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对亚洲季风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省蒙自市大气环境容量进行模拟评估.根据标准化南亚夏季风指数分别选取2005年和2015年为强、弱季风年.对2015年四季(以1月、4月、7月和10月为代表月)和2005年夏季(7月为代表月)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蒙自市2015年全年CO、NO2、SO2、PM2.5、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120.31、1.127、1.875、1.267、1.688(×104t/a),其中各污染物冬季大气环境容量最小,春季的最大(PM10除外),且PM2.5在冬季排放量已饱和.强季风年相对弱季风年夏季CO、NO2、SO2、PM2.5、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分别提升4.81%、3.86%、12.6%、18.4%、8.7%,其中PM2.5的容量提升最高.亚洲季风年际变化对云南高原空气质量及大气环境容量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汽车尾气中铅在两侧土壤中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含量与距公路边沿的垂直距离分布规律:公路两侧土壤中铅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随距公路边沿垂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公路旁开阔土地上土壤中铅含量是先随距离的增加出现一高峰值,然后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得出公路两侧铅的含量在土壤中的铅直分布规律为:土壤中铅含量随土壤铅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中的铅含量比深层土中的铅含量显著要高.也对车流量与土壤中铅的累积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土壤中铅含量随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3.
锁磷剂(Phoslock)对滇池水体的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性能研究的基础上,用锁磷剂(Phoslock)对滇池水体进行扩大性试验,结果表明,Phoslock对滇池污染水体具有较强的除磷、除藻作用,而且作用效果持久。同时,Phoslock能够增加污染水体的透明度和改善水体的pH值,对处理水体安全,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除磷药剂。  相似文献   
84.
针对难处理垃圾渗滤液,详细研究了微波/Fenton化学氧化/混凝工艺及其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在H2O2和Fe^2+用量分别为3.0g·L^-1和0.12g·L^-1,混凝剂PMSi用量为40mg·L^-1,微波功率800W,共辐射2m in的最佳条件下,浊度、色度和CODCr去除率分别高达98.02%、97.33%和89.91%。  相似文献   
85.
生物法净化废气中NOx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直接动态培养、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进行硝化净化NOx废气的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气体浓度、停留时间、循环液流速以及pH值对硝化法净化NO和NO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停留时间为90s,入口NO、NO2浓度分别为144-1630mg/m^3和500-5000mg/m^3时,NO、NO2净化效率分别可达75%~89%和85%~97%。  相似文献   
86.
监测了填土施工的环境噪声,结果表明:昼间等效声级低于国家标准,夜间超标19 8分贝,最大噪声级达103~110分贝。建议夜间施工使用低噪声机械,并提出了减小施工机械噪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7.
CAF涡凹气浮-SBR法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宁平  朱易  金时英 《环境工程》2001,19(3):14-15
用CAF涡凹气浮 -SBR法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经该工艺处理后 ,出水水质达到GB134 5 7 92《肉类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和《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类污染物 (新、改扩 )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8.
为降低中巴公路沿线溜石灾害风险,以中巴公路K777桩处溜石坡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溜石崩塌体运动特征并设计格栅挡墙防护结构。采用有限差分与离散元耦合方法对溜石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溜石崩塌体运动状态及公路挡墙动力冲击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下溜石平均速度变化趋势相同,溜石崩塌体运动速度与溜石粒径呈正相关,溜石在自然条件下对公路挡墙冲击集中且受力较大,通过布置格栅挡墙可降低公路挡墙受力,分散溜石冲击,有效拦截大粒径溜石,降低溜石灾害影响。在相同格栅挡墙孔径下,降速效果与溜石粒径呈负相关。可通过考察溜石坡实际情况设计格栅挡墙尺寸,降低中巴公路沿线溜石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89.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密闭电石炉尾气中HCN的质量浓度,并与硝酸银容量法、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做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满足密闭电石炉尾气中HCN的测定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6%、1.41%、1.9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2%~100.4%、97.9%~101.5%、96.6%~101.3%。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范围与精密度均能满足尾气中氰化氢的测定要求,能用于尾气中HCN的日常监测;硝酸银容量法精确度相对其他两种方法较低,适合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高,检测限低,但测定范围较窄,样品需稀释才能增加测定范围。  相似文献   
90.
纳帕海流域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帕海流域荒草地、松树林地、裸地、3 a修复区和1 a修复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水分、产流产沙、容重和有机碳含量等,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当地脆弱生态水文环境的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φ差异明显,荒草地最高,为50.7%,3 a修复区和松树林地分别为34.5%和28.7%,而裸地和1 a修复区仅有20%左右;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特性无明显规律性;地表径流系数差异明显,荒草地最低,仅1.21%,而松树林地为5.73%;荒草地和松树林地泥沙产量低于裸地和1 a修复区。除容重外,土壤含水量与其他理化性质和产流产沙相关性均不显著。先种草迅速增加地表覆盖度的植被恢复方式可快速改善表层土壤性质,增强土壤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