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铝的生物毒性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它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水体,土壤以及各种水生物,动植物体内残余铝含量不断升高,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人体身心健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2.
研究了多功能水处理剂FIQ-C在循环冷却水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缓蚀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IQ-C的缓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FIQ-C的投加量为5mg/L时,在循环冷却水中的缓蚀率可达60%以上,且在中、低温条件下对A3钢均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是一种混全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203.
氧化絮凝复合剂(XOF)去除源水氨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药剂(XOF)对饮用源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投加量、反应时间、pH等因素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XOF在浑浊水中充分利用氧化絮凝协同作用对氨氮有较高的 作效果,在pH值为7-8、投加量为药剂与氨氮质量比10:1、反应时间20min的条件下,复合药剂(XOF)以氨氮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4.
燃气火焰中热力型NOx以NO为主,以NO为主,燃烧温度对NO生成起决定作用,空气系数也主要通过改变燃烧温度影响NOx生成。燃烧温度大于1800K时,有较多NO生成。降低燃烧温度与保持高效燃烧相协调是控制NOx生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5.
高级氧化法氧化含邻硝基甲苯废水过程的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溶液中邻硝基甲苯在有O3或O3/H2O2情况下的氧化反应过程,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在293K、pH值3-10条件下对反应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臭氧衰减速率对于O3来说反应级数为1,而对于邻硝基甲苯来说则随pH值变化和H2O3的有无而变化,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6.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MC/GS联用仪,对鸭绿江丹东段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进而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多环芳烃类进行定量测定与评价,进行了该江段有毒有机物名录筛选研究,提出了优先监测有机污染物的名单。  相似文献   
207.
木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法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木薯淀粉废水的絮凝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进口高分子絮凝剂有较好的絮凝效果,CODCr去除率大于60%,最高可达99.3%,总固形物去除率大于45%,最高可达66.8%,絮凝最佳pH值为7.0~8.5,最佳加药量为2~6mg/L,生石灰量为0.25~0.5kg/t,废水,总药剂费小于0.3元/t废水,絮凝下沉物含水率为92%左右,易脱水分离,因此,可用于木薯淀粉废水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208.
应用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处理糖蜜酒精废水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投磁种的方法进行强化,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处理有机工业废水,废水经处理后其浊度、色度和COD都大大降低.系统地研究了这一新方法应用于处理糖蜜酒精废水以及磁种再生的全过程,探讨了磁种的活性、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废水磁种强化磁分离处理过程主要是一个pH控制过程,最佳处理pH值为5左右,磁种再生pH值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209.
TCC/TCS对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蕴霞  肖锦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4):33-34,45
采用细菌生长抑制法,观察了TCC/TCS对生物处理系统中厌氧菌和需氧菌生长的影响,并确定了废水中TCC/TCS对细菌影响的限量。实验结果表明,当TCC/TCS含量为40mg/L时,对需氧菌的抑制率为16.0%,含量为80mg/L时,抑制率为45%,含量640mg/L时,抑制率99.9%。TCC/TCS对厌氧菌的抑制较为敏感,含量为40mg/L时,抑制率为29.3%,含量80mg/L时,抑制率为63.0%,含量640mg/L,抑制率100%。TCC/TCS对微生物的最大无作用剂量,需氧菌为20mg/L,厌氧菌为10mg/L。吐温—80对TCC/TCS具有分解作用,当以1:3比例加入吐温—80,并使两者作用10min后,则TCC/TCS对微生物的抑制率可减少一半左右。这提示我们可利用吐温—80分解TCC/TCS,以减小TCC/TCS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10.
生物流化床A/O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有机组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在自行设计的2000m3·d-1规模的生物流化床A/O2工艺中,以实际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法分析各单元工艺的有机物组分,解析了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发现,焦化废水中酚类物质占有机物总量的90%以上;厌氧阶段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为10%~15%,主要为大分子复杂有机物分解为有机酸、有机醇类,此过程使废水BOD/COD值由0.30提高到0.45;一级好氧阶段可去除大部分的酚、胺、喹啉、吡啶、呋喃、吲哚、萘等组分,COD的去除率达到65%~70%;二级好氧阶段的COD去除率为40%~50%.间甲苯酚、哌嗪、哌啶、长链烃类、苯类等在生物处理出水中可被检出,属于难降解成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采用TTC脱氢酶法测试了不同工艺段废水对酶活的影响,在相同的TOC浓度时,厌氧出水和一级好氧出水的酶活达26~29μg·h-1,滤池出水的酶活为几个工艺段水质的最低值7.02μg·h-1,显示其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