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A/O工艺处理高盐混合化工废水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接种生活污水处理厂普通活性污泥,研究生物膜法处理高盐混合化工废水的启动过程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连续挂膜法,3周即可快速完成挂膜;采用分阶段逐步加压驯化法,第一阶段以难降解物质为选择压力,进水COD浓度1 500 mg/L时,系统出水COD为50 mg/L左右,COD平均去除率95%,A池VFA平均增长率259.4%,酸化率26.8%;第二阶段以盐分为选择压力,含盐量14 g/L时,出水COD浓度保持在220~269 mg/L,COD平均去除率83%,A池VFA平均增长率231.9%,酸化率19.9%;整体驯化完成后,生物膜活性良好,胞外多聚糖浓度为5.4 mg/g MLSS,脱氢酶活性为3.1μg TF/(m L·h);通过扫描电镜观察,A池生物膜以长短不一的杆状菌为主并伴有少量球菌,O池中丝状菌、各种杆菌、球菌以及胞外聚合物在填料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13.
UASB-SBR工艺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常规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工艺及SBR处理工艺脱氮效率低、运行费用高等问题,采用UASB-SBR工艺,研究3种不同的SBR模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ASB容积负荷(以COD计)8 kg·(m~3·d)-1、pH 7.0、温度35℃、HRT 25 h时,COD去除率为80%~85%;SBR在进水15 min、反应480 min、沉淀60 min、出水15 min、闲置810 min条件下,对废水COD、N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1.8%、98.7%和71.6%,出水COD≤180 mg·L~(-1)、NH_4~+-N15 mg·L~(-1)、TN50 mg·L~(-1),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该运行条件下NO_2~--N积累率超过50%,出现了NO_2~--N积累,短程硝化反硝化是主要脱氮方式。  相似文献   
14.
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代表,其治理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况及其处理甲苯的机理,重点概述了单独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甲苯的放电形式、放电参数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处理甲苯的工艺、催化剂种类和放电模式,并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工业废气中甲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工业废气中甲苯的处理效率高,但选择性较差,通过协同催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选择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邢奕  王骢  路培  李子宜  刘应书  于晗 《环境科学》2016,37(12):4538-4544
多孔材料过滤去除环境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NPs)是空气净化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介孔分子筛(MCM-41、SBA-15)和有序介孔碳(CMK-3)这3种典型介孔材料对2~20 nm的NPs进行过滤脱除研究,旨在探索介孔材料在NPs过滤方面的应用可行性与相关理论基础.基于3种介孔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通过本实验发现介孔材料孔道的最可几孔径以及一定量的介孔孔容是吸附NPs的关键,而微孔分布对去除NPs贡献不大.进一步对SBA-15在不同流量及不同颗粒床厚度下对NPs的去除进行了分析,发现纳米颗粒物的最易穿透粒径(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MPPS)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MPPS颗粒物的去除效率随之降低,且MPPS基本不受颗粒床厚度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为介孔材料过滤脱除NPs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对3种类型农田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Cd、As、V和Cr的形态、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长、重金属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润土降低了3种土壤中可交换态Cd比例,降幅依次为黄壤(Gy,19. 44%)黄褐土(Sy,13. 85%)潮土(Bf,5. 03%),小白菜地上部Cd对应降幅为Gy(34. 81%) Bf(23. 91%) Sy(11. 11%);与各自对照相比,Bf和Sy中可交换态As比例降低,降幅分别为4. 53%和25. 16%,Gy中可交换态As比例升高了0. 57%;可交换态Cr比例均升高,增幅依次为Sy(31. 30%) Gy(2. 91%) Bf(0. 58%); As、V和Cr残渣态均升高(Sy中Cr除外),小白菜对其吸收也不同程度地降低.膨润土有助于3种土壤中小白菜的生长,Bf中小白菜生物量、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增大了147. 55%、80. 71%和124. 31%.此外,膨润土降低了3种类型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大了速效钾含量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因此,认为膨润土均适用于这3种土壤的修复改良.  相似文献   
17.
押浩博  姜博  邢奕  张甜 《环境化学》2021,40(2):343-354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现象变得十分普遍.这些残留的抗生素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到水环境中,会对人类健康以及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分子印迹技术(MIT)因其能选择性识别、有效富集和去除目标分析物,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富集及检测.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及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且总结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水环境抗生素富集中的应用.最后,本文对分子印迹技术在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菌渣的热解行为受其热解条件的影响,而明确热解条件对抗生素菌渣热解特性的影响是其热解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前提。通过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热解抗生素菌渣(以土霉素菌渣为例),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升温速率、菌渣粒径、添加剂(CaO、CeO_2、Na_2CO_3)等热解条件对抗生素菌渣热解特性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其热解过程中SO_2、HCN、NH_3、NO等气态污染物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抗生素菌渣的热解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在200~600℃温度区间,抗生素菌渣内有机质充分热解,挥发分大量析出,抗生素菌渣的质量损失从95%降低至40%左右,且在370℃达到最大失重速率9%/min,而在600~900℃温度区间,热解焦继续热解,抗生素菌渣的质量损失从40%降低至30%左右,直至稳定;升温速率的改变对热解焦剩余量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其热解速率加快;菌渣粒径越小,其热解速率越快,分解越彻底,热解焦的剩余量越少;添加剂能够改善抗生素菌渣的热解活性,降低热解反应的活化能,并可以促进氮、硫元素的转化,使热解气体中HCN、NH_3、NO、SO_2的排放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饥饿期内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的衰减速率、物理性质的变化及恢复情况,研究了好氧〔ρ(DO)=5.50 mg/L〕/缺氧〔ρ(DO)≤0.03 mg/L〕饥饿期对稳定运行的两级SBR反应器内污泥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污泥的恢复能力及理化性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30 d的饥饿使CODCr去除率下降了20.8%,rCOD(异养菌活性)由111.8 mg/(L·h)降至59.2 mg/(L·h);NH4+-N去除率下降了59.2%;CODCr去除率、rCOD、NH4+-N去除率分别在94、97、95 d时恢复. 饥饿期内AOB(氨氧化细菌)的衰减速率(kAOB)为0.029 d-1,NOB(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衰减速率(kNOB)为0.021 d-1. 恢复初期AOB的恢复速率(kAOB′=0.125 d-1)大于NOB的恢复速率(kNOB′=0.069 d-1),导致NO2--N的累积. 此外,饥饿期ρ(MLSS)下降了42.6%;SVI(污泥指数)由71.2 mL/g升至135.1 mL/g;w(EPS)(EPS为胞外聚合物)由37.9 mg/g(以VSS计)降至18.5 mg/g,其中主要由w(PN)(PN为蛋白质)的减少所致;各物理指标的变化均可在恢复期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王芳霞  高明  王永林  汪群慧 《环境工程》2019,37(12):161-166
随着化石燃料对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及其储存量的逐渐减少,开发基于生物质资源的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ended数据库在1994—2018年间收录的有关产丁醇发酵的7371篇研究型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丁醇发酵相关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美国发文量位居榜首,中国次之。中国科学院发文遥遥领先于其他研究机构,但中国在国际主流期刊的发文量低,影响力小。自2004年始,针对生物丁醇及生物质燃料的研究得到极大推进,说明开发生物丁醇这种极具潜力的新一代液体燃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