,S.oneidensis MR-1对SMX的最大降解率为58.5%;Fe(Ⅲ)单独加入体系后,S.oneidensis MR-1对SMX的最大降解率为67.6%.此外,当柠檬酸和Fe(OH)3同时加入体系后,S.oneidensis MR-1对SMX生物降解和铁还原作用促进效果最显著,培养5 d后SMX降解率为90.3%.最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SMX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推测SMX的可能降解途径是由S-N键断裂引起的.本研究以期为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3.
农户视角土地利用对环境压力的适应研究已成为气候变化和持续性科学领域的热点。 文章从适应能力决定因素识别、适应障碍和限制因素诊断、适应的生态环境后果评估三个方面综述了农户土地利用对环境压力的适应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梳理了农户适应环境压力的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参与式评估法、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法、适应的共同管理模型法。基于已有研究的特征和转型适应的需要,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①构建适应研究的理论框架,为经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②重视提高农户适应能力的制度政策和农户适应实践的生态环境后果评估,为持续适应提供依据;③跨多层次主体综合考察农户土地利用适应过程机理; ④基于系统论思想、多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以及现有方法论基础,构建涉及多层次利益相关主体的农户土地利用对环境压力的适应共同管理模型,以实现适应的科学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14.
以安徽省化肥、地膜和农药投入密度为农业污染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农业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化肥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倒U型,即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化肥投入将逐渐减少,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会减轻;而农药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EKC倒U型左半段,未达转折点,即随着经济发展,农药投入在短时间内仍会增加,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仍会继续;经济发展曲线与地膜投入的关系为EKC"N"型(倒U+U型),存在两个转折点,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对地膜投入的影响复杂,地膜施用量随经济发展会出现小的波动,但总体会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215.
采用Fe2(SO4)3和Al2(SO4)3两种盐对活性氧化铝进行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活性氧化铝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改性后的活性氧化铝吸附容量显著提高,25℃下吸附容量达到6.25 mg·g-1.改性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吸附过程ΔG0<0、ΔH0>0、ΔS0>0,表明改性吸附剂对氟的吸附是自发的,是吸热、熵增加的反应.吸附最佳p H值为6,吸附过程中,共存PO3-4对吸附效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16.
汞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水体底泥作为污染物的主要储蓄库,其对水质以及生物的影响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以合肥市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底泥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污染现状,并采用微宇宙试验模拟"底泥-水-草-鱼"生态系统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转化过程及其甲基汞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合肥市景观水体10个底泥样品中无机汞和甲基汞含量范围分别在11.74~13.12μg·kg~(-1)和0.37~2.23μg·kg~(-1)之间.微宇宙模拟试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底泥中无机汞含量逐渐减小,甲基汞含量先增加后递减至平衡;水体中无机汞和甲基汞含量均呈递增趋势;水蕴草和草金鱼中无机汞的含量呈先增长后下降趋于平衡趋势,但总量较小,而水蕴草和草金鱼对甲基汞均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其中,草金鱼(身)对甲基汞富集能力最强,其富集系数也最大.  相似文献   
217.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污泥进行接种,并选择间歇培养同驯化的启动方法,分阶段提高废水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6d的污泥驯化,MLSS保持在5000mg/L左右,HRT=3d,SV=36,F/M为0.144kgBOD5/kgMLVSS.d,容积负荷(Fv)为1.3~1.6kgCOD/m^3.d,温度28~300C,pH=7,DO为3~5mg/L条件下,该渗滤液CODCr降至450.05mg/L,去除率保持80%左右,NH3-N的去除率最终达96.15%。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通过显微观察,活性污泥絮状性能变好,絮体增大,边缘清晰,结构紧密,反应器内原生动物种类丰富,与其他微生物相互协同,可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18.
以旱作条件为参照,研究淹水条件对钕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条件对内源钕B1态(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B2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B3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的分布无显著影响.对于外源钕,淹水条件使B1和B3态浓度增加,而B2态浓度则因土壤性质而异,中性土壤中浓度稳定,酸性和碱性土壤中浓度分别增高和降低,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淹水条件对黄红壤和黄褐土中外源钕无显著影响,而砂姜黑土则相反;两种条件下,3种土壤中B2和B3态浓度顺序相同,B2态浓度顺序为:黄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B3态浓度顺序为:砂姜黑土黄褐土黄红壤,而B1态在黄红壤中浓度最大;外源钕有进入残渣态的趋势,但并不明显,且不同土壤的各形态对残渣态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219.
干发酵对稻草结构及产沼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防止稻草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采用厌氧干发酵方式对稻草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稻草元素的分析、X射线衍射(XRD)及红外光谱(FT-IR)的分析,考察了干发酵及预处理对稻草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稻草干发酵60d单位挥发固体累积产气量278.1mL/g (0℃),前30d产气占总产气量的90.3%;XRD显示稻草纤维晶体为纤维素Ⅰ型,堆沤预处理和厌氧发酵未改变纤维素的晶型,但略微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FT-IR表明:堆沤预处理使聚糖脱聚、纤维素分子键氢键增强和木质素结构部分改变;发酵主要使聚糖脱聚与降解.  相似文献   
220.
为了提升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铵态氮肥和腐殖酸对孔雀草生长以及土壤中C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N)与氮肥和腐殖酸联用处理(NHA)可显著提高孔雀草的生物量;与对照(CK)相比,NHA和N处理下孔雀草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提高了 2.49倍和1.52倍(肥东土壤),提高了 2.28倍和1.74倍(长丰土壤).在孔雀草生长期间,氮肥和腐殖酸能够降低土壤pH值,尤其是NHA处理;NHA处理较CK处理在肥东和长丰土壤上pH值分别降低了 0.76和0.84个单位;腐殖酸处理(HA)能显著提高肥东与长丰土壤中DOC的含量.NHA和HA处理能显著促进孔雀草根系生长发育,改善孔雀草的根系形态特征.在肥东和长丰土壤中,与CK相比较,NHA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增加了 64.1%和53.1%,孔雀草Cd的累积量分别增加了 7.17倍和4.15倍;NHA处理的土壤Cd去除率最高,在肥东和长丰土壤上分别达到17.06%和14.08%.本研究表明在强化孔雀草修复重金属Cd污染土壤方面,铵态氮肥和腐殖酸的联用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