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456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表面包覆聚合氯化铝吸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颗粒关黏土素瓷载体上,经灼烧制备具有共价结合的铝胶薄膜,并以此为载体,在聚合氯化铝形成过程中与氯化铝悬浊液共熟化,在铝胶薄膜表面生成聚合氯化铝,经灼烧进一步固化而制得表面包覆聚合氯化铝及铝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作为絮凝剂可循环使用约17次。用于处理造纸污水,COD、BOD、悬浮物、硫化物、色度等指标可分别降低约93%、77%、96%、94%和80%。  相似文献   
162.
光纤ZnO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利用射频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分别在光纤和石英玻璃上成功制备了Z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薄膜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良好的C轴取向性,光致发光峰分别位于362nm、421nm和486nm附近,且随着薄膜样品晶粒的减小而出现蓝移,光纤上ZnO薄膜的光催化能力是以石英玻璃为基底的ZnO薄膜的1.93倍,光催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3.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氨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在气水比一定的条件下,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氨氮负荷对BAF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氨氮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试验进水COD为105.8~156.6 mg/L,气水比为3:1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的最佳水力负荷为1.35~1.68 m3/(m2·h),COD平均去除率为86.3%.氨氮负荷是影响反应器硝化性能的直接因素.当水力负荷为1.05 m3/(m2·h),平均进水COD为106.1 mg/L时,若使出水氨氮低于15 mg/L,则反应器能承受的最大进水氨氮负荷为0.5 kg/(m3·d)左右.并确立了相应的反应器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4.
本文提出一种将激光散射技术应用于对絮凝剂性能研究的方法。综述了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对絮凝剂胶体分子粒径、形态结构、粒径分布和重均分子量的精确测量 ,论述了激光散射技术在絮凝剂沉降性能的研究及絮凝剂改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5.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铬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溶液含铬浓度与菌丝球投加量的效应值与极值进行正交分析 ,确定出影响生物吸附效果的各因素依次是 :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菌丝球投加量→铬浓度 .实验筛选出了两个对铬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菌种 :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曲霉属 (Aspergillussp .) .在吸附 8h的条件下 ,它们对含铬 1 5mg·l- 1的吸附液除铬率分别达 6 7 1 %和 71 2 % ,两者的最佳吸附条件是 :pH =5 ,铬菌投加比为 5mg·g- 1.以这两种霉菌为主 ,通过吸附性能实验 ,探讨了多种因素对生物吸附剂除铬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66.
原生质体电诱导融合构建去除重金属的高效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构建高效的重金属去除菌;对影响电融合效率的几个参数,以及融合子的生长条件、除铬性能和遗传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进行电融合的最佳条件,并选出 1株最好的融合株R32. 实验结果表明:R32不论是在处理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铬液时,其去除率和还原率都明显高于 2株亲本菌,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时,去除率和还原率可达到 100%;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200mgL-1 )时,还原率仍可达 50%以上. 经过多次传代后,R32的除铬能力保持稳定. 当投菌量>10gL-1 (湿重)时,其去除率和还原率都在 80%以上. 正交实验结果显示,pH和Cu2 浓度对R32的生长影响都不大,这些特点都有利于R32在实际含铬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图 4表 3参 14  相似文献   
167.
砷胁迫下蜈蚣草光合作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培雁  刘威  韩志国 《生态环境》2007,16(3):775-778
利用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了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砷胁迫对蜈蚣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在0、5、10、20和40mg·L-1质量浓度的砷处理中,蜈蚣草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01),变化范围分别为1.24~1.33,0.24~0.30g;地上、地下部砷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91~1129和160~548mg·kg-1,其质量分数的比值范围为1.20~2.35。砷胁迫下,全叶片蜈蚣草Fv/Fm变化范围为0.498~0.566,与对照(0.786)相比较下降超过30%;快速光曲线中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半饱和光强(Ik)随砷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其变化范围分别为24.52~47.67和140.50~217.45μmol·m-2·s-1,下降比例分别为28%~49%和24%~35%;快速光曲线的初始斜率(α)随砷处理浓度的增加下降不明显,变化范围为0.17~0.22。以上结果显示尽管蜈蚣草对砷超量吸收并且有效向地上部分转移,但Fv/Fm显著下降反映蜈蚣草光合作用受到明显的砷胁迫。Pm、Ik的下降反映出蜈蚣草光耐受能力和电子传递能力在砷胁迫下逐渐减弱;α下降不明显反映蜈蚣草捕光能力在砷胁迫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砷胁迫并未对蜈蚣草捕光系统造成显著伤害。  相似文献   
168.
米氏凯伦藻在三种无机氮源的生长情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颂辉  黄凯旋 《生态环境》2007,16(5):1337-1341
米氏凯伦藻引发的赤潮危害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其营养生理生态,对掌握该藻形成赤潮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一次培养的实验方法研究了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nsen)在三种无机氮源不同氮磷浓度比(cN/cP)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分别以氯化铵、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为氮源时,米氏凯伦藻生长的最适cN/cP比分别为32、32和100。米氏凯伦藻对氯化铵的利用效率相对低于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以氯化铵为氮源该藻生长缓慢,细胞密度低;而分别以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为氮源时该藻生长情况较好,可较长时间维持高的细胞密度。  相似文献   
169.
氡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是铀系衰变链中的一个衰变产物。章简要介绍了对氡辐射危害的认识过程,综合分析了住房内氡气辐射时的水平及其监测方法,提出了降低住房内氡气浓度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0.
双季铵盐对两种赤潮藻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双季铵盐对球形棕囊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两种赤潮生物的杀灭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双季铵盐能有效地控制和杀灭球形棕囊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其中对球形棕囊藻96h有效浓度为0.8mg·L-1,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有效浓度为0.4mg·L-1。双季铵盐具有高效、作用时效长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赤潮藻去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