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336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采用熔融碱法处理CFC-12,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于CFC-1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口气体浓度300-2527 mg/m3时,在有水蒸汽,反应温度720℃,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FC-12的转化,NaOH用量60 g,气体流量25mL/min处理效果好,CFC-12的转化率达到90%。而且CFC-12的分解产物被NaOH吸收固化,实现了CFC-12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562.
基于WebGIS的大伙房水库安全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保水源地安全,有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探讨了"基于WebGIS的大伙房水库安全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563.
PDAC改性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C)和粉煤灰为原料,利用水溶液吸附的方法合成改性粉煤灰,并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影响试验,考察了改性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吸附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40℃,改性荆PDAC浓度50g/L,pH值3.4的最佳条件下,改性粉煤灰对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64.
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早已确立,但在我国一直未得到很好实施,许多工作处于摸索阶段.本文结合近年来云南省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的经验,对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提出探索意见.  相似文献   
565.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问题,综述了目前几种重要的常规废电子废弃物处理回收技术,即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及生物处理技术,并对这些技术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66.
通过钢瓶配气模拟和气相色谱GC-14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黄磷尾气中PH3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改性液浓度0.05mol/L、干燥温度120℃、焙烧温度250℃为改性炭制备的最佳条件;吸附反应阶段较适宜的温度为95℃,氧含量为1%。再生方法可行,可通过再生液回收磷酸。  相似文献   
567.
介绍了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及目前国内填埋气的减排与收集利用技术现状,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在我国运用的前景;探索实施CDM项目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利用垃圾填埋气发电的方案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8.
SBR工艺在处理制药废水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药废水具有排放量小、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等特点,属于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其中的"三致"有机污染物,易造成水环境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文章结合昆明某制药厂污水站一年的监测数据,讨论目前国内制药废水常用的sBR工艺对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实验找出COD去除率随进水浓度、污泥浓度、pH值的变化规律,发现处理效果理想,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0%~95%,另外,还专门针对曝气池中COD的降解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达到优化sBR控制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9.
活性炭是一种性质优良的吸附剂,其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大多是固体废弃物或可再生资源。活性炭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活性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活性炭已经不能够满足各个领域的特殊要求,于是超级活性炭应运而生。超级活性炭因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吸附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广泛用于燃料气的吸附存储、气体分离、催化剂载体、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等方面。但目前超级活性炭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文章就超级活性炭的原料、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570.
传统的光催化降解机制认为是光激发产生的氧化活性物质优先对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分子进行降解,因此,弱吸附性有机物难以接触到光催化剂并发生降解.为探究提升弱吸附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机理,本文构建了一个高暴露{001}晶面TiO_2({001}-TiO_2)降解弱吸附间苯二酚(RE)的光催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001}-TiO_2具有强亲水性,并能提供大量的F~-吸附位点.RE在{001}-TiO_2表面的吸附能力很弱,并且光催化降解效果很差.F~-的加入可使RE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提升近3倍.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发现,RE的降解主要取决于溶液中游离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由于F~-能与{001}-TiO_2亲水表面的羟基及·OH形成强烈的竞争吸附,从而使·OH游离到溶液中氧化降解RE.EPR测试进一步证实了F~-不仅可以促使TiO_2产生更多的游离·OH,同时也能激发产生更多超氧自由基(·O~-_2),推测·O~-_2主要由有效分离的光生电子与O_2或·OH反应生成.综上,本研究明确了游离·OH对弱吸附RE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起决定作用,F~-促使游离自由基产生的机制可为弱吸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