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33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发生喷射火事故,采用动态火灾软件FDS进行天然气管道泄漏喷射火数值仿真,结合固体火焰模型分析了火焰几何特性、温度与热辐射空间分布等关键参数,依据温度与热辐射伤害准则确定了危险区域范围;并对比不同风速和泄漏孔径下火灾事故的危险范围,研究风速和泄漏孔径对火灾事故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热辐射是火灾后果的主导因素,25.4 mm泄漏孔径喷射火灾充分燃烧时,其火焰最高温度为1 200℃,喷射口25 m以内为危险区域,随风速增大,温度伤害范围略有增大,热辐射伤害范围显著增大;泄漏孔径变化对喷射火事故后果的影响与风速变化的影响相同,但泄漏孔径对事故后果的影响更为显著,泄漏孔径从6.35 mm增大至25.4 mm和101.6 mm,人员温度伤害半径分别增大2.71倍和10.42倍。最后,结合仿真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喷射火应急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72.
在酸性污染环境中,防火涂料的防火性能会因受酸介质的腐蚀而下降。研究了膨胀型防火涂料在盐酸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其防火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酸腐蚀后,防火涂层的厚度减薄,表面变得粗糙且有开裂和破洞;受热后,炭层膨胀倍率降低。并对表面涂层的TG/DTG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经酸腐蚀后,试样的热重曲线在低温阶段较平缓;在中温阶段失重峰数量减少,峰形更加简单,最大失重速率增加;在高温段,593℃附近的失重峰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得平缓,最大失重速率降低,而在674℃附近的失重峰呈相反的趋势。这表明经酸腐蚀后,涂料试样的热动力学参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73.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作为火场中致死率最高的因素而备受关注,通过梳理和分析烟气毒性的致死机理、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4.
采用1964—2013年廊坊市9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廊坊市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变化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廊坊市日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进行周期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高温极值变暖趋势显著,年际增长率分别为0.38℃/10a、0.28℃/10a、0.38℃/10a、0.36℃/10a;(2)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高温极值、低温极值和高温日数均具有4~6a的短周期、9a的较长周期和一个年代际的长周期;(3)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高温极值、低温极值和高温日数均存在一个显著突变;(4)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高温极值、低温极值和高温日数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南高北低趋势。  相似文献   
475.
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不同辐射热通量和不同燃烧时间下木质类人造板材的炭化深度,建立木质类人造板材炭化痕迹的数学模型,并嵌入到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源程序中,与自身功能相结合,实现重构木质类人造板材炭化痕迹的功能。同时实验研究了不同油盘尺寸、不同燃烧时间、不同火源位置和不同材料种类对炭化痕迹的影响,并利用新编译的FDS程序对实验进行重构,对比重构结果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程序可以用于重现木质类人造板材的炭化痕迹。  相似文献   
476.
胡宇  王志滨 《火灾科学》2015,24(1):47-51
分别对具有相同尺寸、相同质量的籽棉和皮棉进行阴燃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在无外部辐射热源的自然条件下,发生阴燃时皮棉的温升速率较大、阴燃最高温度较高、阴燃前期600s内的CO生成速率和质量流量较大,但籽棉的阴燃时间较长,约为皮棉阴燃时间的4倍;同时将阴燃分为三个阶段,在阴燃的缓慢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籽棉阴燃的火灾危险性较大,在快速发展阶段,皮棉阴燃的火灾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477.
李阳  河江涛 《火灾科学》2015,24(4):201-208
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改进了定量金相分析方法,测量了20个一次短路熔痕和20个二次短路熔痕的金相组织,对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提炼出了晶粒特征因子、气孔特征因子和复合因子三个主成分,基于Bayes判别法建立了火场中短路熔痕定量金相分析判别模型,经自身检验和交互检验,准确率均高于80%,充分满足鉴定要求,为更加有效地应用定量金相法鉴别短路熔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8.
双氧水爆炸事故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对双氧水引起的爆炸事故的机理进行分析,用加速量热仪对双氧水进行了热危险性测试.通过对数据校正和分析,得到了浓度为30%的双氧水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4.5 ℃,热分解可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46 ℃,最大温升速率时间为100 min.结果表明,双氧水极易发生爆炸,并且爆炸威力很大.针对双氧水的爆炸危险,提出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冷却水法,以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9.
典型电缆锥形量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阻燃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简称ZR-VV)、交联聚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简称YJV)、阻燃交联聚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简称ZR-YJV)3种典型电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电缆的热释放特性、点燃特性、发烟特性和CO产生速率等参数差异,比较了不同电缆的阻燃性,并研究了辐射强度、电缆规格对同类型电缆热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R-YJV电缆由于阻燃剂的存在,综合火灾危险性较低,ZR-VV电缆综合火灾危险性较高;规格较大的(4×6 mm2)电缆阻燃性能要好于规格较小的电缆(4×2.5 mm2);电缆的第1个pkHRR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呈线性关系,ZR-YJV的pkHRR与辐射强度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480.
核电事故中核素气溶胶烟羽扩散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高斯模型对放射性气溶胶扩散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影响气溶胶扩散的主要几何参数和气象因素,探求了放射性污染物在地面上的浓度分布,最大浓度位置以及安全范围的划分等问题.模拟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相一致,证明了高斯扩散模型对此类扩散模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为全面了解放射性气溶胶扩散的特性、对快速、有效地处置核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