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91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Cd(Ⅱ)-邻菲咯啉络合物极谱吸附波测定水中微量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4.74的0.2mol/HAc-NaAc缓冲体系中,Cd(Ⅱ)-邻菲咯啉络合物在单扫描波极谱仪上于-0.79V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二次微分极谱波灵敏度高,波形好。  相似文献   
112.
环保融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我国环保基金的情况进行一些分析,提出环境融资意义及可行性,指出环保隔资的途径及思路,并提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3.
用单个特异引物和通用引物oligo(dT)15从桃受伤叶片cDNA中扩增出1.3kb左右大小的片段.将该扩增产物克隆并对重组克隆作酶切分析发现至少可分为3类.用桃ACC氧化酶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点杂交表明,4,7,9,10,11,12重组质粒能与之杂交,其中7,9,10,11,12号重组质粒酶切图谱与已报导的桃果实成熟相关的ACC氧化酶cDNA基因基本一致,而4号克隆则不同.DNA序列分析和PCR鉴定表明,插入片段均由5′端特异引物单个引物扩增出来,对7号重组克隆插入片段DNA全序列分析表明,7号重组克隆插入片段全长1146bp,包含了除启始密码子外的全部编码区和192bp的3′端非编码区.通过补上起始密码子ATG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35×103的非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14.
聚合氯化铁对浊度和腐殖酸的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聚合氯化铁(PFC)絮凝剂在不同pH条件下处理高岭土悬浮液和腐殖酸溶液, 测试了絮凝过程中的Zeta电位、浊度和腐殖酸的去除率变化.结果表明:pH=4时, PFC投加量最小, 剩余浊度最大,投加范围最窄;pH=7时次之;pH=10时由于Fe(Ⅲ)离子的正电荷减弱, 电中和能力不强, 而且同时产生Fe(OH)3(s)的吸附作用使得剩余浊度最低, 投加范围最宽, 但投加量很大;在酸性条件下腐殖酸与Fe(Ⅲ)离子最容易发生络合反应;腐殖酸的存在并没有影响PFC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15.
镉胁迫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基因多样性的DGGE分子指纹分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段学军  闵航 《环境科学》2004,25(5):122-126
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避开传统的分离培养过程,探讨重金属镉污染条件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基因多样性.经过直接从土壤中抽提总DNA,并对总DNA中16S rDNA及其中 V3可变区序列作PCR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等,对镉胁迫下稻田土壤总DNA、微生物种类分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稻田土壤间的菌种有明显差异,DGGE技术可以用于污染环境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同时对DGGE分子指纹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作了初步尝试,为污染环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应用DGGE技术对处理含氨废气的生物滤塔中微生物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生物滤塔运行的不同时间采集滤塔中的填料样品,进行了生物滤塔对氨处理效果的分析和DGGE分析.结果显示,污泥和混合填料生物滤塔氨的出气浓度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升高,而堆肥生物滤塔的运行情况较好,对氨的去除效率始终在98%以上.PCR-DGGE图谱显示,不同时间的相同填料中微生物DGGE图谱有着明显的差异性.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填料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都随着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减少.运行一个月后,混合填料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389;其次为污泥填料,其多样性指数为0.473;堆肥填料的微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为0.569.生物滤塔对氨的去除效果与填料中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对于堆肥和污泥来说,填料样品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而混合填料样品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7.
一种光催化体系光催化降解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以膨润土为载体,用酸性溶胶法合成TiO2纳米复合物,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在H2O2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UV/H2O2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其效果优于纯TiO2;H2O2的存在提高了苯胺光催化降解速率,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最佳摩尔浓度是5mmol/L;溶液pH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pH在中性范围内具有更强的光催化活性;该体系中苯胺能够有效地被降解,其光催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18.
大型蚤毒理试验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蚤作为国际公认的标准试验生物 ,其毒理试验被许多国家定为毒性必测项目 ,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标准方法 ,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分析中 ,主要介绍了大型蚤的试验培养技术和国内外对其毒理试验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9.
分别进行了间甲酚浓度为0mg·L-1,166 7mg·L-1和275mg·L-13种情况下的杂色云芝实罐发酵试验,定时测定了3种情况下菌丝干重(DC)、淀粉消耗、间甲酚降解和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在无间甲酚时,菌丝干重在188h达到最大值2600mg·L-1;在120h开始出现酶活,228h达到最大值82 15U·mL-1后,呈现一个稳定态势,不因衰亡期的到来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在加入166 7mg·L-1间甲酚时,菌丝干重在204h方达到最大值(995mg·L-1),且较无间甲酚时低得多(降低61 73%);在180h开始出现酶活,204h达到最大值(118 36U·L-1),并高出前者44 1%,此后也呈现一个稳定的态势.在加入间甲酚浓度为275mg·L-1时,菌丝干重在372h方达到最大值(320mg·L-1),但仅是无间甲酚的12 31%,间甲酚浓度为166 7mg·L-1时的32 16%;在264h开始出现酶活,396h达到最大值(112 8U·L-1),其酶活水平与间甲酚为166 7mg·L-1情况下的水平相当,这说明间甲酚可以诱导杂色云芝达到较高的产酶水平.研究发现在上述条件下杂色云芝生长的时间统计模型3种情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来模拟,即间甲酚的加入,并不改变其生长动力学模型;杂色云芝产漆酶的动力学模型在3种情况下可以分别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3种情况下,淀粉消耗均可以用Logistic模型来描述,从3个方  相似文献   
120.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发展探讨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在介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概念、类型与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5S”技术提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的全程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