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337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分析了昆明市1996-2001年度每年垃圾产生量的数据,由此提出了可应用于南方城市垃圾产量预测的GM(1,1)SSODMM灰色模型.通过几次迭代后,该模型可对非升凹或升凸的原始数据进行较为准确预测,且精度令人满意.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三次迭代后该模型对昆明城市生活垃圾进行预测的精度达到一级.  相似文献   
442.
硅烷化对云南松木材表面疏水性和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云南松木材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木材改性前后的吸水率和表面接触角等性质的变化。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云南松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0—10d的木材吸水率从138.4%下降到111.1%;木材分别经过1d、2d和4d的硅烷化改性,甘油表面接触角从未改性时的88.7°上升到99.0°,蒸馏水表面接触角从54.2°上升到69.1°,二碘甲烷则从40.0°下降到31.9°。木材表面吸水率和表面接触角的变化证明,改性后木材表面的疏水性增强。与未改性的木材相比,经硅烷化处理后木粉的FTIR在1265cm-1位置出现了Si-(CH3)3特征峰,表明木材表面疏水性增强是由表面羟基与TMCS间发生了硅烷化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443.
山基土中腐植酸的提取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敏  宁平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2):595-597
从云南宜威山基土中提取腐植酸。对腐植酸的提取、灰化度和官能团测定、吸附实验等作了阐述,结果表明,腐植酸对Cr^6 离子有较高的吸附量;稀碱法制备腐植酸效果好、方法简便、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废水净化剂。  相似文献   
444.
来利山锡尾矿区优势植物调查与生态修复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筛选用于锡矿区生态恢复的优势植物,对云南来利山锡尾矿废弃地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采集了15种优势植物样本及相应根际土壤.测定其铜(Cu)、镉(Cd)、砷(As)、镍(Ni)、铅(Pb)和锡(Sn)含量,计算这15种植物对6种重金属的转移和富集系数,同时测定分析了植物根系菌根侵染率及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综合评估本土植物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废弃地土壤pH均值为3.13,呈强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均值分别为6.07 g·kg-1、5.74 g·kg-1、0.62 g·kg-1、8.66 g·kg-1、30.84 mg·kg-1和2.08 mg·kg-1,养分较贫瘠;土壤Cu、Cd、Ni、Pb、As和Sn含量均值分别为347.40、1.02、1.34、168.47、25.81和2299.02 mg·kg-1,其中Cd的含量已达到三级污染警戒值,Cu和Pb含量大且空间分布差异大,呈现Cu、Pb和Cd复合污染的风险.此外,木犀榄(Olea europaea L.)和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根系的菌根侵染率相对较高,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小丝琴竹[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ex Schult.‘Alphonse-Kar’ R.A.Young]、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和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和转运能力,其余植物也适应锡尾矿废弃地的生长环境,具有修复该矿区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45.
沼泽土腐殖酸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斌  杨敏  宁平  王炯 《环境工程》2002,20(3):72-74
利用 2种不同方法从云南中甸沼泽土中提取的腐殖酸 ,对亚甲蓝溶液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腐殖酸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受到振荡时间、温度等影响 ,与pH的关系不大 ,腐殖酸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朗格谬尔吸附理论 ,为单分子层吸附。 2种方法提取的腐殖酸吸附规律基本一致 ,但由于焦磷酸钠法提取的腐殖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因而它的吸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46.
生物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 ,处理后的废气能够达标排放。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 ,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47.
综述了常用的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简述了几种常见的固定化载体 ,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废气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448.
为研究生物炭中可溶性组分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松木屑为原材料,采用限氧升温炭化法,分别于200、400和600℃下制备生物炭,并通过批量吸附实验研究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及去除可溶性组分对其吸附Cd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的碳化程度增加,pH值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矿物组分不断富集,溶解性矿物离子K+、Ca2+、Mg2+和PO43-含量降低;去除可溶性组分后生物炭的pH值下降,溶解性矿物离子含量明显降低。LM模型更适合于对松木生物炭和200、400℃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Cd2+的数据进行拟合,而FM模型更适合于拟合600℃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数据。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量(29.58—12.21mg·g-1)高于松木生物炭(1.72—4.14 mg·g-1)...  相似文献   
449.
为实现市政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以酒糟和市政污泥为原料热解制备酒糟污泥生物炭(LBCZ),采用共沉淀法将镧(La)负载到LBCZ表面制得La改性酒糟污泥生物炭(La-LBCZ),探究了改性剂浓度、 LaLBCZ投加量、溶液初始pH和共存离子对La-LBCZ吸附磷的影响,使用SEM-EDS、BET、XRD、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剂浓度为0.1 mol·L-1时La-LBCZ对磷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68.32 mg·g-1),为改性前的6倍;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表面的化学吸附。此外,生物炭孔隙结构不发达,La以氢氧化物形态负载到生物炭表面,络合反应是其主要的吸附机理。在吸附-脱附实验中,La-LBCZ经过5次循环后吸附量为61.2 mg·g-1,吸附率为87.79%,脱附量为52.65 mg...  相似文献   
450.
位于云南省西北哈巴雪山中的三坝纳西族自治乡,由于历史原因,其人口组成中的汉族和纳西族分别聚居于境内的格基河和白水河2条小流域,从而形成了各有特点的景观利用格局. 应用景观生态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三坝纳西族自治乡内2条小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白水河流域的景观优势度比格基河流域高,且差异显著;白水河流域的景观破碎度比格基河流域高;白水河流域的景观多样性比格基河流域低,但差异不显著. 同时对其民族分布及其耕作文化的调查显示,纳西族的神山崇拜、聚居和梯田耕作文化对其居住的白水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