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400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91.
深圳市内某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从广东省深圳市内某河采集9个(0—5cm)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Cu,Cd,Cr,Pb,Zn,Ni,As和Hg的含量和前6种元素的形态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和Zn的含量普遍较高,为5.27—1865mg.kg-1和198.4—1275mg.kg-1,其次是Cr,Ni和Pb,为54.39—908.7mg.kg-1、31.3—445.5mg.kg-1和11.63—814.9mg.kg-1,As,Cd和Hg的含量较少;Cd的残余晶格态、Cr的铁/锰氧化态和残余晶格态、Cu的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晶格态,以及Ni,Pb和Zn的铁/锰氧化态为各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沉积物中Cd和Cu的潜在生态风险普遍较大,9个样品中6个达到Cd极强生态危害,4个达到Cu很强生态危害,有5个样品的重金属混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达到极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692.
城市家庭规模与结构对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昆明等5个城市30个中等收入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对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家庭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随家庭规模增大而增大,其中受家庭规模经济影响,COD、BOD的排放强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边际递减规律,而TN、TP主要受家庭居民个体因素影响;综合考虑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的影响,首次提出家庭污染等效因子,把所考察的家庭转换成“等价(参照)家庭”,相对于参照家庭而言,所考察的家庭的污染排放状况与家庭污染等效因子成正比,由此反映不同家庭类型与生活污水排放之间的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693.
邓雄 《生态环境》2010,19(5):1170-1175
研究了华南地区外来入侵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unth不同光环境下形态和生理可塑性及其适应性响应。通过模拟开阔地段、林缘、大林窗、小林窗、林下等不同生境的的光照环境,并设计一个干扰实验,分析了薇甘菊的生长、碳同化以及生物量分配如何对光环境作出适应性响应。研究了当干扰发生时,薇甘菊如何对光环境的变化做出形态和生理可塑性响应。通过对其各项生物量分配及气体交换等指标的观测,在小林窗光照环境下薇甘菊生长缓慢生物量积累较少,但是如果一旦受到干扰,光照环境得到改善,薇甘菊将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适应性形态和生理可塑性响应,迅速体现出较强的入侵性。这也可能是入侵植物薇甘菊"坐待对策(sit and wait strategy)"的生动体现:如果外界环境不利,暂且先保持繁殖体(种子或者根茎),一旦条件成熟(发生干扰条件得到改善或者遗传变异或者生态生理的积累),就会迅速爆发。所以我们一方面,不用担心郁闭的森林会被薇甘菊入侵,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干扰会引起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改变,使得原来潜伏于林下的薇甘菊繁殖体重新变得富有入侵性。  相似文献   
694.
玉米对重金属累积与转运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8个玉米品种对重金属Cd、Pb、Zn和Cu累积与转运的品种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合广东地区冬季种植的低累积玉米品种.结果表明,8个玉米品种问籽粒和茎叶Cd、Pb、Zn和Cu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对玉米籽粒Cd、Pb、Zn和Cu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将8个玉米品种划分为3类:灵丹20、正丹958和高优1号属Cd、Pb、Zn和Cu较低累积类群,蠡玉6号、丰田1号、超甜38和华宝1号属Cd、Pb、Zn和Cu中等累积类群,粤糯1号属Cd、Pb、Zn和Cu高累积类群.根据玉米籽粒生物量、籽粒重金属含量以及重金属转运系数等指标进行评价,认为饲料玉米灵丹20和正丹958可作为广东地区冬季种植的低累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695.
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通过测定土壤呼吸,w(PAEs)和微生物RAPD条带数,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3种PAEs复合污染对农田土壤基础呼吸、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PAEs污染初期的土壤基础呼吸被激活,但这种激活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弱,400 mg/kg组土壤基础呼吸最高;3种PAEs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w(DEP)显著降低;试验终止时各组多样性条带的比例较预培养后有所增加(平均增加13%);不同处理组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Shannon-Weaver指数顺序为0 mg/kg>5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 可见,PAEs复合污染提高了土壤基础呼吸,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96.
城市水环境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索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对因用于城市防洪排涝而遭受严重污染的广州市玉翠湖进行了生物修复研究.研究中,采用Probac生物促生营养剂对湖泊进行了为期40 d的围栏投药试验,结果表明,投加5~10 mg·L-1的Probac制剂,经过10~15 d的肩动周期后,水体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在治理后期持续维持0.5~2.5 mg·L-1的投加量投加时,可以起到抗排涝污染和迅速恢复水体水质的效果.治理后的玉翠湖水体COD由不加处理条件下的50.0~6.0 mg·L-1降至12.9~30.5mg·L-1,在无防洪排污人湖时,水体COD维持稳定,最大去除率达到71.9%,在防洪排污人湖时会引起水质的波动,COD平均去除率为34.0%;BOD由20.0~24.0 mg·L-1降至6.7~10.4 mg·L-1,无防洪排污时最大去除率为69.8%.防洪排污时平均去除率为55.3%;氨氮由0.9~1.1 mg·L-1降至0.6~0.7 mg·L-1,最大去除率36.5%;总磷由0.23~0.45 mg·L-1降至0.14~0.17 mg·L-1,最大去除率40%.研究表明:对于已彻底截污的城市景观湖.Probac制剂具有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697.
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和探讨了河道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曝气复氧会导致上覆水体pH值上升0.6~1.0;(2)曝气复氧对上覆水体中TN、TP的质量浓度影响相似,在好氧处理条件下呈下降趋势,而在不曝气的对照处理中呈持续上升趋势,两种状况上覆水体TN、TP的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156 mg·L-1·d-1、-0.060mg·L-1·d-1和0.414mg·L-1·d-1、0.036mg·L-1·d-1;(3)上覆水体中COD的质量浓度在好氧和对照两种处珲条件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前者先上升后下降,而后者先下降后上升,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361 mg·L-1·d-1和0.314 mg·L-1·d-1;(4)曝气复氧可抑制河道底泥向上覆水释放污染物质,适合于重污染河道水体修复.  相似文献   
698.
从论述“生态城市”和“山水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广州建设山水城市的有利条件,提出建设广州“南国山水大园林”的城市宏观布局、继承优秀历史化传统、合理改造旧城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99.
pH对高氨氮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考察实际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过程pH对以NO2--N为电子受体反硝化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缺氧/厌氧UASB-SBR生化系统处理实际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在SBR系统实现稳定短程生物脱氮(120d运行)的基础上,取SBR反应器内的污泥进行不同NO2--N浓度(5、10、20、40、60、80和100mg·L-1)和恒定pH梯度(6.5、7.0、8.0和8.5)下的反硝化批次试验,基于建立的反硝化动力学方程,确定不同pH条件下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动力学常数.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菌的还原活性受pH影响较大,pH6.5、7.0和8.5时的最大比反硝化速率(k)分别为pH8.0时的49%、61%和63%;4种pH条件下,NO2--N比反硝化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均符合Monod方程,然而不同pH下Monod方程曲线一级反应部分的长短不同,由此导致半饱合常数(Ks)和最大比反硝化速率(k)差异较大,pH8.0下Ks和k最大,分别为15.8mg·L-1和0.435g.g-1.d-1.  相似文献   
700.
提高柠檬酸钠净化甲苯废气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柠檬酸钠溶液为吸收剂,添加三种不同的添加剂在填料塔中进行了吸收法净化含甲苯有机废气的实验研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添加柠檬酸,无机盐助剂、聚乙二醇(PEG200)以及三者的组成对柠檬酸钠吸收剂去除甲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5%柠檬酸钠吸收剂分别添加柠檬酸时pH=6,无机盐0.05%硅酸钠、0.1%磷酸钠和0.1%碳酸钠,0.5%聚乙二醇时,对甲苯净化效率及吸收容量都有显著提高。当三种添加剂组合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